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捡“宝”!茂湛高速改扩建“绿”动粤西

南方+ 记者

11月深秋,广东省重点项目茂湛高速改扩建项目建设如火如荼。在TJ5标碎石加工场,一大批废弃混凝土正被有序传送至履带,经过碎石生产线的处理,被破碎筛分成了不同粒径的小碎石,“转换”为再生材料。

碎石生产线。

绿色建造如何有效减少碳排放,改善处理建筑废料带来的环境污染?在广东高速公路改扩建项目建设现场,路上捡“宝”、废“砼”变宝已成为现实。

相比新建高速,在改扩建施工中,需要对原有的旧高速公路进行翻新处理,会产生大量废旧梁板、防护栏、隔离墩等建筑垃圾。如何将这些混凝土废料二次利用、变废“砼”为宝,最大限度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影响?

“破解‘变废为宝’应用难题,关键要保证这些再生材料能达到原料的性能标准。”茂湛高速改扩建项目主任陈智江解释,废旧混凝土材料看似简单的“变身”过程,实则需要通过分选、破碎、筛分三步。

——分选:对于废除的混凝土原材料,人工挑选出废金属和轻质杂物。

——破碎:作业人员利用炮机进行解体,将混凝土与钢筋剥离,拆解后的混凝土块经进一步机械破碎。

——筛分:被筛分成不同大小的混凝土再生料。

砼再生料用于垫层。

茂湛扩建TJ5标项目部总工张少颖介绍,目前已将三类再生料成功应用于路面垫层、底基层、台背回填以及非承重混凝土小型预制构件等附属工程。

路上捡“宝”、废“砼”变宝也初见成效。据介绍,再生材料减少了天然石材的使用,项目剩余废弃砼数量约为4570立方米,预计能生产再生料2285立方米,循环利用率达50%,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745.10千克,达到绿色、环保的效果。

此外,茂湛高速改扩建围绕绿色建造新技术、新工艺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尝试,推动节能降碳创新发展。

——投入使用RAP直投式厂拌温再生技术,再生利用旧路沥青路面混凝土约5000吨,既显著缓解旧路废料处理难题,又为工程建设提供充足的材料,实现了广东沥青温再生领域的新突破。

沥青路面热再生摊铺。

——利用就地固化新工艺代替传统的换填法,实现零清淤、零外运,减少砂石等自然资源开采的同时,有效减少约9.6万立方米淤泥废弃,避免环境污染。

——采用全封闭式拌合站,减少80%粉尘排放量,将集中回收的粉尘用于地方道路的修筑,实现资源循环再利用。

这些举措既有效解决了项目大量混凝土废弃的难题,另一方面实现材料再利用。

茂湛改扩建项目航拍。

茂湛高速改扩建项目起于茂名市电白区观珠,终于湛江市麻章区高阳,全长约108.5公里,按速度120公里/小时,双向八车道高速公路标准改扩建。项目分两期建设,一期工程已建成通车,二期工程处于大规模路面施工阶段,正朝着年内通车的目标快速推进。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沈高 张梦婷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