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中山市三乡镇雍陌村,石板街上的热度仍未褪去。11月的首个周末,一场在郑观应故居原址上演的沉浸式戏剧,将时间拉回到一百多年前的秀峯家塾,再现了这位爱国维新思想家振兴中华的殷殷热血。百年后的雍陌村,已经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村”,历史展览、演出、夜市及民宿一应俱全,吸引着各地慕名而来的游客。
古今元素交叠的多层次魅力,让罗三妹山下的这一文旅名镇再获一张省级“名片”:在11月6日召开的全省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上,三乡镇和雍陌村分别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和典型村。
从全省1600余个乡镇(街道)中脱颖而出,三乡镇蕴藏着怎样的高质量发展“密码”?镇域内的村居是如何修炼好乡村振兴的“内功”?
11月首个周末,塘敢村迎来200多名小学生及其家长下田种萝卜。
12.5公里:“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串起三乡品牌
又要到塘敢萝卜上市的季节,与雍陌村一路之隔的塘敢村最近种下了一批萝卜。繁忙的田间不只有村民的身影,还有专程来体验种萝卜的游客。上个周末,村里迎接了200多名小学生及其家长下田种萝卜,这周末还将再迎来200多名。
“因为项目刚刚完工还没验收,暂时招待不了太多游客。”中山市塘敢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经理郑海荣所提的项目,是村子今年新建的农业观光旅游项目,对农田周边的路面、路灯、绿化等配套进行全面升级。等到萝卜上市,游客们还能体验拔萝卜。往年,塘敢萝卜还没出塘敢村,就已被游客全部买下。
不只是塘敢萝卜,三乡镇还拥有历史名人郑观应、岭南美食三乡濑粉、全国首家中外合办酒店——中山温泉宾馆、全国首个高尔夫球场——中山温泉高尔夫球会等一批“出圈”品牌。厚实的“家底”,得益于三乡镇近年来整合乡村资源,将乡村特色文化、乡土风貌转化为“美丽经济”,以推动全镇农文旅资源融合。
作为国家级文旅融合试点,在餐饮、村居、酒店等“小品牌”的基础上,三乡镇正在打造辐射面更广的“大品牌”,“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便是其中的一大亮点IP。从五桂山桂南村发出,“香山古韵”乡村振兴示范带将三乡镇雍陌、塘敢村等村居串珠成链,打通了五桂山与三乡镇的连接,在镇内形成一条12.5公里的乡村慢行休闲路线,将五桂山与三乡的美丽乡村建设连点成线。
11月4日,爱国主义教育沉浸式戏剧《郑家夜宴之秀峯家塾》在三乡镇雍陌村首演。
石岐鸽,三乡产:扎根村镇的多元产业生态
今年前三季度,三乡镇GDP同比增长5.5%,增速跑赢全市、全省、全国平均水平。能够入选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镇,三乡镇的底层逻辑是让各类产业在村镇充分扎根。
最近,位于三乡镇白石村的中山市石岐鸽精品产业园宣布建成投产,预计可实现1亿元综合产值,带动约200户农户饲养10万对种鸽。项目内容包括石岐鸽场鸽舍的自动化升级,石岐鸽育种和扩繁、石岐鸽示范鸽舍及培训中心建设、石岐鸽餐饮文化及体验推广、石岐鸽预制菜加工研发及销售渠道、石岐鸽文化品牌宣传等。
一只石岐乳鸽能够在三乡镇拥有一套全产业链条,直接带动了产业园所在的白石村的人气,为村居创造了更多就业,丰富了当地的产业生态和文旅路线——这是三乡镇作为国家级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的最新成果之一。当地以雍陌、塘敢、西山三村作为建设试验区,重点工作便包括了建立乡村产业发展机制,探索乡村振兴发展改革路径。
同样在白石村,村内正在推动两百多亩旧厂房的“焕新”,取而代之的,是先进装备制造产业园和美妆产业园。
作为国家级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三乡镇把试点建设与中山全市推进的低效工业园改造升级(下称“工改”)相结合,拓展、重塑、集聚产业用地,为产业转型升级、重点项目落地提供用地保障。截至目前,三乡镇通过“工改”整备土地面积达1344亩,中山半导体产业园可马上提供招商的用地达1235亩。
【编者按】
当下,中山正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推进强镇兴村“1388”行动。近日,广东省“百千万工程”首批典型县镇村名单公布,中山市小榄镇、古镇镇、三乡镇3镇入选典型镇,南朗街道崖口村、五桂山街道桂南村等15个村入选典型村。独具中山特色的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路径,能为全省提供哪些参考?南方+中山频道开设“百千万·新示范”栏目,带你走进中山镇村一线,找寻“百千万工程”典型背后的密码。
南方+记者 陈少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