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本来好奇心就很强,看到展品的一瞬间就被吸引了,希望借助这些活动让孩子们养成多动手多思考的习惯。”不久前,家长段女士带孩子参加松山湖“周六科普秀”,30余件科学领域的展品让孩子们畅享“玩中学”的乐趣,现场随处可见小朋友可爱的笑脸和专注的眼神。
今年以来,松山湖高新区结合园区实际,充分发挥创新引领、科技先行的优势,将“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融入城市规划建设,推动儿童以“城市未来主人”身份参与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致力于打造适应未来发展需求的儿童友好园区。预计今年11月,东莞还将发布《儿童友好科创园区建设指引(试行)》(下称《建设指引》),绘制打造儿童友好科创园区的蓝图。
“目前《建设指引》正处于调研、设计阶段。松山湖具备打造儿童友好科创园区的硬件基础,《建设指引》会将园区的儿童友好的空间载体、多方力量联合起来,围绕空间改造、队伍建设、服务升级等方面内容,从顶层设计系统构建一套适用于松山湖、适用于东莞创建儿童友好城市的操作指引。”松山湖妇联专职副主席徐立青表示。
据悉,松山湖先后建设中国散裂中子源展厅、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博物馆等20余个科普基地,其中,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省级科普基地12个、市级12市级科普基地12个、31家新型研发机构。同时,积极打造“奋进吧!松湖少年”“青少年航空读者俱乐部”等30余个儿童友好公益品牌服务项目,在园区中小学校建立科普副校长制度,推动专职科学教师队伍建设,举办中小学生科技节等活动,让儿童友好科创教育的理念蔚然成风。
徐立青介绍,松山湖的创新理念、科技氛围不仅仅存在于实验室、企业、科研人员,更要关注儿童成长,让科技为儿童成长赋能,让儿童从小爱上创新,全面推动松山湖儿童友好科创园区建设,打造更加丰富的儿童友好场景,与东莞“科技创新+先进制造”城市特色相呼应。
“《建设指引》有利于引导各社会主体各司其职、各儿童友好空间载体优化升级,助推东莞市创建国家儿童友好城市。”徐立青表示,接下来,松山湖还将成立松山湖高新区儿童友好科创联盟,推进松山湖儿童友好学校科创品牌建设,积极开发工业研学、科技研学、智能智造研学等项目,打造别具特色的儿童友好空间阵地,在2024年建成松山湖儿童艺术潮玩乐园和科学主题儿童游乐园,让松山湖的空气都飘着科学的味道。
【撰文】郑家琪 章倩倩
受访者供图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