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个领域专家学者为佛山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

南方+ 记者

“佛山在高水平发展基础上争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示范市,要认识到市内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调整衔接市、区、镇三级事权,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执行力,进一步调动社会公众参与‘百千万工程’中来。”“佛山制造业实力雄厚,可以用工业化思维发展农业产业”……

佛山鸟瞰图。戴嘉信 摄

佛山鸟瞰图。戴嘉信 摄

11月15日,佛山市“百千万工程”专家咨询座谈会召开。10位来自产业经济、农业农村、文化旅游等领域的专家学者畅谈所思所想,为佛山推进“百千万工程”建言献策。

今年以来,佛山市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紧抓实“百千万工程”,围绕“一年开局起步、三年初见成效、五年显著变化、十年根本改变”的目标,谋划实施“十大行动”,高水平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头号工程”背后,有“最强大脑”为其提供智力支持。

今年,佛山市委政研室牵头成立市“百千万工程”决策咨询专班,面向全国、全省、全市联系深耕区域发展、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力的知名专家学者、“两代表一委员”、党外人士、企业家等个人以及高校院所、研究机构,邀请其参加相关论坛、座谈会、调研等各类活动,为决策提供咨询服务和智力支撑。

与会专家围绕强化镇域经济、城市治理、乡村振兴、城乡融合、文化发展、人才培养等领域,立足佛山实际,谈见解、讲观点,在“头脑风暴”中深化对“百千万工程”的认识。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叶贵仁关注基层政府、乡镇治理与改革,他认为,佛山是广东省行政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排头兵,在诸多领域表现亮眼。

“佛山一直坚持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并以三水区西南街道试点探索党建引领全科网格治理模式,但实际上职能部门的衔接有待加强,如何提升基层执行力,让政府部门之间建立协同优化机制,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叶贵仁说。

部分专家关注区域经济和产业发展。

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顾乃华提出,佛山虽然经济体量大,但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因此,他认为佛山在推动产业转移、共建产业园等方面大有可为。顾乃华认为,佛山城乡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优质公共服务的差距较为突出。未来,佛山可以将工业领域中的经验复制推广到农业领域,同时,还要从长远的角度看待民营经济与国有经济的关系。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商学院院长张明林认为,佛山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要大力发展壮大工业机器人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赋能佛山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广东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副秘书长李丁丁、佛山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何继红、佛山市古镇古村活化促进会秘书长兼城乡文化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熊九成则关注城乡规划、乡村振兴、乡村美丽经济等话题。

佛山市委政研室主任吴可望表示,建立决策咨询机制,是推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重要举措。

“今天的座谈会就是要借助外脑参与决策咨询,希望各位专家充分发挥智力、专业与人脉优势,通过课题研究、研讨座谈等形式多谋创新之举、多献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助力实现科学高效决策。同时,期待各位专家将学术研究与佛山市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有机结合,在‘百千万工程’中推出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在佛山得到创造、转化和发展,实现双向奔赴。市‘百千万工程’决策咨询专班将搭建平台、强化保障,通过信息共享、组织开展联合调研以及课题研究合作等形式,为各位专家建言献策提供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环境。”吴可望说。

南方+记者 王蓓蓓

编辑 黄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