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湖山除了自然环境优美,有“活的自然博物馆”之称外,还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有着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鼎湖山摩崖石刻在2002年被认定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其珍贵价值可见一斑。
在鼎湖山一百多题的摩崖石刻中,有清朝的孔广陶、梁高岳;民国的岑学吕、吴远基;现代的宋庆龄、陶铸等留下的诗文或题名。它们文体丰富、字体齐全,都是石刻中的珍品,构成了鼎湖山独特的书法艺术宝库。
古老的石刻
在鼎湖山原始森林核心地带——老鼎,有一则初唐时期的石刻,是我市最久远的石刻之一,据说很少人知道它的正确读法。
石刻位于鼎湖山云溪景区的涅槃台石壁上,高约1.8米,宽约2米。为唐初智常禅师的刻字,笔法雄劲,字迹清晰,据估计此笔法是颜真卿书体的发源。
据肇庆地方志记载,该题刻从左至右楷书,直行3行,共8个大字。第一行为“涅槃妙”,第二行为“正法眼”,第三行为“心藏”,排列异常,不著年月。石刻上有“顶湖龙潭住庵智常刻”题字,为唐刻珍品。
其实这句话出自《六祖坛经》 ,正确读法是“正法眼藏,涅槃妙心”,您念对了吗?
“孙中山游泳处”石刻
飞水潭石壁的“孙中山游泳处”石刻,高0.66米、宽2米,行书,是宋庆龄于1980年题刻,纪念孙中山先生1923年夏秋间曾在此处游泳。
鼎湖山摩崖石刻
每一题石刻,都有它的故事,这背后是长久的历史与珍贵的文化,值得后人永世纪念。下面是鼎湖山的部分摩崖石刻
△飞水潭路第22题-吴远基题字(苍崖白练)
△飞水潭路第15题-梁高岳题字(沿幽探元)
△飞水潭路第09题-仿韩愈题字(鸢飞鱼跃)
△飞水潭路第13题-梁高岳题字(能移我情)
△飞水潭路第14题-罗曜庚题字(天开图画)
下次来鼎湖山,不妨找找这些有故事的摩崖石刻吧!
资料来源:星湖美美
编辑:林雪莹
一审(一校):韦平
二审(二校):马凯勇
三审(三校):颜晓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