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三季度电商销售破百亿!惠州企业鏖战“双11”线上线下拓客

南方+ 记者

“今年没有疯狂‘剁手’,就趁着优惠买了几件生活必需品。”“以前是老早囤满购物车,现在是有需求再出手。”……又到一年“双11”购物节,尽管褪去了狂热,但趁着便宜囤几件物品已成为市民的习惯。

当前,“双11”大促销已走至第15个年头。从最初的仅有一天且搭配紧张的读秒倒计时,到购物“战线”拉长至15—20日周期;从仅有淘宝、京东平台推动,到天猫、抖音、快手、唯品会、拼多多等多平台齐参与,电商消费也从盲目的低价抢购回归理性。

作为全省社会消费品零售规模体量长期位居前列的城市,惠州电子商务销售环境持续向好发展。统计数据显示,前三季度,全市限上单位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08.3亿元,同比增长27.6%。

近日,南方日报记者走访了惠州多家线上线下企业及平台发现,面对电商发展势头,惠州企业、商家齐动员、市民齐参与,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据惠州市商务部门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整个“双11”期间,全市网络零售额已突破80亿元,城市消费市场正呈现出蓬勃动能。

线上齐发力,多家企业“双11”取得销售突破

“‘双11’大促开启,要买你就来!”“大家赶紧抢购,年度最大力度优惠。”……不同于往年,今年的“双11”大促销活动来得特别早。早在10月中下旬,拼多多、京东、天猫等各大平台便纷纷开启大促,拉开线上购物热潮。

“从购物节,到购物周,再到现在的购物月,‘双11’大促的核心就是低价。”惠州电商直播行业协会副会长吴坤炼介绍,大促开启前,各个电商平台都喊出了“最低价”,推出了各类的消费满抵券,拿出了各式的补贴,对于刺激消费者下单,帮助商家销售效果非常明显。

作为惠州智能家电制造巨头,TCL集团旗下电子商务平台酷友科技早早做好了准备。在酷友科技公司负责人朱立科的微信朋友圈,早在10月26日便发出TCL智慧家电“双11”狂欢购物节系列海报,在月末的31日,企业便实现全网全品类GMV突破21亿元,Mini LED电视、98吋巨幕电视、量点子电视、智慧语音空调等均拿下全网销售额、销售量冠军。

“‘双11’从最开始的试水到现在已经15年了,影响越来越大、越来越广,已经成为大众的消费习惯。”朱立科介绍,TCL每年都会针对“双11”提前布局,推出优惠组合品类吸引市民选购,优化家庭生活体验。他介绍,整个促销周期内,TCL延续热销势头,同比实现了超过三成的销售增幅。

同样严阵以待的还有真维斯,作为全国知名的服装品牌,真维斯近年来依托于线上电商平台的走量,完美实现了服装品牌的转型升级。在刚刚过去的“双11”,真维斯应对季节的变幻,早早推出了最新的秋装、冬装全系产品。

“真维斯的销售9成集中于线上,‘双11’是企业必须打且一定得打赢的‘一场战役’。”真维斯电商平台旭日电贸公司总经理刘伟文如此形容抢占“双11”节点的意义。他介绍,应对网络电商、直播、特卖和拼团等多平台的行业形势,真维斯的线上渠道当前已拓展至全平台,淘宝、唯品会、拼多多、抖音、快手等,全面上线产品和进行直播,把握住每一个能够成交的机会。

销售成交的效果也立竿见影。刘伟文告诉记者,从10月20日在抖音平台启动“双11”活动,截至11月11日,真维斯实现全网平台销售额4.2亿元,对比去年同期增长88%,“双11”当日销售9229万元,比增160%。“‘双11’期间,真维斯年销售额正式突破30亿元,预计全年营收有望达到40亿元。”刘伟文称。

