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名高新区:以抓铁有痕的实践全方位楔入“百千万工程”

南方+

11月9日,茂名高新区召开传达学习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精神会议。会议同时传达学习茂名市委常委会会议贯彻落实要求,并听取茂名高新区推进“百千万工程”进展情况汇报,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百千万工程”是广东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今年是实施“百千万工程”开局之年,广东各地加快统筹县镇村资源力量,着力把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乘着省现场会精神在全市如火如荼贯彻落实的东风,高新区立足茂名赋予“建设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科创新城”的发展定位,正全方位楔入“百千万工程”,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决心,坚持区镇村一体,点线面结合,久久为功,全面加快城乡融合步伐,推动区镇村进一步强起来、富起来、旺起来,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迈进。

航拍茂名高新区工业园区。 丘立贺 摄

航拍茂名高新区工业园区。 丘立贺 摄

迸发产业多元化新气象

蓬勃“高新”发展动力

坚定把“制造业当家”贯穿“百千万工程”全过程。

茂名高新区作为茂名市重要经济功能区,区内不仅有茂名石化、新华粤、众和化塑等石化头部企业,还集聚了德国巴斯夫、法国液化空气、日本阪田油墨德纳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已形成了涵盖“乙烯裂解—有机化工原料—石化下游产品”的石化产业全链条产业格局。

如何壮大特色产业发展,以产业兴旺壮大区域经济?

高新区锚定传统石油化工向新能源化工转型升级契机,奋力打造科技创新这个“动力源”,把科技创新作为核心竞争力,推动科技资源、高教资源、高新企业资源等创新要素向高新区加快集聚。

今年以来,围绕基础产业与区位优势,茂名高新区主要领导率队奔赴国内外开展经贸交流等工作,开展“链式”精准招商,逐渐勾勒出了“高新”产业发展脉络。

积极拥抱国家双碳战略,打造动力电池四大材料和储能产业链。着眼于当前动力电池产业的蓬勃发展,以区内动力电池原材料优势作为“磁石”,茂名高新区正积极推动一批动力电池项目进驻区内化工园区。

10月31日,总投资近12亿元的东科(广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锂电池电解液溶剂项目已建设开工,率先迈出高新区产业转型升级第一步。此外,广东粤桥20万吨磷酸铁锂、华粤华隆乙烯焦油综合利用联产负极包覆材料项目等一系列动力电池材料项目也正加速启动中。

构建钛锆新材料产业集群,聚焦推进“华南钛谷”项目,致力打造全国唯一一个从原材料到钛下游产业的钛全产业链。

位于高新区的广东粤桥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下称“粤桥”)是一家专业生产加工钛锆矿料的企业,具有年处理钛毛矿30万吨的加工能力,被评为国内钛系行业 2022 年度综合实力十强企业。立足优势上游企业,高新区着力培育钛锆产业集群,打造“华南钛谷”项目。据悉,该项目总投资约186亿元,分两阶段建设,第一阶段总投资约139.5亿元,占地约1421亩,达产后产值250多亿元。

今年,高新区主动对接新希望化工及下属华融化学公司,推动氢氧化钾产业园的建设,将利用项目副产氯气和盐酸解决“华南钛谷”项目氯气需求,打造全国唯一一个从原材料到钛下游产业的钛全产业链。

与此同时,为推动区内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形成与推进“华南钛谷”项目,高新区同时加快了环氧产业链的强链补链,致力打造环氧全产业链集群基地。华锦达环保表面活性剂项目、龙汇5万吨/年醇醚技术改造项目、龙派10万吨/年特种醇胺项目、金合成4万吨/年聚醚和醇醚装置项目等环氧乙烷产业链项目正有序推进中。

推进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致力打造华南地区最大的集成电路板生产基地。下一步,高新区还将聚力引进珠海明宏集成电路及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未来可与动力电池材料产业结合,打造新能源汽车产业上游优势集群。

今年,高新区明确加快规划建设“3+2”产业园,打造“1511”现代化产业体系。如今,高新区内的产业园区、企业车间、项目工地处处都是“干劲”,产业发展壮大的脉搏越跳越有力。

