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陆 夷
广州电动自行车限行方案靴子落地!
经过多次优化完善,今日,广州市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措施最终公布“重要干道分时段限行”方案,并将于今年12月15日起正式实施。详细报道>>
从时间上看,此次方案出台,距离今年6月初广州电动自行车通行管理调整政策再次征求意见,已经过去了5个多月。从这个侧面,可以看出平衡各方诉求的难度之大、协调之复杂。简而言之,既要引导电动自行车成为短途出行交通工具,作为公共交通的有效补充,也要兼顾机动车、行人的出行需求,减少各类交通工具之间的冲突和交织干扰,可以说,这碗水不好端。哪些路段要限,哪些不能限,什么时间限……在这些问题上取得最大公约数,不仅需要理念创新、方法创新,也要兼顾人性化、精细化。
让电动自行车、机动车和行人各享其行,愿望美好,现实很难。当前电动自行车的快速增长,与有限的道路资源存在比较大的矛盾,事实上,从2021年11月,广州对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政策的同时,就把通行政策从之前的全市行政区域禁行调整为市中心区区域限行,并于同年7月公开征求意见。但受疫情影响,广州方面一直以审慎的态度研究限行方案的出台实施。
此次发布的方案最大的亮点是在充分、细致的考虑之上,缩小了限行范围、缩短了限行时间。经过梳理,市民的诉求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建议考虑早高峰送小孩上学和晚高峰送外卖的需求,缩短早晚高峰限行时间。二是建议不要全天限行,要考虑区分工作日和非工作日、白天和夜间不同的出行需求。三是部分主干道沿线学校、医院、商场比较多,具有较大的通行需求,建议考虑预留替代道路。广州交警统筹考虑各方群体出行需求,最终确定限行范围、限行时间,针对性、可执行性较强,也贴近群众生活实际,比较容易获得普遍理解和支持。
其实,放眼全国,电动自行车的管理问题是很多大城市都面临的一个难题,广州迈出这一步,也有着探路的意义。虽然长期效果如何,有待进一步观察,但有一点值得肯定的是,《通告》虽然在一个月后才正式实施,但为了防止市民朋友不熟悉、不适应,特地预留了半月的宣传劝导期。也就是说2024年1月2日前,违反《通告》的电动自行车都可以免予处罚,用心之举彰显“绣花功夫”。
对于不够熟悉广州道路情况的驾驶人来说,限行方案在清晰、直观方面还有待提升,不妨同步发布相关的示意图,以及通过增设指示牌、地面标识标线,或开通网上查询方式等,尽量让广大市民应知尽知,避免误入限行区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