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办制:审批盯着项目跑,服务围着企业转|百千万·看金平

南方+

在日趋激烈的产业竞速赛中,审批时间决定了项目引擎的启动效率。最近一年来,汕头老牌工业重镇金平区,从“代办制”服务等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举措中尝到了甜头——今年前三季度,金平区产业高质量发展步伐显著加快,完成规上工业产值356.29亿元、同比增长4.9%,规上工业增加值87.04亿元、同比增长6.0%。

奋战“百千万工程”,产业发展是关键。近日,南方日报记者在汕头市金平区走访发现,当地大力实施营商环境攻坚行动,以“代办制”等新服务、新举措助推重点企业落户、重点项目快速投产,全区上下形成“审批盯着项目跑、服务围着企业转”的政务服务新气象,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走深走实。

“代办制”服务,顾名思义就是投资项目的审批事项由专人或团队提供帮办服务,企业投资者免去“跑腿办”“反复跑”之忧。金平区推行的“代办制”服务以“自愿委托、无偿代办、全程服务、合法高效”为原则,涵盖重点项目从立项到投产的全流程,获得越来越多企业的好评。

项目快起来 审批跑出“加速度”

“11月3日下午代办专员将代领的食品生产许可证送过来之后,我们的项目就顺利进入试产阶段。”甫一见到记者,广东纳佳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就连忙报喜,他们的食品生产许可证不到一个月就申请下来,加速了预制菜速冻食品制造项目第一期的投产进度。

代办专员陈浩涛介绍,了解企业需求后,代办团队立即启动“一个企业、一个项目、一支服务团队、一个工作群”工作机制,对接汕头市政务服务中心市监专厅窗口负责人员,为企业申请资料线上预审和精细指导。同时,牵头协调汕头市市场监管局、金平区住建局等启动容缺机制,并开展食品生产许可证、现场核查、质量验收的申报审批工作,最大限度地缩短企业正式投产时间。

金平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政务服务监督股股长许佳佳介绍,代办服务的内容涵盖项目涉及的区级审批权限事项,以及水、电、气、通信、网络等公共服务事项,并延伸至项目从立项到开业全过程审批、备案等相关服务事项,权证办理阶段的土地登记、城市房屋初始登记等审批和相关服务事项。

从完善规划条件到提交“三旧改造”方案,从申请建设工程规划许可到申请施工许可,从营业执照注册到食品生产许可证办理……金平区“代办制”服务为重点企业、重点项目提供咨询、项目审批全流程代办等“一站式”“一条龙”服务,且除法律法规明确需企业缴纳的费用外,一律实行免费代办服务。

企业有需求,代办来“跑腿”,代办团队的足迹遍及全区各部门以及相关市级部门。许佳佳补充说,与行政审批相关的中介技术服务事项,按规定原则上由委托单位自主选择服务机构办理,代办机构提供协助和指导服务,但具备代办条件的也可以代办。

依照最初的服务定位,重点项目需在相关部门立项、投资额达到1亿元以上,重点企业为该区上市公司及区域性龙头企业,但在实际服务过程中,金平区的年度重点项目、新引进企业都看上了代办服务的便利快捷高效,纷纷争相提出代办委托申请。

金平区紧抓大产业大项目,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许少欢摄

金平区紧抓大产业大项目,加快打造产城融合示范区。许少欢摄

从去年9月推行代办服务至今,金平区代办团队跟进的项目已达44个,其中“工改工”“三旧改造”项目17个、重点项目27个,完成代办事项69项。

“代办制”服务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切实解决了企业办事慢、多头跑、反复跑等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代办制”正倒推金平区上下形成高效、便捷、规范的政务服务体系,不断优化亲商、重商、便商发展软环境,全方位协同推动重点项目跑出“加速度”。

