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到万亩稻田,看到秋收景象,整个人很舒服,跑起步来也很舒畅。”“高明的乡村景色美,路况温柔。”近日举办的佛山(高明)乡村半程马拉松(下称“高明稻马”)主打乡村路线,高明的美丽乡村在不少跑友心中留下了深刻印象。
乡村振兴是“百千万工程”中的重要一环,高明正通过实施乡村发展提速争先行动计划,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村特色产业、特色文旅,进一步延伸农业产业链条,力争推动乡村振兴迈入全省第一方阵,加快建设农业强区。
在高明稻马欢乐跑终点万亩稻田,金色水稻迎风起舞,游客可赏丰收色调,尝美味龙虾;在半程马拉松终点盈香生态园,花海、萌宠、机动游戏等游玩项目丰富,游客们可尽情释放压力;在荷城街道石洲村,旺林艺术花园、1922农场部落等农旅项目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在杨和镇石水村,曾经的“脏乱差”典型已华丽蝶变;在明城镇明阳村,红色研学品牌日渐打响;在更合镇白洞村,绿色“小茶叶”撬动富民“大产业”……这些画面,正是高明落实“百千万工程”,描绘乡村美学的生动注脚。
万亩稻田成为高明农业现代化的重要名片。叶丽梅 摄
丰收之美
农业现代化成效初显
“佛山第一峰”皂幕山山坡上,依山而筑的梯田已一片金黄,稻香弥漫。皂幕山梯田计划于今日收割,杨和镇石水村将使用皂幕山梯田稻米制作伴手礼,打造独具特色的乡村产品。
高明是佛山的农业大区,拥有全市超1/3的耕地面积,一直以来都是佛山主要产粮区。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高明粮食播种面积达8.6万亩,提前完成佛山下达高明的全年粮食生产任务;今年晚造高明水稻种植面积达3.3万亩,预计产量平稳。
近年来,高明深入实施农业现代化“万亩千亩工程”,大湾区(高明)都市农业现代化综合示范园区规划成效初显,现已创建1个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有花卉产业园、富硒丝苗米产业园、吉田智慧农业科技园3个省级农业产业园区。
随着晚造水稻陆续开割,高明田野间一片丰收繁忙景象。11月13日,位于明城镇的高明富硒丝苗米产业园核心区内240吨稻谷烘干中心正式投用,补上了明城镇水稻机械化烘干短板,让稻谷干燥入库,颗粒归仓,实现了粮食的安全高效储存,为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打下了坚实基础。
烘干中心内稻谷热泵干燥机正在作业。明城供图
高明坐拥“六山一水三分田”,优良的生态环境孕育了三洲黑鹅、合水粉葛、更合生姜、富硒大米等众多特色农产品,素有“材源高明”的美谈。“秋风起,粉葛靓。”合水粉葛已陆续开挖上市,冬至前后将迎来大丰收。土褐色的外表,还带着条纹的褶皱,合水粉葛虽相貌平平,但因口感软糯清甜,甘香无渣,且具有食用和药用功效,成为高明有名的农特产、佛山首个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今年3月,高明创新实施促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2252”工程,提出要做大做优“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个地理标志品牌,打造“合水粉葛”“三洲黑鹅”两个百亿级乡村特色优势产业集群,以产业振兴推动乡村振兴。
高明在明城镇苗迳村集约约4000亩山地,以三洲黑鹅为主导产业,打造高明畜禽现代养殖示范区,建设“国家农业产业强镇”以及2.5万只三洲黑鹅种鹅育种基地。目前,高明区畜禽现代养殖示范区产业集聚效应凸显,海鹏、海达、海航兴发、顺盈4家养殖企业已进驻,海鹏、海达年内预计出栏量达100万羽。
融合之美
“接二连三”延展产业链
高明区委十三届六次全会提出,要发挥农业“接二连三”作用,深入推进农业“万亩千亩”工程,规划建设农业总部经济孵化基地,启动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打造大湾区现代都市农业综合示范区,加快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发挥制造业对农业的反向支撑作用,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预制菜等产业,以智能制造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截至三季度,用于发展三洲黑鹅屠宰、熟食加工项目的58亩工业用地已完成桩基础报建工作。可以预见的场景是,待该项目建成投用后,高明三洲黑鹅将实现养殖、屠宰、加工熟食一条龙,这将有力助推高明三洲黑鹅产业发展。
