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日报:赤坎特色街区有“烟火气”更有“文化味”

赤坎政法
+订阅

近日,有外地网友到赤坎步行街一游后在社交平台上发出感叹,“赤坎步行街比我们那的步行街人多得多”“实在是好玩太多了”。

文旅产业振兴,除了传统的景区、景点之外,独具城市特色、浓缩城市历史的街区,已经成为很多旅游城市的新热点,每年吸引大量的游客。面对这样的趋势,如何将特色街区包装成城市的新名片、游客爱去的打卡点,是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

赤坎步行街 吴开宋 摄最近赤坎步行街的巨变,带来了许多有益启示。赤坎对中山二路商业步行街,也就是大家熟悉的“赤坎步行街”进行升级改造。这条步行街毗邻赤坎古商埠,是一条已繁荣逾百年的商业老街。但多年来,步行街以服饰经营为主,业态结构传统单一,经营方式已不能满足旅客休闲、服务、娱乐的消费需求。有见及此,今年7月,赤坎出台全新规划,计划通过微改造方式,对其进行升级活化。从网友们在社交平台上“晒”出的照片来说,这场“活化”着实有一种“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的感觉。而且最特别的地方,是其不仅有热闹潮流的“烟火气”,更有回味绵长的“文化味”。

特色街区之所以特别,“特”在文化,“特”在拥有历史记忆、地方特色的IP故事。曾几何时,一些步行街也曾热闹非凡。但由于商业气息太浓、“文化味”太淡,同质化严重,从“红极一时”变为“门前冷落车马稀”。店铺关门、车辆乱停、卫生变差、特色欠缺,最终令那些不思进取的步行街变成了“不行街”。当商业街区哪里都有,商品甚至都能网购,人们对于特色街区的需求,就肯定会发生天翻地覆的转变。不顺时应势有所作为,最终必然在市民游客“用脚步投票”中败下阵来。

同样的“烟火气”,因文化而味道不同。从网友晒图来说,赤坎步行街“活化”带来最有意思的一个设计,是在每个集装箱门店外侧都印有一个湛江特色文化IP,“赤坎木偶戏”“霞山灰塑”“遂溪狮头”“雷州蜈蚣舞”“麻章龙门阵”“东海人龙舞”“徐闻屯兵舞”“吴川飘色”“廉江石角傩戏”……逛一次赤坎步行街,就像走进“湛江文化大观园”,一饱眼福。时尚、潮流设计与非遗、本土文化擦出了耀眼火花,吸引游客前来娱乐社交、拍照打卡,必然成为步行街“引流”的一张王牌。

赤坎步行街 吴开宋 摄

唤醒一条街,改变一座城。要让步行街更有“文化味”“赤坎味”,不妨鼓励当地居民参与进来,探索共建共治共享街区的新模式,在沉浸式体验、文旅IP打造上不断推陈出新。与此同时,也应考虑统筹开发各县(市、区)的特色街区,在“烟火气”与“文化味”两方面注入新的生命力,使每个特色街区各有千秋、美美与共,用“流量”吸引“留量”、拉动消费。

来源:赤坎发布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