南方观察│第15个“双11”,东莞企业的变与不变

南方+ 记者

“得益于抖音直播、社群渠道的发力,得利钟表在今年的双11’销售额整体比去年同期上升了40%以上。”得利钟表品牌运营总监陈萱芸告诉记者,除了新兴渠道,由于做好了爆品的视觉优化、品宣等工作,双11”期间,得利钟表在传统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也有一定幅度增长。

一年一度的年度大促“双11”日前落下帷幕。从2009年开始,“双11”已经走过了15个年头。记者日前走访相关东莞企业发现:随着对私域流量开发强度的增加,直播电商的兴起,不少东莞企业跟得利钟表一样,从“双11”的“配角”进化成“主角”,从阿里淘宝天猫京东的重要货源地,开始将渠道和流量掌握在自己手中,应对市场的能力大幅提升,这一变化给莞企业态带来的改变,值得期待。

莞企在“双11”收获颇丰

在广东哈一代玩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哈一代”)的生产车间,工人十分忙碌,将制作好的潮玩成品装箱后,一车车地向楼下仓库运输,随后将发往全国各地,全力满足“双11”收获的订单需求。

今年哈一代早早“白+黑”备战“双11”,上演了“玩具总动员”。

该公司营销中心总监黄媚告诉记者:“哈一代提前成立了双11团队,从哈一代旗下‘哈一代玩具’和‘吾独友偶’潮玩两个品牌的双11产品规划,到2024年龙年新春款和龙年生肖系列产品10月15日提前上市,再到提前一个半个月组建专门的生产团队更好的服务电商需求,同时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多元形式进行营销推广,哈一代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早早进入了战备状态。”

辛勤的付出获得了丰厚的回报。据黄媚介绍,哈一代在10月31日-11月3日期间的第一波销售成绩就很可观了,10月31日晚8点开售,前1小时销售量同比突破400%。整个“双11”,“哈一代玩具”和“吾独友偶”潮玩两个品牌的销售额同比上涨超200%。

同样收获颇丰的还有得利钟表。陈萱芸向记者表示,之所以销售额整体能比去年同期提升40%以上。主要是因为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渠道的拓展,抖音直播的增量、社群渠道邀请相关主播到公司直播间来带货等;二是原先天猫、京东等渠道的双位数提升,今年平台的竞争激烈,表现在传统电商平台流量分割下,双11”活动期延长,平台之间竞价,如何在这样的环境下保持增长,得利钟表除了保持好爆品好的视觉优化、品宣和礼盒机制来提升的转化率外,还同时在老会员的复购中做二次销售转化与提升。

我们一直坚持长期的用户思维营销思路,比如我们的产品一直在迭代,从手表单品到手表首饰套系组合产品推出,一直在打造极致性价比的产品,同时注重会员的体验,还有二次营销;另外就是聚焦主力渠道天猫、抖音、京东、优质社群渠道、爆品的突破。”陈萱芸表示。

陈萱芸告诉记者,整个双11”期间,得利钟表的魅影手镯表、东方古锁手镯表等手镯腕表产品销售最好。消费者通过抖音、天猫、社群渠道等下单,主要销往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

“我们目前线上和线下(不含海外)的销量比例为8:2。”陈萱芸说。

除了制造业外,东莞的电商公司在“双11”期间也“爆单”了。

厚街镇一家电商公司仓库中,工人们与机器协作,有序对商品进行装盒、贴面单和包装封存,并对不同的商品进行分类存放,方便将商品能够及时快速地从工厂运送出去。

“这是我们‘双11’备的货物,节日活动期间会根据消费者的需求,通过合作单位—东莞邮政公司派送至全国各地。”公司负责人王先生向记者介绍道。

据了解,该公司日均邮件总量8万件,其中通过东莞邮政渠道发货的约有5万件,今年11月1日至15日期间该公司仓库更是水泄不通,邮政渠道发货量达到10万件/天左右,邮件总量达到150万件

快递业务的数据也同样“佐证”了东莞企业在“双11”期间收获颇丰。在电商大促的加持下,预计东莞“双11”期间快递业务量保持了两位数增长,呈现“双高峰”的态势,第一波高峰是11月1日—3日,第二波高峰预计在11月11日—16日,预计“双11”(第二波高峰)期间,东莞全市快递揽收量达5600万件,同比增长20%,最高单日快递揽收量将突破1500万件,是平日业务量1.7倍。

直播电商助莞企提升话语权

记者走访参与双11”大促的莞企发现,直播电商在莞企中的发展越来越普遍。

东莞优品事业中心副总经理刘桦彬告诉记者,在今年双11”期间,盟大集团旗下品质东莞电商直播基地就与部分带货主播进行了合作。其中包括京东的官方直播间等。通过与带货主播的合作,成功地将产品展示给了更多的用户,也因此提升了交易额。

刘桦彬表示,与带货主播进行直播合作,可以为产品带来更广泛的关注度,这是一种快速销售商品或为新商品打开市场窗口的方式,能够将品牌知名度直接传递给用户。

据介绍,双11”期间,品质东莞电商直播基地销售额比较大的产品包括收纳置物架、户外用品、纸巾类和洗衣液类。这些产品销往全国各地,其中,珠三角地区的消费者占据了最大的份额,达到了39%左右。长三角地区紧随其后,占27%。其余地区的销售分布较为分散。