近期,代办团队先后为金平工业园区现代产业集聚区的8个重点项目提供从项目建设到投产经营过程中的多项代办服务。借助区政务服务中心平台,为企业营业执照内容变更、食品销售许可备案、食品生产许可审批等多个事项实施代办,推动重点项目建成落地并投产增效。

专员跑起来 展开“服务大比拼”

事实上,汕头早在2017年就创新推出重点项目审批代办工作,出台相关配套制度,为重点项目的顺利推进保驾护航,刮起了一股政务服务新风。目前,汕头已有包括金平在内的多个区级政府开展代办服务。

金平区“代办制”服务在实践中做了诸多探索。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前端为企业项目相关审批事项“跑腿”的人员,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来自金融机构。

金平区政务服务中心专设代办专区,接受企业咨询和委托受理。周晓敏摄

金平区政务服务中心专设代办专区,接受企业咨询和委托受理。周晓敏摄

为何是他们?“代办制”服务主要牵头单位金平工业园区办党工委书记、主任郑奕辉说,这一安排属于机缘巧合。“代办制”服务筹备之初,政务服务中心面临两难:如果原班人马直接接手代办工作,日常业务便无暇顾及;另外聘用专职团队,又需要支付高昂的费用。各自需求一沟通,政务服务中心与驻点金融机构一拍即合,由金融机构派出业务骨干担任一线代办专员。

郑奕辉表示,金融机构派出的代办专员专业素质高、服务意识强,具备熟悉企业运作、高效协调沟通、快速感知企业需求等优势。专员代办服务也是为往后的金融服务打基础,这一定程度倒逼专员之间开展“服务大比拼”,切实提高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

代办专员要真正“跑起来”,除了主动服务意识要强,还需要具备专业知识。在上岗前他们接受了专门培训,熟悉审批事项办理流程、受理条件、申请材料等审批服务要素。代办团队还形成每周“例会制”和“周报制”,定期梳理每个项目的难点堵点盲点,研判解决问题,督促代办进度。

交通银行汕头分行客户经理林志伟一年前开始担任代办专员。他表示,在政务服务中心驻点的金融机构代表,其日常工作是对接区域内的工业企业。但通过陌生拜访等形式,短时间内很难与辖区内的企业建立联系,代办专员的身份赋予了他们与企业客户一种天然联系。

“我们争取把服务做到极致,更多地与企业项目负责人以及企业中高层联系,多维度、深层次了解企业需求。一次代办、全程服务,以暖心贴心的‘店小二’服务全力支持企业发展壮大。”林志伟说。

资源动起来 领导也加入“跑腿”

以强大的政务资源作支撑,实现高效审批和流程再造——这是金平区“代办制”服务的显著特点。

重点项目“代办制”服务启动后,区级相关负责人担任“首席服务官”,代办专员在前端对接企业需求,职能部门相关负责人在后方帮助化解急难事项,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在后方协调各方资源,共同构建起“前端+后方”的涉企服务新机制。

而在具体操作流程上,代办团队依托金平区政务服务平台,与入驻区政务服务大厅的26个审批单位、11名综合窗口专业工作人员实现无缝对接,形成强有力的审批资源优势和人才资源优势,既提高了沟通效率,又加速了审批流程。

金平区代办团队为重点项目提供审批全流程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周晓敏摄

金平区代办团队为重点项目提供审批全流程代办等“一站式”服务。周晓敏摄

在实践中,对于一些关乎长远的重大项目,金平区政府分管领导甚至区委主要领导也会“挂帅”担任首席服务官,发动各方资源和力量共同疏通企业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堵点和难点,全力推动项目尽快落地投产。区领导加入“代办群”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已成为一种新常态。

“但并非所有的问题都要反馈到区领导那里。”金平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副局长李丽说,代办团队的优势还在于可以对接相关部门进行研讨和协同,快速、准确、全面地解决企业在办理相关审批流程中碰到的各种棘手问题。根据项目实际需求,金平区政数局强化调度管理和服务工作,加强与各审批单位对接,对省、市、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进行保姆式、精准化的代办服务。

