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东莞)交流会”在东莞举行。大会采用线上、线下两种参与形式,线下来自政府机构、行业协会、大湾区央国企、东莞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等代表以及行业专家、行业媒体等约2000余人参会,线上收看超22万人次。
近300个央企“买手”现场派单
本次大会是大湾区央国企集团首次组团针对特定地区开展供应链协同交流活动,参与主体主要为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招商局集团有限公司、华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太平保险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南光(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广州交易集团有限公司、深圳交易集团有限公司等11家国资企业及其二级子公司。
相关采购业务涵盖电子通讯、房地产、公共设施、工程管理、住宿餐饮、交通运输、农林渔牧、商务服务、信息技术、医疗卫生等多个领域,采购货物包含设备、家具、印刷、建材、食品、家用电器、纺织原料、五金产品等,覆盖东莞多项工业门类,共计数十个行业、数千个品类。
会上,11家央国企集团携50家二级子公司,超300余名采购与供应链相关负责人,超1500家东莞企业到现场洽谈交流磋商。据了解,本次参会的11家央国企集团去年全口径的采购总额超过1.2万亿。
深圳中电投资有限公司业务总监王卫阳表示:“我觉得这种形式很好,首先搭建了大湾区央企的一个交流平台,其次搭建了一个央企和咱们东莞市相关地方企业的交流平台。这对将来大湾区供应链的协同发展非常有用。”
开普云、宏达科技、金美济、中德电缆、东莞建工、文一集团等多家东莞企业在展会上有所斩获,与华润集团、中国电子、中国南航、招商局集团、中旅集团、中广核集团等央企成功签约。东莞强大的生产制造能力和丰富产品类型,与央企采购品类高度匹配,无论是采购商还是供应商,都对达成交易充满信心。
逾5000莞企入库央国企供应商
由于央国企的采购兼具公共采购和企业采购的双重属性,其采购流程对合法、合规有严格要求。在交流会启动前,组委会通过多方位实地调研了解到,熟悉外贸市场的东莞企业对央国企集中采购业务均比较陌生,对相关资质缺乏了解,对拓展内销市场信心不足。
针对此问题,交流会举行了“央地供应商生态融合——东莞企业入驻央企供应商库”签约仪式,借助此平台,此次有5000家东莞企业借力进驻央企供应商库,预计每年将达到超500亿的采购额。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公共采购分会秘书长彭新良表示,“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交流会”首站选在东莞举办,主要是考虑东莞是制造之都、工业之都,有很好的产业基础,希望通过这次交流会促成东莞本地的制造业企业资源,与大型央企国企的采购供应链部门之间见上面、搭上桥,能够让他们之间形成产销的协同,“能够把东莞一些好的制造业企业推出去,成为央企国企的供应商,这是真正地深入贯彻国家粤港澳大湾区一体化发展战略的一个具体举措。”
推动莞企与国企供应链进行深度融合发展
此次交流会还发布《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发展倡议书》,具体包括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实验室、发起成立粤港澳大湾区国有企业供应链协同交流会等。
会议举行“粤港澳大湾区境外采购交易协同平台”发布暨签约仪式,平台致力于为核心企业提供境外采购寻源全流程线上化和代采服务,实时监督、异常预警和过程溯源,实现流程合规和风险控制。
会议签订《东莞供应商服务央企履约诚信书》,总部位于粤港澳大湾区的中央企业每年将向东莞市供应商采购超100亿元的货物、工程和服务,并对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等方面做出履约承诺。多项举措,为东莞企业进入央国企供应链提供了新平台、新接口和新路径。
南方+记者 唐卓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