哈一代从2020年就开始布局直播电商,在今年的双11”中,哈一代的直播销售占比达到了40%。

“我们相信直播电商业务是未来的主流,明年的双11’,哈一代的电商直播业务占比肯定会超过整个电商业务的一半。”黄媚说。

双11”期间,哈一代用自己的员工做主播,黄媚表示,自己员工做主播有两点好处,一是自有主播对产品更了解,任何一个带货主播都没有自己的企业员工能讲得清楚产品。二是消费者的意见能得到更及时的反馈。

“直播带货的产品如果有问题,消费者会去找带货主播,带货主播处理可能存在不及时的情况,这样就会让消费者有不好的体验感。启用自己员工做主播,消费者有问题可以直接找企业,响应更快速,从而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购物体验。”黄媚说。

得利钟表在天猫平台从2022年开始直播,在抖音平台的直播则是从今年7月份开始。

陈萱芸告诉记者,直播对于拉动成交很有帮助,今年双11”,得利钟表天猫平台直播间转化率大大提高,另外就是在抖音平台的直播虽然是第一年,但是也达到了预期。

还有些莞企不断尝试跟带货主播合作。如得利钟表就曾和带货网红薇娅进行合作,3分钟的直播,卖出了超过7000只“揽月”系列手表,销售额超过400万元。

陈萱芸表示,从以往得利钟表与头部主播合作经验来看,与带货主播合作,尤其是头部主播合作,能搞扩大粉丝客群,带来持续影响力,提升用户转化率,最终提升品牌知名度。

从2020直播电商逆势上扬,成为实体经济开拓国内外市场的重要渠道。因此,东莞也不断加码直播电商扶持政策。2020年4月底,东莞就出台了“稳外贸20条”就提出“培育直播产业集群”,包括了东莞将打造东莞优品专区,安排2000万元支持不少于1000家企业带动1万家东莞企业,安排500万元支持东莞企业、直播机构及电子商务行业组织建设共享型产业电商直播基地等举措。

随后,东莞出台的“完善扶持25条”提出,将“示范型电商直播基地”项目总预算由1200万元提高至2000万元

除了政策支持,东莞还与阿里巴巴、京东、苏宁、拼多多、字节跳动、天音互动、盟大集团七大平台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充分发挥“东莞制造”产业优势,着力打造东莞优品专区、线上展会平台、直播电商平台。

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认为,东莞企业发展直播电商,可以实现生产制造与销售的良性互动。能为企业转型提供更直接的渠道,提升“东莞制造”的话语权。

莞企更重视私域流量开发

与往年的双11”相比,今年的东莞企业更重视私域流量的开拓。

公域流量是指企业只能用付费或者活动等方式,想方设法符合平台规则而获得的流量。私域流量则是指能够在任意时间,任意频次,直接触达到用户的渠道,例如自媒体、用户群、微信号等。近年来,东莞企业开始重视私域流量的开发,通过自家渠道直接触达用户,在今年双11”期间,效果尤其明显。

得利钟表从2020年开始开发私域流量。今年双11”,得利钟表邀请了有社群影响力的KOL到直播间带货,销售整体比去年同期上升40%以上。哈一代则是通过私域流量进行促销,成交金额提升137%。

陈萱芸告诉记者,得利钟表除了邀请了有社群影响力的KOL外,双11”期间还在企业的公众号还有微信小程序商城进行员工内购促销,以及与其他品牌合作。

“营销效果不错,因为都是精准客户。”陈萱芸说,私域流量的开发可以在不影响品牌价值的同时,降低营销成本。

黄媚则向记者表示,哈一代从1年前就开始布局私域流量,这样可以与消费者走得更近,加强互动,更便捷的收集市场消费者的反馈,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

与得利钟表和哈一代一样,在今年的双11”活动中,品质东莞电商直播基地也积极利用社群等私域渠道进行宣传和促销。通过这些私域渠道,企业能够直接接触到目标用户,并针对用户的需求和反馈进行精准的推广和营销。

刘桦彬向记者透露,品质东莞电商直播基地提前制定了详细的宣传计划,并针对不同的社群和受众进行了定制化的内容制作。通过运用各种社交媒体工具和营销手段,成功地吸引了大量的目标用户加入品质东莞电商直播基地的社群,为双11”活动的推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在社群等私域渠道中,品质东莞电商直播基地也积极开展了各种促销活动。通过限时折扣、满额减免、买一赠一等多种形式的活动,成功地刺激了用户的购买欲望,并提高了销售转化率。

刘桦彬向记者表示,私域流量一直是盟大集团非常重视的部分,从2年前开始就已经布局构建私域渠道。之所以如此重视私域流量,是因为通过布局私域渠道,可以更好地了解客户需求,提高客户满意度,并增加客户的复购率。

“盟大于2022年底自建了‘东莞优品’平台,开拓私域流量已成为盟大重要的战略部分,这有利于盟大持续深度赋能东莞本土品牌。”刘桦彬说。

业内人士表示,相对公域流量而言,私域流量是可以随时反复触达的,能实现一对一精准运营,拥有获客成本低、客户忠诚度高等特点。东莞的制造企业通过对私域流量的开发,可以直达终端消费者,将与消费者联系的渠道掌控在自己手上,不用受制于平台,这样更能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策划/统筹】戴双城

【撰文】戴双城 何绮莹 施美 谢麦诗


编辑 冯文美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