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台山市委托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随机抽检川岛、广海、海宴、汶村一带的生蚝,结果已出,合格!
台山蚝上市旺季已到!台山持续强化“台山蚝”食品安全监管。我市食品安全相关部门严抓随机抽检,加大执法力度,确保市场上的台山蚝不仅美味,更让广大群众吃得安心,全面筑牢台山蚝食品安全防线。
人民日报客户端、中国食品报网
推介台山生蚝
台山蚝名声在外
是获评“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的水产品
当下秋风起
又到了吃蚝最佳时节
下面跟着阿布一起去
了解一下台山蚝
“台山蚝”主要产地范围在广东省江门市台山市所辖深井镇、汶村镇、北陡镇、海宴镇、川岛镇、广海镇、都斛镇、赤溪镇,养殖面积约8.8万亩,年产量约12万吨,年产量约占广东省的10.2%、占全国的2%。台山市海域面积约2717平方公里,海(岛)岸线长697公里,有广海湾和镇海湾两大海湾,大小海岛(礁)349个,有可供水产养殖的浅海21万公顷,沿岸滩涂(潮间带)1.3万公顷,多样的海域环境为各类水生生物提供了适宜的繁殖生长环境,是鱼类、甲壳类、软体类、浮游生物等栖息、繁殖和培育的天然场所。
“台山蚝”主要养殖区位于镇海湾、广海湾西部和黄茅海海域,三个海域均为天然港湾,位于咸淡水交汇且交换量大的河口浅海水域,海面辽阔、潮汐规律、海流通畅,无赤潮,远离城市而污染少。台山海域环境历来适合蚝的自然繁育和生长,海底深藏着鹅卵石、石排、暗礁石排等(蚝善于在石块、石头、石面上纳苗),这为蚝的种群繁衍和扩增提供了绝佳条件,形成了丰富的野生蚝种群,海域内硅藻丰富,与有机碎屑等为“台山蚝”提供了充足的饵料。
“台山蚝”的主要品种为近江牡蛎,台山蚝苗均采自台山海域的天然苗,不仅提供给本地养殖户养殖而且还大量供应外地,台山是全国最大的近江牡蛎苗种供应基地之一。为推动标准化生产,我市制定有《台山蚝(近江牡蛎)养殖技术规范》,标准规定了“台山蚝”的天然采苗、中培育苗、养成育肥、养殖环境等要求,每年通过养殖技术培训班,提高农户标准化养殖水平,保障“台山蚝”产品质量。“台山蚝”从纳苗到养成采用天然增殖的模式,不使用任何药物,产品每年接受国家、省、市、县等各项风险监测和监督抽查,保障产品质量安全。此外,还逐步尝试通过净化加工的方式,得到品质上乘的“台山蚝”。
生长于咸淡水交汇海域的“台山蚝”具有“一大、二肥、三白、四嫩、五脆”的特征。“一大”指蚝壳凸起显著、个体大,最大个体可达40cm以上,普遍上市规格15 cm;“二肥”指蚝体肥满、出肉率高(16.5%±3.9%);“三白”指蚝肉色泽光洁、呈乳白,煮熟后仍饱满白净;“四嫩”指蚝肉嫩滑爽口、味道鲜甜、无渣;“五脆”指蚝肉脆口、富有弹性。台山蚝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各类氨基酸和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台山蚝”是各级展示展销会的常客,经常作为台山市特色农产品参加江门市农博会、广东省农博会等大型推介展示活动。“台山蚝”的主要产地汶村镇经常举办关于台山蚝的美食旅游文化活动,2015、2018年分别举办两届汶村金蚝美食旅游文化节,现场推介销售蚝干、蚝油、鲜蚝等相关美食,举办“金蚝王”评选活动,选出养殖重量最大的金蚝,通过爱心竞拍的方式售出,售出款项全部捐赠给汶村镇的困难家庭,在金蚝节上,还举办开蚝比赛、侨乡巧厨娘金蚝美食创作大赛等活动。2020年,台山市蚝业协会举办台山蚝文化美食节,以“旅游+美食”为主题,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与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两大“国字号”品牌相结合,促进生产基地与旅游景区、酒店合作,打造“台山蚝定点销售基地”“台山蚝文化美食定点烹饪基地”,绘就一幅台山蚝产业旅游文化美食之旅的路线图,促进“美食+美景”融合发展。2020年,我市举办“香飘万家知味台山”粤菜师傅连五洲主题活动,以厨艺比赛、台山名菜展示、现场云直播、设置特色农产区和美食体验区等方式,推介“台山蚝”等本地优质食材。2020年,“台山蚝”被评为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台山市生蚝产业园被认定为江门市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同年,“台山蚝”获评为广东省名特优新农产品。2021年,“台山蚝”获评为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023年,“台山蚝”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