资源动起来,是“代办制”服务顺畅运转的关键。“代办制”服务采用容缺机制,金平区各相关行政审批单位一致对“代办制”服务开设“绿色通道”,在政策许可范围内特事特办、简化手续、优先办理,加快项目各环节手续办理进度,让项目审批少走弯路,多跑直道。

今年以来,金平区打出“重点代办+联合验收”组合拳,打通“快车道”助力重点企业投资项目尽快完成投产前验收工作。广东纳味佳食品科技有限公司、汕头市广弘智智能机械有限公司、广东中一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先后委托代办团队为其进行联合验收代办。

金平区产业基础扎实,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富有活力。张伟炜 摄

金平区产业基础扎实,食品加工等特色产业集群富有活力。张伟炜 摄

据了解,该项工作由区领导牵头区政数局、区工业园区办、区住建局、区自然资源局等多部门联合展开。代办团队协同相关验收部门,分别向各个企业详细了解项目进展及资料准备进展,采用“一企一群”形式,让企业相关负责人和验收部门相关负责人直接沟通。通过事前辅导、全程代办的服务机制,统筹项目建设工程的各个验收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金平区政务服务数据管理局局长李继春表示,“代办制”服务接下来要继续把办成事作为硬道理,既依法合规又容缺办理,通过服务前移、流程简化等尽量让企业“最多跑一次”,真正让企业省事、省时、省心、省力。

一线对话 | 

金平工业园区办党工委书记、主任郑奕辉:
大力优化营商环境,
让资源动起来、领导动起来

金平区“代办制”服务的企业,目前大部分集中在金平工业园区。园区管理办公室党工委书记、主任郑奕辉既是“代办制”服务的实践者,又是受益者。郑奕辉认为,改善营商环境就像搬动一块大石头,前人摇一摇,后人就有可能推得动,每个人都应当尽一分力。“代办制”服务在金平区能够高效运转,最大的因素是资源整合得好,让资源动起来、领导动起来、每个相关方都动起来。

金平工业园区是金平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受访者供图

金平工业园区是金平区产业发展的主力军。受访者供图

南方日报:听说“代办制”服务推行后,你也在为企业“跑腿”。

郑奕辉:“代办制”服务的初衷就是要让资源动起来,对重点项目形成四两拨千斤的推动作用。对于落户金平区的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大家都希望一两年内能产生效益。一边要促成项目早落地早投产,另一边是漫长的审批流程让人干着急。近年来,在金平尤其是金平工业园区落地的外地企业越来越多,企业在陌生环境办事不容易,请第三方跑腿又需要支付额外费用。帮企业“跑腿”完成项目审批流程,逐渐成了金平区从上到下的共识。

南方日报:金平区“代办制”服务能做成,你认为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郑奕辉:整合资源是我们的最大优势,包括区领导挂帅推动代办服务流程、把金融机构的力量整合进代办团队、全区各部门各单位协同开设“绿色通道”等。作为接单的一方,我们有义务、有责任把企业服务好,上下形成氛围,推动企业项目审批流程尽快走完,加速重点项目快速落地投产。

南方日报:“代办制”服务作为软环境建设的重要一环,对工业园区发展有什么影响?

郑奕辉:当前,各地招商引资各出奇招,招商竞争激烈,我们必须在帮助企业降本增效上下功夫。企业项目早一天投产,才能早一天创造效益、赚到钱,我们的园区建设、产业发展才能越来越好。千方百计扶持企业做大做强、增强企业竞争力,这不是一句空话。对于企业的需求该帮的要帮,能帮的也要帮。“代办制”服务就帮到了点上,解决了企业在项目建设推进过程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只有服务到位了,才能吸引更多企业落户、推动更多项目落地。

南方+记者 辛均庆

通讯员 周晓敏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濠江滨海风景区目前已关闭。

编辑 吴夏晴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