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田间“丰收曲” 罗源“中华竹稻”大米即将上市

四会发布
+订阅

金秋十月,稻谷飘香。在罗源镇洞心村,一片片金黄的稻田在阳光下闪烁,稻穗低垂,轻轻摇曳,稻谷的香气弥漫在空气中,让人心旷神怡。农户们抓住这个收获的季节,忙碌地收割着稻谷,确保每一粒粮食都能如期归仓。农机手驾驶着收割机在稻田里来回穿梭,收割、脱粒等工序一气呵成,高效而有序。不时有满载稻谷的收割机开出田埂,将金色的稻谷输送到路旁的三轮车上,倾扫而落的稻谷奏响了美好的丰收曲。

中华竹稻,这个由水稻专家钟章美经过多年研究探索的新品种,如今已经成为了洞心村的特色产业。它的口感独特,带有淡淡的竹香味,米质柔软、富有韧性,受到了消费者的广泛好评。然而,中华竹稻对土质、水源和气温有着严格的要求。在罗源镇的自然生态环境、优质的水源和适宜的气温下,中华竹稻在这里茁壮成长,为村庄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罗源镇洞心村第一书记高俊杰介绍说:“我们这个中华竹稻项目不仅种植面积广,而且组织农户们进行了精细的种植管理。据不完全统计,洞心村今年晚稻产量大概在八万斤左右。我们将联系各方面的收购商,保守估计这个两百亩的地方的产值将为我们的经营收入带来很大的增长,可能会突破三十万。”除了种植中华竹稻,洞心村还计划往水稻深加工方向发展,以提高经济效益。同时,他们还计划创建自己的品牌,通过提高稻谷的附加值来提高价格。这些举措将进一步推动村庄经济的发展和村民的增收致富。

近年来,罗源镇洞心村依托村党支部加合作社加农户的经营模式,中华竹稻大米销售量不断增加,已成为支撑罗源镇农村经济发展的又一重要支撑产业。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竹稻的每100斤稻谷价值就比其他品种的稻谷高出了两倍多,亩产量也比其他品种的稻谷多了两百斤!农户们一年下来每亩利润可增收约一千多元!这切实为村民增收致富铺就了一条金色之路。产业兴旺了,乡村也兴起了新的气象!在采访中一位村民激动地说:“在洞心村党支部的带领和帮助下,自己种植了不少的中华竹稻,村党支部承诺的晒干包销让我们种得放心卖得安心。”

洞心村相关负责同志表示,接下来洞心村将继续加大中华竹稻种植力度,稳步推进产业增效,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美的目标,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同时还将继续开展技术培训、产销对接等服务,帮助农户们更好地种植和管理中华竹稻,提高产量和品质,增加收益,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这个产业中来,共享乡村振兴带来的红利。

来源:四会市罗源镇

通讯员:张北洋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