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日,星光集团有限公司在韶关高新区韶关科艺创意工业有限公司举行入韶投资二十载暨星光印刷文化教育基地揭幕仪式。韶关市委统战部、市委宣传部、市商务局、市工信局、韶关高新区管委会等嘉宾,星光集团、韶关科艺负责人和员工代表参加揭幕仪式,共同见证印刷文化深邃的智慧魅力。
“星光集团在韶关经营期间得到了韶关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韶关高新区管委会送政策上门,精准贴心服务,使得星光集团在三年疫情艰难的市场环境下仍然充满信心。”星光集团董事长林光如感慨道,“感谢韶关,让星光的事业在韶关得到新的发展,时光荏苒,我们携手走过二十年,而我已然从一名新韶关人成为韶关人。”
2021年星光集团业务转移,将旗下深圳分公司项目转移至韶关科艺,不断增资扩产,引进曼罗兰、海德堡等高端印刷设备,以及建成智能化全流程制造集成系统,旨在将韶关科艺创意工业有限公司打造成星光集团在华南区的重点生产基地。
据悉,韶关科艺以设计、生产高端创意多功能儿童图书、贺卡、纸艺精品和包装彩盒为主营业务。该公司至今已连续7个年度成功入选国家文化出口重点企业,成为粤北地区将创新技术融入创意文化产品并成功打开国际市场的表率。此外,公司自成立以来,积极支持党、团、工会合作,成立了党支部、团总支部及工会,用诚信经营企业,爱护职工,热心慈善公益事业,为部分残障人士提供就业机会,参与扶贫、助学、救灾、体育、文娱等,积极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星光印刷文化教育基地是林光如先生回馈社会的一项文化志业。是韶关首个印刷文化教育基地,同时开创了广东省首个民营企业创办印刷文化教育基地之先河。整馆总建筑面积约1676平方米,展陈面积约1090平方米,共设三层。馆内设印艺术交流中心、印刷产品创意研发作品展示及印刷工艺文化传承体验区、印刷文化展陈区等。通过大量文献资料、实物模型及模拟操作、印刷老物件等形式,原汁原味再现传统印刷技术,生动展示博大精深的印刷文化,传承古老灿烂的印刷文明,体验现代印刷技术的发展。
“真是一笔一墨一丹青,一纸一字一发明呀。”“不仅记录了历史,也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好好传播,不仅仅是打开了对印刷文化的了解,更是对中华文化新的认知。”揭幕仪式后,嘉宾们参观了印刷文化教育基地和车间,通过现场观看和互动体验,感受到了印刷文化的文明印记和演变魅力。
延伸
走进星光印刷文化教育基地
走进星光印刷文化教育基地,宋·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卷十八一席采用阴刻技术的汉字宛如穿越时空,一笔一画一字一意栩栩而生,开始了历史与现代的对话,娓娓印刷文化的故事,演绎印刷文化的魅力,擘画印刷文化的未来。
1970年,星光集团从一部二手活版印刷机开启了印刷事业,秉承“八不印”宗旨和“诚、爱、勤、敏”企业文化理念,全力维护国家安全,保护自然环境,积极服务社会。经过多年的奋斗和拼搏,星光集团逐渐成为如今业务范围覆盖全球多个国家的跨国集团公司,成为一家业务多元化并在香港主板上市的国际企业。
斑驳的老刊物依旧熠熠生辉,诉说着峥嵘岁月。粤北特有的红色基因,激励着韶关人以坚韧之心怀揣希冀、自信、欣慰地生活在这三江六岸的山城里,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研墨、刷墨、覆纸、拓印、起纸……一册册印刷品带着特殊的魅力和使命,走过了文明奠基的商周时代,走过了金戈铁马的春秋战国,见证了秦汉隋唐的天下一统,历经宋元明清的锦绣繁荣,饱经抗战时期的烽火沧桑,怀抱着古人智慧走进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崭新的伟大时代。“星光印刷文化教育基地致力于以印刷文化为起点,追寻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脉络和文化自信基石,打造传统文化与社会融合的独特人文场域,成为韶关印刷文化历史体验城市新名片。”林光如先生希望透过印刷文化一系列展览与教育研学活动,以弘扬中华文化为己任,为社会公益奉献一份心力。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刘音伦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