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交天下》首度走出广东,让更多人了解广州

南方+ 记者

11月9日,广东原创音乐剧《广交天下》受邀参加在厦门举办的第二届全国优秀音乐剧的展演,走进厦门嘉庚剧院,为福建厦门的观众带来一场富有浓浓广东味的演出,将66年广交会的发展历程和精神带到更多观众面前。

该剧为广东省文艺精品(文艺人才)专项扶持资金项目,由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珠江电影集团出品,珠影乐团、珠影广州歌剧院、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作为演出单位。

该剧此前仅在广州演出过,厦门是《广交天下》走出广东的第一步。编剧兼总导演闫兵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因为在这里只有两天的演出时间,他们希望把最好的艺术品呈现出来。

复刻广州风情,体验广府文化

“广交会,向未来,新老朋友八方来,要让世界更精彩,广交天下都是爱!”伴随一首大合唱《广交天下都是爱》,大幕徐徐开启。

音乐剧《广交天下》讲述了两代人的真情故事。从1957年首届广交会到2023年广交会,人物命运与广交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变迁紧密结合,主人公的人生轨迹成了广东发展变化的缩影。

在福建讲述广东故事,《广交天下》又会给现场观众带来怎样的感受呢?当晚走进剧场的曾女士告诉记者,她在剧中看到了浓浓的广东人情味,也看到了广州当地的风土人情,而剧里人物的情感故事更是令她感动。“剧后面,当主人公坐在轮椅上,一束光打在她身上时,我就有点忍不住了。”曾女士说。

舞台上响起了地道的广东小调《卖杂货》,从骑楼上又飘来悠扬的粤剧唱段《花田错会》,炒粉、炒田螺、鸡公榄沿街叫卖。一个充满生活气息的广州被复制到了舞台上。

“广州人对广交会是很熟悉的,但外地的观众可能并不了解广州是怎样的。”闫兵希望通过这部剧,可以让外地的观众也能了解广州,了解广交会。有意思的是,广州有骑楼,厦门也有骑楼;广州和厦门都是沿海城市,都有相当长的开放历史,是对外的窗口,这也是厦门观众对这部剧最有共鸣的部分。

闫兵认为,除了城市特性上的相通,发生在剧的中法爱情故事也是可能让大家产生共鸣的,这些相通的部分会让大家对这部剧产生兴趣,从而喜欢上。

曾女士认为,这部剧的感情线从年轻走到年老,故事令人动容。无论身处哪个城市,爱情是大多数人的共通话题,好的爱情故事可以感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

竭尽所能,共同奉献一场艺术佳作

为了这场在厦门的展示,《广交天下》的团队提前两天到达厦门做准备。“我们7日就到了这边工作,一直到8日的晚上。然后我们的乐团和合唱团群演们昨天下午5点下了火车就到了这,一直练到今天凌晨1点。”闫兵介绍,团队的小伙伴一直在做着准备,要把这场剧以最好的面貌呈现出来。

《广交天下》在厦门将连续演出两日,作为剧中主人公伊莎贝拉的主演潘琪对演出充满信心:“这部剧所要传达的广交会精神不仅是广东的,还是世界的,无论走到全国哪里,接受度应该都会非常高。

剧中一段跨越时空的中法爱情故事,带观众回顾广交会66年发展变迁历程。音乐剧巧妙融入香云纱、粤剧等岭南文化元素,娓娓道出广州的开放包容与城市温度。

第一次看音乐剧的苏同学则给《广交天下》打出了满分十分。“我是无意在公众号上看到宣传,所以就想尝试一下看音乐剧。”苏同学是在厦门读大学,此前从未现场观看过音乐剧。他说,作为第一次尝试,这次观演绝对值了。“我很喜欢这部剧的音乐,像结局这首音乐特别欢快,我就喜欢这种欢快的音乐。”

剧中男主人公乔诚为伊莎贝拉讲起粤剧折子戏《花田错会》的故事。剧中不仅有粤剧、粤曲、广东小调,还综合了布鲁斯、百老汇、RAP等不同风格的音乐,用多元的音乐去表现当下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音乐上的包容与广东人本身的气质也不谋而合。

《广交天下》在今年4月首演后,8月又进行了复排并重新上演。复排后的剧更具广东味,在剧情细节上进行了更加细致的设计和调整。

“这部剧最大的意义,在于真实地把广州搬上舞台,通过巡演向全国观众展现新老广州的烟火气。”《广交天下》总制作人、珠影乐团团长宋雪莱接受采访时曾说,“一个青春、阳光、开放、包容的广州一定充满吸引力。”

从首演到现在,不过半年多的时间,《广交天下》就迈出了家门。“其实我们这支队伍未来还可能去北京、上海,到更大的舞台上去,带去广州的形象,带去广交会的形象。”闫兵说。

闫兵在解读广交两个字时说,广交可以是广州交朋友,也可以是广交会,也可以是广泛交朋友,“广交天下往大里想,不一定是广交会的故事,而会是一个更大的故事。

【采写】南方+记者 王芳 发自厦门

编辑 钟烜新 何雪峰
校对 居伟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