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想到的水果,都有种植”韶关武江这个美丽乡村厉害了

南方+ 记者

蓝天白云下,武江河畔边,绿水碧道穿过韶关市武江区西河镇什石园下坝村沿江而建的楼房,错落有致,果树遍村,让行人情不自禁流连于果园里、徜徉于画中。

“黄皮、荔枝、无花果、柑橘……只要是你能想到的水果,在我们村基本都有种植。”夸下“海口”的人,正是什石园村党支部书记侯利斌。笔者带着好奇走进了什石园下坝村洁净的村庄小巷,数着房前屋后种植的各种果树,发现竟然种植有20多种常见的水果品种,不愧有“水果村”之称。

村民介绍自家院里最大的荔枝树。

“这棵荔枝树在我出生前就种有了,今年摘到的荔枝,我还送了不少给亲朋好友一起分享!”今年47岁的村民杨文锋如是说。在他家院子里,笔者见到了村里种植时间最长,也是最大棵的荔枝树,高大的树冠几乎占了半个小院。

下坝村荔枝园修建前。

下坝村荔枝园修建后。

“今年下半年,我们根据村民的意愿,投入近150万元在下坝村开展人居环境整治,新建有篮球场、停车场和荔枝园、小花园等‘四小园’,村里新增种植有荔枝树近百棵,明年有望挂果。”侯利斌介绍。

下坝村篮球场新建前。

下坝村篮球场新建后。

据介绍,下坝村是西河镇什石园村下辖的3个自然村之一,东临武江河,西边是菜地。该村因建在武江河畔的滩涂而得名,现有350余人,距离韶关市区车程约20分钟。近年来,在武江区帮扶单位和西河镇党委的指导下,什石园村委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坚持以产业促发展,抢抓美丽乡村建设、人居环境整治“打擂比武”等发展机遇,使什石园新村、下坝村等村子旧貌换新颜,村民的生产生活大变样,一幅美丽画卷徐徐展开,宜居宜游宜业的美丽乡村呈现眼前。

武江河畔边的美丽下坝村。

“去年,什石园新村在区里‘打擂比武’活动中荣获一等奖,非常鼓舞人心。今年下坝村村民踊跃捐资筹款、投工投劳参与新一轮的‘打擂比武’活动,大大激发了大家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今年‘打擂比武’工作开展也顺畅多了。”驻村第一书记周剑波开心地表示。据统计,自武江区开展“打擂比武”活动以来,什石园全村村民已投工投劳200多天,募得捐款10余万,用于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特色美丽乡村。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更是美丽乡村建设的保障。作为韶关市的二级水源保护地,什石园种植的果蔬具有较高品质。除了“水果村”之称外,什石园还有“菜篮子”美誉,2000年被列为广东省无公害蔬菜基地之一,2022年成为武江蔬菜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种植区之一,蔬菜产量约占韶关市区供应的30%。

田里随处可见葱葱郁郁的蔬菜。

近年来,什石园村委积极争取各级支持,大力扶持发展果蔬产业,努力让村民钱袋子鼓起来。作为村“两委”带头人,侯利斌今年带领村“两委”干部、党员等出资出力,在200亩杂草丛生的撂荒地里重新垦出“幸福致富田”,助力村民增产增收、村集体收入更有保障。同时,他还引进优良品种西瓜、食用菌红松茸试种成功,为村里农业产业发展带来了新的希望。

侯利斌表示,下一步什石园村委将以落实“百千万工程”为契机,持续参加人居环境整治“打擂比武”,健全完善村规民约、卫生保洁等长效机制,深入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大力促进产业发展,努力让村子更整洁、更美丽、更宜居,村民更富裕。

南方+记者 唐音

通讯员 李尧 李胜选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