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海豚又现身!还有这些“神奇动物”在你身边

广州青年
+订阅

近日

有市民称靠近广州珠江大桥西桥的

江面出现中华白海豚

市民拍摄的视频显示

一只中华白海豚在靠近珠江大桥西桥下

数次浮出江面

官方:确实是白海豚!

据广州市荔湾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介绍,11月6日上午将近9点的时候,有市民拨打电话称上述江面发现一只白海豚。

荔湾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经过核实,确有一白海豚出现,该白海豚当时已往上游金沙洲方向游去。

11月8日,凌晨3时许因珠江涨潮后水位升高,该白海豚游出珠江增埗河水域。

11月10日白天,该中华白海豚在广州金沙洲一带水域出没,但当天傍晚前后又再次“去向不明”。据悉,有关职能部门仍在追踪该白海豚动向,并结合海豚和水文情况开展救助。

11月10日,中华白海豚现身广州金沙洲水域,职能部门开船追踪

事实上

这并不是珠江江面第一次出现海豚

在2015年

珠江大桥上游水域便出现过中华白海豚

另外

珠江口水域是中国中华白海豚

分布最密集和拥有资源数量最多的区域

这里能成为海豚栖息活动的密集区

据报道

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数量约1100头

近几年,广州生态环境持续向好

生物多样性日趋丰富

近日还有“世界上最小的鸭子”

现身广州麓湖公园

10月29日9时左右,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会长赵广胜在广州白云山麓湖公园带领小朋友做自然观察时,发现了4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棉凫。这是2006年后,近17年来,广州再有棉凫出现的记录。

据了解,棉凫在2021年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保护级别为Ⅱ级,在中国数量稀少,分布区大部为夏候鸟,极南部为留鸟。

此次棉凫现身麓湖公园,是广州近17年来再有棉凫出现的记录,此前,棉凫在广东的深圳、珠海、东莞等有少量记录。

广州市自然观察协会会长赵广胜表示,“白云山的生态环境良好,长期以来都有黑脸琵鹭、水雉、黑眉苇莺、东方大苇莺等许多迁徙的候鸟经过,特别是近年来还有不少猛禽过境,是一个重要的候鸟驿站。”

鸟类迁徙途中需要停歇补充体力,或者在碰到恶劣天气、体力不支、生病等原因,需要在附近临时落脚,才能顺利飞回繁殖地或越冬地。

候鸟季来临

近日

多种候鸟陆续飞抵海珠湿地

除了黄胸鹀、灰头麦鸡、水雉等

新纪录种“蓝翡翠”

也首次现身海珠湿地!

摄影:飞刀

摄影:火兔

蓝翡翠(学名:Halcyon pileata)是翠鸟科中极为美丽的一种,俗名蓝袍鱼狗、蓝鱼狗、黑帽鱼狗、黑顶翠鸟等。

它黑色的头羽像黑绒一般,颈下有一宽阔的白色领圈,上体其余为亮丽华贵的蓝紫色,翠蓝的体羽,闪烁着金属光泽,胸腹部嫩黄色,两侧橙棕色,嘴鲜红,色彩艳丽。

还有两个新面孔也一起来了!

橙头地鸫

发现地点:海珠湖

发现者:海珠湿地志愿者王洁健

黑枕黄鹂

发现地点:海珠湿地二期

发现者: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橙头地鸫和黑枕黄鹂都是出了名的色泽鲜艳、音色甜美,属于颜值与实力并存的选手。至此,海珠湿地鸟类“合唱团”成员增至193种。

“神奇动物”就在我们身边

广州是中国超大城市中少有的

兼备山、水、城、田、湖、海等

多种地形地貌的城市

所在的热带亚热带被誉为

全球植物资源最丰富的纬度地带

这意味着多种生物都能

在广州找到适宜生存的“家”

华南国家植物园

海珠湿地、南沙湿地

白云山、帽峰山、火炉山、莲花山

广州动物园

以及越来越多的自然保护地

……

广州,已成为不少生物的乐园

温馨提示:

大家要牢记文明守则

勿靠近勿打扰

编辑 | 青年君

来源 | 广州青年(ID:gz_gqt)综合整理自南方+新闻客户端、羊城派新闻客户端、广州荔湾发布、新快报、广州海珠发布、中国广州发布

合作、投稿 | gzqntg@163.com

转载请注明 | 广州青年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