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发现“会动的树叶”,竟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近日,一段网络热传视频中,有人在广州的公园里发现了“一片会动的树叶”,用棍子戳了几下后“树叶”居然伸出几条腿来爬走了。这只将树叶模仿得惟妙惟肖的昆虫引发热议,让网友直呼“把我CPU干废了”。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王永杰表示,视频中的昆虫为叶䗛,在我国已知分布有10种,均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广东还没有野生叶䗛的正式记录,如果视频中的叶䗛是野生的,那是十分罕见的发现。
不排除是人为放生
南方+:视频中像树叶一样的是什么昆虫?
王永杰:视频中的昆虫为叶䗛,隶属于䗛目下叶䗛科内叶䗛属,具体种类无法确定,是比较罕见的昆虫。
叶䗛主要分布于热带湿润的环境,世界已知在非洲、亚洲南部以及大洋洲等地分布。目前,我国只有叶䗛属有记录,已知10种,主要分布于西藏、云南、贵州、广西、江西、福建、海南等地。
南方+:广州从化此前有过发现叶䗛的记录吗?
王永杰:目前广东省还没有发现野生叶䗛的记录,据其生境推测在广东粤西热带林区有分布,有网友曾发布过广东分布信息,但具体信息暂无法考证。
视频据称是在广州从化的石门国家森林公园拍摄的。在从化发现叶䗛十分罕见,可能与近年来广东省重视环境保护、大力推动生物多样性保护有关。
但要注意的一点是,叶䗛属于非常有观赏价值的昆虫,有人将其作为宠物饲养,视频中的叶䗛不排除是人为放生的。
南方+:为什么叶䗛要模仿树叶?
王永杰:这种行为叫做拟态。拟态是生物通过模仿环境或环境内其他生物从而达到隐藏自身的行为,是一种重要的生存策略,在动物和植物里广泛存在。
叶䗛就是拟态树叶的一类昆虫,其虫体扁平、足和腹部呈非常明显叶状扩展,整个虫体的颜色及翅脉结构与植物叶片极为相似,如果其生活在植物上很难被发现。
昆虫拟态叶片的行为起源较早,在我国东北侏罗纪时期的化石中曾发现一系列重要的拟态昆虫,其中䗛目最古老的拟态证据也是来自这个时期,时间约为1.65亿年。
南方+:所有叶䗛都长得像树叶吗?
王永杰:对,而䗛目也称竹节虫目,顾名思义,在这个目中除了长得像树叶的叶䗛,还有一大类长得像树枝或者竹节的,叫做竹节虫。
竹节虫比叶䗛常见得多,在公园或野外大家可以仔细观察,看看是否能找到“行走的树枝”。
图片来源网络
在广东还可能看到这些保护动物
南方+:还有哪些昆虫有拟态行为?
王永杰:昆虫的拟态非常多样化,如模仿花朵的兰花螳螂、模拟蜜蜂的食蚜蝇、模拟螳螂的螳蛉等。
南方+:在广东我们能看到哪些拟态的昆虫?
王永杰:拟叶昆虫——在鳞翅目昆虫中比较常见,如枯叶蛾(广东已知约50种);直翅目昆虫中的拟叶螽(广东已知10余种)也是比较常见的拟叶昆虫。
拟枝昆虫——除叶䗛外的䗛目昆虫几乎都是模拟树枝;部分螳螂具有杆状虫体也可以模拟树枝;鳞翅目中有些尺蛾类的幼虫静止时将虫体伸展,也可以与树枝惟妙惟肖。
除了模拟树叶树枝,还有一些昆虫能模拟其他昆虫。
拟蜂昆虫——蜂类昆虫腹部末端具有蛰针,具有一定攻击性,很多昆虫都可以模拟蜂类昆虫,如食蚜蝇,属于双翅目中的蝇类昆虫,其外形与蜜蜂极为相似,而且也与蜜蜂相似具有访花行为,其主要识别特征是前翅正常、后翅特化成平衡棒,而蜜蜂两对翅正常。
拟蚁昆虫——蚂蚁属于社会性昆虫,具有非常强的捕食能力和适应能力,如红火蚁是我国重要入侵昆虫,其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破坏,而蚂蚁属于“最不好惹”的昆虫。很多蜘蛛和昆虫的幼虫都有拟态蚂蚁的行为,从而降低被其他天敌昆虫捕食的可能性。
南方+:是不是所有叶䗛都是保护动物?
王永杰:目前,我国叶䗛科记录为10种,均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在野外不能随意捕捉,见到后应将其放归自然。
南方+:广东还有哪些容易接触到的保护动物?
王永杰:目前,国家最新修订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于2021年1月正式公布,包括野生动物980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234种和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746种。
在日常生活中能接触的野生保护动物相对较少,鸟类中能够比较常遇到保护动物,如常见的麻雀,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不能轻易捕捉;日常见到受伤的鸟类,不要轻易处理,建议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处置,避免误会纠纷。
虽然节肢动物和昆虫种类数量丰富,但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仅有79种;在昆虫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三种:中华蛩蠊、陈氏西蛩蠊和金斑喙凤蝶,其中金斑喙凤蝶在广东就有分布;在《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广东省分布国家二级保护昆虫有裳凤蝶、金裳凤蝶、黑紫蛱蝶、阳彩臂金龟等。
这些保护性物种一般都在相对原始的环境中生活,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中发现了金裳凤蝶,随着城市治理和环境生态的恢复,保护性物种获得了更大的生存空间。
广东省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和海珠湿地科研人员前几年在海珠湿地发现了两个鞘翅目新物种,在城市里面发现新种是十分罕见的,这也表明广东潜在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而随着生物多样性调查的深入,以及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期待更多的保护性物种和特有物种能够被发现。
南方+记者 钟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