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先兆?如何急救与施救

南方+

急性心肌梗死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和死亡率,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需要警惕该疾病发病的先兆,并正确救治。那么急性心肌梗死有哪些先兆?应该怎么救治?

认识急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缺血缺氧所引起的心肌坏死。临床上多有剧烈而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息及硝酸酯类药物不能完全缓解,伴有血清心肌酶活性增高及进行性心电图变化,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常可危及生命。

1

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和机制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这是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病因。由于血液中的脂质沉积在冠状动脉壁上,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使得冠状动脉狭窄或堵塞,进而引发心肌梗死。

血栓形成:在某些情况下,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等,冠状动脉内皮受损,导致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从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冠状动脉痉挛:某些情况下,如过度劳累、情绪激动、寒冷等,可能导致冠状动脉痉挛,使得冠状动脉血流减少,进而引发急性心肌梗死。

其他原因:如主动脉瓣狭窄、肥厚型心肌病、严重创伤、感染等也可能导致急性心肌梗死。

在发病机制方面,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当冠状动脉发生狭窄或堵塞时,心肌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细胞死亡。此外,心肌耗氧量的增加也可能导致心肌缺血和心肌梗死。

需要注意的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病原因和机制较为复杂,不同患者的具体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预防和治疗,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情况。

急性心肌梗死的危害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具有很高的危险性和死亡率。其危害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肌缺血坏死: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堵塞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细胞的死亡会导致心脏功能受损,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使心输出量下降,从而出现胸闷、气短、呼吸困难等症状。

恶性心律失常:急性心肌梗死可引起恶性心律失常,如心房颤动、室性心动过速以及心室颤动等。这些心律失常会导致患者意识丧失、四肢抽搐、大小便失禁、晕厥等症状,严重时可危及生命。

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可导致心力衰竭,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功能,使心输出量下降。心力衰竭会导致全身供血不足,使各器官功能受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破裂:急性心肌梗死可诱发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心脏破裂,导致患者死亡。特别是当梗死如累及乳头肌时,可引起二尖瓣脱垂、关闭不全,继而引起心力衰竭,使患者生活质量严重下降。

室壁瘤:急性心肌梗死后,心肌变薄,在血压下膨出为室壁瘤,可导致心功能不全、血栓栓塞和心律失常。

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通常是由于冠状动脉突然堵塞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包括疼痛、心慌、胸闷、气急、恶心、呕吐、头晕、乏力等症状,具体分析如下:

疼痛:急性心肌梗死最常见的先兆是疼痛,通常表现为胸骨后或心前区的压迫、紧缩、烧灼感,有时会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疼痛可以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不等,但一般不超过半小时。

心慌:患者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心律不齐或心悸,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心脏节律异常。

胸闷:胸闷是急性心肌梗死常见的先兆之一,患者可能会感到呼吸困难、气促或窒息感。

气急:气急是指患者在进行轻微活动或安静状态下,出现呼吸急促、喘息等症状。

恶心、呕吐:患者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这是因为心肌梗死时心脏供血不足,导致胃肠道缺血所致。

头晕、乏力:患者可能会出现头晕、乏力等症状,这是由于心肌缺血导致身体各器官供血不足所致。

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救与施救

如果患者怀疑自己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告知医生自己的症状和疑虑。在等待救援人员到来之前,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a. 让患者平卧休息,避免剧烈运动或情绪激动。

b. 测量患者的血压和心率,观察患者的呼吸和意识状态。

c. 如果患者呼吸困难,可以给予一些氧气。

d. 如果患者疼痛严重,可以给予一些止痛药。

到达医院后,医生会进行一系列检查和诊断,以确定是否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如果确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医生会采取以下治疗措施:

a. 药物治疗: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硝酸酯类药物等,以扩张冠状动脉、减少血栓形成、改善心肌供血等。

b. 介入治疗:通过导管介入手术,在冠状动脉内放置支架或球囊扩张狭窄的冠状动脉,以恢复心肌供血。

c. 溶栓治疗:对于不适合介入治疗的患者,可以使用溶栓药物溶解血栓,以恢复心肌供血。

d.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对于一些严重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在患者住院期间,家属和护理人员需要做好以下工作:

a. 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帮助其缓解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

b.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情况。

c. 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饮食和活动安排,避免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

d. 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按时服药、随访复查等。

如何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发生

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包括控制危险因素、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定期检查和及时治疗等。以下是一些具体的预防措施:

控制体重:肥胖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控制体重对于预防急性心肌梗死非常重要。建议通过多运动和饮食控制来减轻体重,并保持体重在正常范围内。

戒烟限酒:吸烟和饮酒都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因此戒烟和限制饮酒有助于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饮食健康:饮食健康是预防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多食用富含纤维素的蔬菜和水果,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食物的摄入。

适量运动:适量的有氧运动可以帮助降低血脂和血压,增强心脏功能,预防急性心肌梗死。建议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控制情绪:情绪波动也是急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之一,因此需要学会控制情绪,避免过度激动和紧张。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身体检查可以帮助发现和控制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等。如果已经患有冠心病或其他心血管疾病,需要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管理,以降低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

总之,了解急性心肌梗死的先兆表现和急救措施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疾病非常重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需要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和症状变化,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如果不幸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应立即就医并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

深圳大学附属华南医院心血管内科  周柏华

编辑 欧旭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