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新一轮人才计划“新”在哪?带你读懂五大变化

南方+ 记者

近日,汕尾发布新一轮人才计划——《汕尾市“善美英才”计划》,这也意味着《汕尾市红海扬帆人才计划》“功成身退”。

“接棒前行”的“善美英才”计划将原本“红海扬帆人才”计划的18项措施优化成30项措施。具体有何新变化?南方+记者带您一探究竟。

变化1:引才需求更明确

新一轮人才计划提升了引才精准度,紧扣产业发展、有针对性地引进一批“汕尾所需”产业人才,突出重点领域,优化人才队伍。

产业人才主要涵盖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工程师人才、高技能人才、优秀毕业生等四类人才。科技创新人才(团队)最高给予5000万元专项工作研发经费、100万元人才房票、每年30万元生活补贴。工程师人才采用“企业举荐+个人自荐”结合的方式,对新申报成功中级、高级职称,获得国家、省级荣誉或奖励的工程师给予一定的奖励。高技能人才参加国家级、省级相关部门组织的技能大赛并获奖的给予一定的奖励。同时,汕尾还将围绕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电子信息制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大石化新材料、新能源、大美丽产业、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领域需要,吸引一批“双一流”高校大学生到该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见习实习,用人单位视情给予食宿交通生活补助。

聚焦社会民生,新一轮人才计划优化了医疗卫生人才、教师人才、党政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和社工专业人才等五大人才队伍。对在职医疗卫生人才申报各级科技进步奖和科研立项课题成功的给予一定奖励;对在职教师、医护人员取得相应学历提升和职称考试(评定)的个人给予最高2万元奖励;畅通干部人才流转渠道,动态从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中,择优选拔补充到公务员队伍;制定出台农村职业经理人专项计划,对有效提升村级集体资产运营管理能力,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乡村CEO予以资金扶持和奖励;对考取高级社会工作师、社会工作师、助理社会工作师的人员给予一定补贴奖励。

变化2:考核机制更完善

新一轮人才计划紧扣专业人才急需紧缺,健全人才考核激励机制,加大对人才的考核力度,构建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级党委人才办和用人单位的人才工作三级评估体系,定期对人才开展绩效考核。每年度绩效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降低、取消下一年度相关待遇;连续两个年度考核结果合格以下的,取消其高层次人才认定资格,收回专属人才标识。

变化3:柔性引才更普遍

新一轮人才计划针对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理念,重点引进名医、名师、工程师、科学家来汕尾开展技术教学、人才培养、项目攻坚等兼职服务活动。对特殊需求的人才将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商定引才条件。

变化4:平台扶持更聚焦

新一轮人才计划构建起五大人才平台,包括创新创业平台、人才驿站平台、院校育才平台、研学培养平台和招才引才平台,予以资金扶持和更多政策倾斜,进一步加大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载体建设,认定成功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同时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加大市场化引才力度,给予用人单位最高200万元补贴。

变化5:人才服务更优质

新一轮人才计划提供五项优质服务保障,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具体包括给予“人才码”,实现创新创业、文体休闲、交通出行、签证落户等“一码畅通”的省心服务,提供人才公寓、人才房票和人才购房凭证的安心服务,解决人才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需求的暖心服务,为人才干事创业搭建创投机构与人才创新项目对接平台、设立人才创新创业基金的悦心服务,以及定期举办交友联谊、人才沙龙、人才读书会、圆桌论坛和科创人才项目路演等活动的舒心服务。

南方+记者 陈欣欣

通讯员 汕组宣

编辑 何雪峰 张志超
校对 杨远云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