不只是TCL和真维斯,在“双11”的购物潮里,惠州敏华家居、芝华仕,以及惠东的制鞋企业、惠阳吉他等乐器企业都迎来了销售高峰期。

“惠州是大湾区的重要制造业城市,电子家电、服装、百货等产品生产企业众多,网络销售市场一直表现活跃,依托‘双11’节点的集中消费需求,拥抱电子商务,拓宽销售渠道是一种必然的选择。”惠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电商是促消费、刺激销售的重要手段,在前三季度,全市通过公共网络实现的商品零售额108.3亿元,同比增长27.6%,持续为社会经济发展注入活力。

线上线下融合互补,“体验+流量”丰富消费体验

数据显示,今年1-9月,惠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78.8亿元,同比增长4.4%,总量排名全省第5,增速排名全省第五、位居珠三角前三。城镇消费品零售、餐饮饮料、粮油食品,以及家电和音像器材等类别均保持着显著增长。

作为全省排名前五位的消费体量城市,“双11”这一节点不止带来了网络销售的热潮,同时还发展成为线下实体消费的促销周期。

“经过15年的发展,‘双11’正在从线上走到线下,城市的商贸流通企业在这个节点集中促销也渐成常态。”惠州市跨境电商协会秘书长龚平,在过往,线上最大的优势就是低价和覆盖面,现在随着线上线下融合趋势不断深化,线下渠道也在加速靠拢,通过购物节等活动释放优惠,进一步点燃“双11”的消费热潮。

惠州商贸市场的动态表现也确实如此。位于河南岸的港惠新天地恰逢商业中心15周年店庆,多重优惠叠加,商品的优惠力度不输线上平台。

惠州市零售商业行业协会会长、港惠新天地商业公司总经理秘海英介绍,在“双11”周期里,港惠推出了百货跨店每满300立减高达220元、线上线下同款同价;黄金克减高达100元;餐饮美食低至5折;叠加返利高达13.6%的店庆礼金券及礼金卡等多重优惠,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关注,同期销售额实现了15%左右的增长。

作为城市商业综合体标杆的华贸天地则在“双11”周期推出华贸亮灯节造势活动,前置开展围绕香奈儿等门店开业活动,在氛围营造和主题布置上都进行了升级。商场负责人介绍,在双11周期的周末档,商场日均客流突破8万人次,商圈整体销售额同比去年同期增长18%。

除了在线下丰富“双11”的消费氛围,线下商超也同步加快了拥抱线上的脚步。

在华贸天地,线上直播间已实现了视频号、抖音号和小红书的多平台经营,截至11月12日,全年线上1000元的电子消费卡已销售超2.5万张,其中“双11”周期销售金额就突破了2500万;港惠新天地则依托其智慧零售商业系统打破线上线下营销边界,通过港惠小程序、抖音、美团、小红书等多渠道联动推出购物优惠卡等,均实现了线下引流聚客。

与此同时,线上平台布局线下渠道的速度也在提速。“双11”当日,位于河南岸国商大厦的京东电器城市旗舰店迎来开业,经营面积超过1万平方米,TCL、海信、联想等3C家电,以及家居、卫浴等产品一体,手机一键扫码实现与京东线上同步,同价、同质、同服务。

“左手是体验,右手的流量,线上线下营销拓客各有长短,融合互补发展才是未来。”谈及线上线下商业的发展,吴坤炼介绍,线上销售更多的表现为企业销售拓展渠道,获取流量和关注,是惠州质造外销的“利器”;线下则表现为体验感,营造市民消费场景,切实有效地丰富市民的休闲购物选择,在商业竞争中各有优劣,融合才能实现互补,为市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消费体验。

吴坤炼同时指出,经过多年的发展,“双11”对于线上线下的边界感正在慢慢变淡,而是相互融合后的集中推售,商业企业集中推出优惠措施和营造消费场景来吸引客流,刺激行业消费,促进城市发展。

采写】南方+记者 张峰

【摄影】南方+记者 王昌辉 (部分图片为受访企业提供)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