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菜肉饼、青椒炒肉、青菜,加上3两左右米饭,被分开盛进铮亮的餐盘里,盖上盖子,再装入保温箱。随着三轮车走街串巷,热腾腾的饭菜很快就被送到村中30多名独居老人手中。这是他们11月15日的午餐。
这不仅是佛山市高明区清泰村党群服务中心雷打不动的情景,也是高明落实“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做实基层阵地、创新基层服务的真实写照。
依托近年建设的基层党群服务阵地,高明将基层党建和公共服务相结合,围绕便民、惠农、助企、暖“新”、爱“留”,提档升级多样化服务,将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站)打造成为群众“渴了有地方喝水、热了有地方乘凉、累了有地方歇脚、烦了有地方倾述”的服务载体,让基层群众切实感受到“惠从党来”。
服务1:
实施关爱老幼项目,提升留守群体获得感
“每天买回来的肉菜都由我们的工作人员看过,保证新鲜。”杨和镇清泰村党委书记杜景鸿说。
清泰村户籍人口约3800人,60岁以上老人有700多人,约占户籍人口的五分之一,常住在本村60岁以上老人有400多人。如何方便快捷地解决独居孤寡老人、低保户吃饭问题,成为村党委的心头大事。
2021年5月,清泰村在村党群服务中心内设置长者饭堂,建立了居家养老大配餐的模式,搭建了“厨房+长者饭堂+入户”三级配送链,并由村党委书记和副书记严格把关饭菜质量以及配送时间,让老年人用餐更安心。
清泰村老人收到了来自长者饭堂的饭菜。清泰村供图
在长者饭堂的探索和实施中,清泰村活用党员联系户制度,饭菜配送员逐步成为贴心的“村中管家”。例如,配送员曾经遇到老人在家中晕倒或摔倒数小时无人发现的情况,当即送院就医,及时排除险情。
“我们要求配送员每次送饭必须询问老人情况。”杜景鸿说。配送员实际上还是“家访员”,助力村委会及时掌握独居老人的身体健康等情况。
围绕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所需,实施各类党群共建项目的,不止是清泰村。
更合镇白石村陀柳村民小组党群服务站设立“幸福‘逸’站”,常态化提供免费体检、趣味课堂、长者就餐等服务,提升长者生活质量。
更合镇版村村党群服务中心实施“无忧学堂”,由村“两委”干部和党员骨干、志愿者等轮流每天为村中儿童开展课后辅导及假期兴趣培训,解决偏远革命老区村儿童课后及假期照看问题。
“孩子们的课后时间和假期时间更充实了,家长们就安心了。”版村村党委书记麦志航说。
服务2:
设立镇级服务窗口,拓展办理事项
围绕“强村赋能”,高明在辖区人口密集、条件成熟的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行政服务综合窗口,推动镇级办理事项下沉村(社区),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
“服务窗口开到了家门口,办事省时又省力。我骑电动车两三分钟就到了,这里人很少,不用排队,很快就办好了。”荷城街道中山社区居民莫禹雪为荷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中山分中心点赞。
莫禹雪当天办理的是生育三胎的申请登记,从进入荷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中山分中心,到在窗口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填写表格、完成办理,整个过程仅10来分钟。
去年4月,荷城街道行政服务中心中山分中心、庆洲分中心、江湾分中心在各自社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306项镇街级办理事项在村(社区)一级就可实现一窗通办,这是高明加快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更好满足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的一次有益探索。
江湾社区“一站式”行政服务综合窗口让群众办事更省心。荷城供图
分中心实行“前台统一受理、后台分类审批、一个窗口办事”运行模式,实现三个层级间的高效联动、无缝衔接。
市民只要在分中心的综合窗口成功递交材料,就不需要再另行跑部门去办理行政审批业务,剩下的流程全部由分中心的工作人员代为流转,“这大大方便了群众,也有效地提高了行政审批事项的工作效率。”荷城街道办事处吴海燕说。
服务3:
打造惠农服务平台,助力村民增收
围绕“强村富农”,高明在新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设立农产品展示展销中心(站点),免费为农户、农创客等提供展销、寄售等服务。
去年6月底,明城镇明阳村党群服务中心揭牌启用。该中心占地约3200平方米,其中仅200平方米用于办公场所建设,剩余3000平方米均用于服务群众。
明阳村党群服务中心为优质农产品提供展销平台。潘梓奇 摄