产城镇村携手并进

发展成果惠及万千百姓

共同富裕路上“城”与“乡”一个都不能少。

茂名高新区位于茂名市中心城区与水东湾城区中间节点,下辖七迳镇,17个村委、3个居委,150条自然村,户籍人口8.6万人,常住人口约6.2万人。

“百千万工程”具体到茂名高新区来说,就是1个七迳镇、20个村(社区)都要发展,把“百千万工程”作为进一步释放“区镇村”发展潜能的重要突破口。

立足于资源禀赋,高新区提出要运用好已建成的8000亩高标准农田,吸引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土地流转、生产经营。同时,坚持融入茂名市“五棵树一条鱼一桌菜”农业现代化产业链布局,支持海亿食品等企业发展罗非鱼切片为代表的预制菜加工产业,以“公司+农户”机制撬动全区农业产能活力。

响应茂名“百会帮百镇”的号召,高新区还大力推进“村企共建”,盘活利用闲散土地资源,吸引企业入驻,大力推进农民增效、美丽农村,乡村振兴建设项目立足于“百千万工程”发展方向,切实做到惠民惠农。

目前,高新区已推动园区80家企业结对帮扶20个村、社区,投入扶持资金600多万元,带动一批精品旅游乡村、村民入企就业、预订药材种植等致富项目。

七迳镇张屋村内百香果种植园。苏斯铭 摄

七迳镇张屋村内百香果种植园。苏斯铭 摄

而在镇一级,为推动城乡融合发展,让群众在乡镇生活感受到城市品质。今年高新区在潘茂名纪念公园布局了七迳庙街项目。

该项目通过外立面改造、内部空间重塑、周边环境美化等措施,将原有废弃厂房、荒地、户外物料堆放场打造成集文化、餐饮、休闲、娱乐等于一体的特色商业街区,为当地群众和园区产业工人提供了休闲、娱乐、消费的场所。目前,该项目已进入店铺招商阶段。

茂名高新区石油化工总部经济园区临街商铺建设即将完工。苏斯铭 摄

茂名高新区石油化工总部经济园区临街商铺建设即将完工。苏斯铭 摄

建设“百千万工程”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茂名高新区大抓人居环境,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完善配套服务设施不断提升区域功能品质 ,着力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打造宜居宜业的科创新城。

——聚焦教育品质提升,教育设施逐步完善。整合优化全区教育资源,建强高新中学,逐步分批有序对“麻雀学校”进行撤并整合建设区域性小学,持续做大做强高新教育事业。

今年,已安排3450万元用于高新中学扩建工作,建设一栋综合楼(7层)和一栋学生宿舍楼(12层),使学生享受到更好的教育资源,创造了恢复高中招生后2023年首届高考的“开门红”,专科上线率达100%。全区现有13家民办幼儿园,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增至343个,目前正谋划筹建增加两家公办幼儿园,进一步提升全区学前教育综合水平。

高新中学俯瞰图。朱伯棠供图

高新中学俯瞰图。朱伯棠供图

——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七迳卫生院新住院综合楼投入使用,其米粮分院新建设一栋门诊综合楼。该院与茂名市中医院、电白区妇幼保健院等医院共建医联体,实行上下联动、双向转诊,方便群众就医。引进高层次人才,近期把该院建设成为二甲医院。规范化建设村卫生站17间并投用,卫生院对村卫生站进行紧密型管理,由卫生院统一招聘和派出医务人员到各卫生站,实现病人首诊在基层,逐级转诊。建设有特色的“中医馆”,引进中医理疗设备,并带动村卫生站开展中医药服务,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城镇及工业园区生活污水处理能力有效增强。高新区采用居民污水纳入园区污水处理厂的方法,解决农村黑灰污水直排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农村人居环境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同时,纳厂模式减少了一体化设施建设投入,后续运行维护成本低,极大减轻了镇村维护成本。截至目前,已有38条自然村采用纳厂模式。

——基层政务服务能力不断提质增效。全镇20个行政村(居)党群服务中心已投放了“粤智助”政府服务自助机和一网通办平台村级办事,推动实现群众“就近办、自助办、一次办”。目前“粤智助”村级可办理163项业务,累计服务群众超过2.2万人,业务量超过3.23万笔。共梳理24项“办事不出村”事项,村级政务服务好评率为100%。

——村级公共文化服务持续优化。全镇20个村(社区)实现文化站、文体广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全覆盖。全镇建有镇村图书分馆4个,篮球场97个,体育配套公园6个,老人活动中心7个,健身器材场地29处,健身路径6条。

【撰文】苏斯铭 通讯员 李烁 张文雨


编辑 邹祥亮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