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每周一歌”亮相全国音乐教育盛会,分享创新实践经验

教育莞家
+订阅

两年传唱400首歌,辐射影响市内617所中小学校124万学生、省内外601所学校100余万学生……一组数据见证东莞“每周一歌”美育活动成效。

11月10日-12日,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届音乐教育大会在浙江音乐学院举行,作为中小学歌唱教学创新实践典型案例,东莞“每周一歌”受邀参与大会,主创团队面向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教育人分享全学段整体推进歌唱教学的创新实践,并做现场展示交流。

亮相全国音乐教育盛会,是对“每周一歌”开展的专业肯定,也进一步彰显东莞美育教育成果的高质量与高水平。

主创团队现场示范,分享教学经验举措

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大会是国内音乐教育的专业盛会,影响广泛。本次大会为期三天,围绕“融合·创新·发展”主题,设有多学段、多层级、多维度的会议内容,包括主题发言、主旨报告、创新“讲演式”教育展示、大师班、工作坊、专题研讨等共60余场活动,以及四场专场音乐会。

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音乐教育领域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和高校学生等参与,与会者们分享经验、碰撞思想,共同探索描绘新时代美育事业发展的美好蓝图。

作为中小学歌唱教学创新实践典型案例,东莞“每周一歌”主创受邀参加活动,并以“区域全学段整体推进‘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为题,进行分享展示。

“每周一歌”美育浸润行动是东莞市教育局在2021年9月面向全市中小学校推出的以“让歌声伴我快乐成长”为主题的活动。活动精选全市优秀音乐骨干教师组成团队,通过“每周一歌”资源共建、共享的方式,将优质音乐教学资源覆盖全市所有公、民办学校,缩短区域间学校音乐教育教学质量差距,有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惠及每一个学生,实现以美育人、以美化人。

活动现场,“每周一歌”主创——东莞市教育局教研室音乐教研员田素梅与团队成员蔡云、张秋萍、胡婧婷、陈晓东四位老师分工合作,介绍项目由来、开展方式、活动成效、观看教学资源片段,并邀请与会嘉宾互动,进行“粤语童谣传传传”的示范展示。

 参与分享的“每周一歌”美育活动主创团队

参与分享的“每周一歌”美育活动主创团队

田素梅介绍,创建“每周一歌”美育活动课程的初衷,是希望每个孩子、每一天都有音乐陪伴,让歌声陪伴孩子们快乐成长,“因而有了基于人人美育资源建设的‘新录制’、基于人人美育活动课程的‘新实施’、基于人人美育展评机制的‘新展演’,伴随着这些创新实践,我们一步步走到今天。”

两年传唱400首歌,人人美育照进现实

“以每天开展10分钟计算,每周开展5次,就是50分钟,每学期开展18次就是900分钟,12年累计就是 21600分钟,这就是我们每天在课程中推进的美育浸润行动。”田素梅说,以10分钟的歌曲学习视频为载体,东莞中小学校实现天天把歌唱、班班有歌声、人人是歌星。

数据显示,从2021年9月至今,东莞“每周一歌”美育活动共组织了317位东莞市骨干音乐教师,完成400首教唱资源包的创意设计与录制开发。与此同时,还完成1期“年度汇展”、7期“每月一研”、14期“每月一展”、13期“区域研展”。

其中,400首“每周一歌”美育活动课程教唱资源,惠及了全市617所中小学校124万学生;同时,新疆、贵州、江西、湖南、广东等省内外601所学校100余万学生,也同步在使用“每周一歌”美育活动课程。

今年以来,东莞各镇街举办“每周一歌”展演活动32场,共计15229学生参与;273所学校举办“每周一歌”展演活动,共计194920学生参与,活动被“学习强国”“音乐周刊”“南方日报”“粤音新课堂”“东莞慧教育”等国家省市媒体报道高达327篇。

通过创新中小学歌唱教学,营造校校参与、班班参与、人人参与的活动氛围,“每周一歌”让人人美育照进现实。系列化、跨时空、可重复、自助式学习情景的创设,让活动成为可直接复制、可普遍推广、可惠及全国更多区域的美育浸润行动范本。

南方+记者 黄婷

来源:“每周一歌”美育活动团队

编辑 黎晗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