该中心整合社会组织、志愿服务、公益慈善等多元力量,以“线下集市+线上直播”的方式,拓宽本地特色优质农产品供销渠道。其中,线下集市开设“高明特产”专区和“明阳一村一品、合水粉葛、高明红茶叶、对口帮扶、万亩坚果”五个专柜,展销高明富硒丝苗米、明阳村有机火龙果、野生无花果、高明食材预制菜系列等200余种本地特色农产品;线上直播则借助广东省农产品直供配送“粤供优选”品牌渠道,同时通过“抖音”等电商平台进行农产品直播带货,销售高明优质绿色农产品。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明阳农产品展销中心销售土特产的营业额已达190多万元。
为强化党群服务中心教育阵地功能,该中心还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到村开展种养实用技术培训,今年以来累计培训2100多人次。
服务4:
搭建园区党群服务中心,畅通助企渠道
围绕企业和职工需求,高明在产业园区建设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党建、社会服务等资源,打造集党性锤炼、教育培训、文体活动等为一体的红色阵地,构筑职工“温馨之家”。
目前,荷城街道产业园区、更合镇白石园区的党群服务中心已投入使用,开设志愿者之家、党建书吧、人才会客厅等功能区,常态化开展各类惠企利民主题党日等活动,今年以来累计开展活动超百场,服务覆盖210多个企业、5万余名职工。
其中,荷城街道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位于富湾工业园,总面积约400平方米,设展示区、服务区、活动区等几大板块,集展览展示、办事会务、教育培训、志愿服务、交流活动于一体,是覆盖广泛、集约高效的党建服务阵地,能满足园区企业和职工需求,是企业职工的第二个“家”。
通过开展午间惠职工艺术社、职工子女夏令营、“自选式”和“订制式”主题党日等活动,该中心建立党组织联系关爱人才制度,充分发挥党组织发现人才、培养人才、凝聚人才、服务人才的政治优势,帮助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育才稳才留才。
服务5:
建设新业态红色驿站,凝聚基层治理“微力量”
围绕凝聚和服务新业态就业群体,高明以“党建+商圈”联动的形式,在商圈广场建设新业态领域红色驿站,目前已建成开放新业态领域红色驿站4个,统一配置书刊、饮水机等设施,打造新业态就业群体共建共享红色服务阵地。
今年1月7日,高明首个专门为快递员、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新业态就业群体打造的户外“红色驿站”正式启用。
这个位于明湖社区钧明城商圈户外广场的暖“新”站点,占地面积约26平方米,统一配置书刊、饮水机、空调、充电端口等设施。
驿站对外免费开放,保证外卖小哥、外卖骑手、网约车司机等户外工作者“休息有书读、渴了有水喝、热了能乘凉”,俨然成为户外工作者的“暖心之家”。
结合基层治理全科网格建设,高明成立明“新”网格队伍,择优遴选一批社会责任感强、综合素质好的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担任社区兼职网格员,打造基层治理“红色哨兵”。
■记者手记
阵地越实,民心越暖
党群服务中心是基层党组织发挥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领导基层治理、增强群众组织力和社会号召力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做得好,是对巩固基层党建、密切联系群众、促进基层善治的有力推动;做得不好,如果光有阵地而没服务,反而会削弱基层党组织的形象和凝聚力、号召力。高明近年对党群服务中心的创新活用,拓宽了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的渠道和载体,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惠从党来”,成为基层善治的有益探索。
高明目前有77个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419个村(居)民小组党群服务站,2个产业园区党群服务中心,4个“红色驿站”。以这些“中心”“站”为阵地,结合群众实际需求,高明积极探索,推出了长者饭堂、无忧学堂、行政服务窗口、就业创业服务、农产品展销等多样化的服务。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不难发现,在高明,党群服务中心不是一个空房间,更不是一块空招牌,而是便民惠民服务的“桥头堡”。通过党建共建、党员到村(社区)报到等举措,高明还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调配资源的能力,让更多优质服务得以走到群众“家门口”。
阵地做实了,群众心暖了,基层就稳了。不论是乡村振兴战略,还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都需要激活村(社区)基层的智慧和力量。高明的创新探索将强化党对基层的领导,为乡村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证和群众基础。
南方+记者 盛正挺
通讯员 明组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