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市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校本课程赋能集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丨优秀教育集团巡礼

东莞慧教育
+订阅

编者按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加快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促进教育公平。集团化办学是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2018年,东莞正式开启集团化办学,截至目前,全市已组建教育集团91个,实现镇街(园区)集团化办学全覆盖和基础教育学段全覆盖,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

近期,我市开展了2023年东莞市中小学校幼儿园集团化办学评估工作,确定29个教育集团为“优秀”等次。为总结经验,挖掘集团化办学典型案例,“东莞慧教育”推出“优秀教育集团巡礼”系列报道,推广成熟经验做法,持续推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东莞市松山湖无痕教育集团成立于2019年,下辖五校,以松山湖北区学校为龙头校,成员校有松山湖实验小学、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大岭山镇第三小学、石排镇实验小学,为“紧密+托管+联盟”复合型教育集团。集团化办学以来,集团以“优质课程共同体”建设为行动路径,各校在共享集团优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依据自身办学理念与品牌建设需求,结合地域文化,进行校本特色课程的二次开发和迭代创新,大力探索“无痕”校本特色课程品牌建设,打造“一校一品”。

松山湖北区学校学生正在上中医课

觅未来课程,蓄未来之力

松山湖北区学校是园区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作为集团龙头校,学校以“无痕·未来”为办学理念,以培养“与世界同步,与未来同行”的学子为育人目标,以“评价立校”为主旨,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构建“觅·未来”课程体系,积极探索并实施“大健康、大智能、大阅读、大生涯、大艺术”五大校本特色课程。这些课程均为普及性课程,面向一至九年级全部学生开设。课程不仅有专业的师资授课,还匹配有相应的场馆与空间,为课程的落地实施提供保障,让学生在课程的学习中发现自己,发展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

得益于学校特色课程建设与实施,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足球特色学校”“全国软式棒垒球实验学校”“央馆智能研修平台应用工作实验校”“广东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校”“广东省5G+智慧教育实验学校”等荣誉称号。

习无痕课程,铸人生精神

作为集团的旗舰校,拥有十多年办学历程的松山湖实验小学,在“自主、和谐、共同发展”的办学理念指导下,全面建构国家、地方、校本三级“无痕课程”体系,把“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学校无痕课程的核心素养聚焦点,打造学校课程品牌。学校校本特色课程面向全体学生普及实施,一是“一日常规特色课程”,即《晨诵》《午练》《暮韵》《男足》《女舞》,以“每日十分钟,六年铸人生”为理念,确保了学生在“科学精神、人文情怀、身体素质”方面协同发展,将育人目标落到实处。二是“国际理解教育课程”,分为《生命教育》《家国教育》《劳创教育》三个主题。

学生核心素养在无痕课程的浸润中得到提升,结出累累硕果。学校先后荣获“全国国防教育示范学校”“全国智慧课堂示范学校”“中华吟诵示范学校”“广东省诗歌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第三批广东省中小学艺术教育特色学校”“东莞市首批品牌学校”等称号。

循实践之法,润本真品格

大岭山镇第三小学毗邻广东省东江纵队纪念馆,同时学校还是革命母亲李淑桓执教的学校。基于大岭山镇“一红二源三香”文化发展路径和学校地域特色,学校因地制宜,结合地方文化资源,构建《东纵伴我行》系列劳动项目课程,旨在打造“本真教育”品牌——“扬东纵精神,做本真教育。”

东纵红色文化六大项目课程分为:一年级寻趣莞草、二年级寻味荔枝、三年级寻魂红棉、四年级寻迹莞香、五年级寻技劳动和六年级寻创平台。东纵红色文化课程以PBL项目式学习方式实施,融合了综合实践、劳动、信息技术、语文、美术、科学、音乐等跨学科,通过探究性、社会性、调控性、审美性、技术性五大学习活动实践,培养学生审辩思维力、创新创造力、沟通合作力。

课程体系的实施落地,为学生和学校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系列项目课程在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普文学作品征集活动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2021年12月,学校被正式认定为“东莞市第三批品牌学校”,实现了从乡村薄弱学校到市级品牌学校的办学目标。

亮劳动名片,传皮影文化

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在融合无痕教育集团文化理念的基础上,确立了“大教无痕,大爱有为”的教育理念,实行个性化“有为教育”实践模式。学校构建了“两核五轴”“有为”校本课程体系。

松山湖横沥实验学校学生在劳动课上,进行田间劳作,采摘蔬菜

学校依托太空农场创设“好奇+探索”的劳动课堂,将劳动、科学、创客深度融合,同时开展“日常劳作、农场管理小达人、劳动丰收节”等活动,为学生进行服务性劳动、生产性劳动及创造性劳动提供场所、生产资料及学习资源,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目前该课程已成为学校实施劳动教育的一张新名片。另外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开设的校本课程《光影剧场》以皮影戏为载体,传承并发扬传统文化,深受师生喜欢,该课程在参加东莞市未来课程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借学科融合,促全面发展

近年来,石排镇实验小学以构建“天文·科技”跨学科融合课程为引擎,落实学科育人、课程育人。天文特色课程分为“地”“月”“日”“宇宙环境”四大板块,在每个板块主题学习中融合语文、数学、美术、音乐、综合实践等多学科课程,推行跨学科融合学习实践。同时推进“晨诵·午写·暮练”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素养提升;创设“合唱·水墨·篮球·棒垒球”为主的艺体课程群,培养学生审美、提升体能、塑造品格。

石排实验小学学生在天文课程上,通过太空望远镜观测星象

学校课程建设硕果累累,先后荣获“青少年科学调查体验活动全国优秀学校”“全国中小学科学教育体验活动示范学校”“东莞市中小学科技教育先进学校”等称号。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好的课程是师生的双向奔赴,是成就生命成长的乐学探索之旅。未来,无痕教育集团将继续推进特色品牌的创新实践,继续探索多样化的校本课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让每一名学生都能发现不一样的自己,让学校成为智慧与成长的乐园。让课程赋能每一所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展现出多元开放、面向未来的课程新生态。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