葛根粉、葛根面、葛根曲奇、葛根粉丝……禾田农业、禅农公司等企业则积极开展粉葛种植、深加工研发等工作,不少深加工产品已上市,获得食客的欢迎。
除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预制菜等产业外,高明还积极推动农业与旅游、文化、体育等融合,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通过农旅项目的兴起带旺乡村,激发乡村活力,让乡村更美更富,也更有辨识度。
天气晴好,以花卉艺术研学课堂为特色的石洲村旺林艺术花园很是热闹,迎来一波又一波研学团,每天上千名小学生进园了解花卉种植知识、观赏四时花卉、玩游戏等等。
石洲村村内无一间工业企业,村集体以农业为主,特色产业是花卉种植。近年来,石洲村通过大力发展花卉产业及旅游业,走出了一条农旅融合的振兴路径。统计数据显示,石洲村集体经济2022年为1950万元,比2018年的900万元增长超100%。沿着石洲大道错落分布的旺林艺术花园、1922农场部落、凌云花谷等农旅项目,成为石洲村的一大特色。
旺林艺术花园把花卉种植与研学、旅游相结合,吸引了不少游客。企业供图
视线转到三谭故里、泰康山下,革命老区村庄石塘村正焕发新活力。位于村内的花田喜事农耕创意乐园投资规模8.6亿元,串联石塘村、泰康山、官迳水库等周边乡村振兴元素打造集“文旅+农旅”新型旅游综合体。
走进花田喜事,会发现园区与村庄完美融合,石塘村就在园区内,不少村屋的外墙都画上了民俗墙绘,充满乡村生活、农耕文化气息。在花田喜事项目带动下,石塘村村民的人均年收入比三年前提升了62%。
高明区文广旅体局副局长曾洁表示,花田喜事农文旅融合效果凸显,激活了乡村的造血功能,也推动石塘村有了更好的人居环境。
宜居之美
乡村承载力持续提升
“这里挺好的,值得大力宣传,让更多外地人慕名而来。”日前,2023第二届高明恳亲大会暨招商引资推介会举办,大会前嘉宾们参观了海天娅米的阳光城堡、明城镇侨胞之家、东门圩1475街区,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原顾问吴文彬对东门圩1475街区连连点赞。
全国政协原常委罗冠宗后人罗伟虹也有同样的看法,看到东门圩1475街区内保存着较好的旧时风情特色建筑集群,她立马拿起手机拍照留念。“在传承发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方面,广东做得挺好的,像这样的街区就很有特色。”
明城镇是高明区的老县城,是一座超500年的历史文化古城。位于明城镇明阳村的明城东门圩曾是明城烟火气最旺的地方,客商云集。但随着时间变迁,明城东门圩渐渐沉寂,繁华散去。经过活化改造,东门圩老街重新焕发活力。去年12月,“东门圩1475”首期街区正式开街,聚集中式轻餐、品牌美食、网红茶饮、轻奢潮牌、炫酷电玩、精品文创、特色特产等业态,成为高明一大热门打卡地。
成功改造的东门圩再次聚拢了烟火气,而这也意味着通过升级改造,明阳村的承载力大大提升,增强了对年轻人的吸引力,也让更多人愿意回乡投资、工作。
“东门圩1475”首期街区成为高明一大热门打卡地。戴嘉信 摄
目前东门圩二期项目正加快建设中,计划投入约2300万元,改造面积约1.5万平方米,目前已完成超八成工程量,预计年底前竣工并进入招商,明年3月份左右将向市民开放。
荷城街道扶丽村,东临西江,背靠犀牛山,依山傍水,历史悠久。通过开展大规模整治行动,不断完善村内基础设施建设,扶丽村日渐美丽。
走进扶丽村,两边的村道墙绘展现了扶丽村历史文化及舞龙、舞狮、荷花、濑粉等高明文化。扶丽村干净整洁的村道、种满花草的庭院、五彩的墙壁绘画,吸引了不少投资者来到扶丽村寻找“诗和远方”。扶丽党支部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产业发展,扶丽村旧村租金普遍提升约30%。
这些正是高明乡村美丽宜居的缩影。贯彻落实“百千万工程”,高明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动农村高质量发展。目前,高明超九成行政村(居)已达美丽宜居村标准;荷城街道石洲村、杨和镇石水村、明城镇新岗村、更合镇吉田村4条第二批乡村振兴市级示范村通过市级验收,被授予“佛山市乡村振兴示范村”称号;明阳村入选“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
【撰文】朱苏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