蕴含中国文化元素的都市悬疑故事!小说《致命浪漫》出版

南方+ 记者

日前,由深圳出版社、深圳书城宝安城主办的深圳作家潭影长篇都市悬疑小说《致命浪漫》图书研讨会活动,在深圳市宝安文化馆举行。参会专家对该长篇小说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致命浪漫》是深圳长篇类型小说的一个新收获,通过这部小说,可以看到深圳的文学新力量。

该书是深圳市作家协会2022年度专项资金扶持的作品,是全力打造“文学深军、深圳学派”的成果。活动除了作品研讨,还安排了作者签名赠书、交流等环节。

《致命浪漫》

《致命浪漫》是一部都市文艺悬疑小说。小说以两位为人妻母的中年女性的非正常死亡而展开情节,并在其中融进了旧体诗词、茶道等多种中国文化元素,还采用剧中剧、戏中戏的方式加强悬念、推动剧情。作者将人性、爱情、友情、复仇、成长等主题置于一个又一个谜团中,人物之间的爱恨情仇在环环相扣的叙述中快速展开。随着谜团的不断解开,人物也愈加丰满,情感更加充沛。

有评论家认为,《致命浪漫》不仅是推理小说,更是女性小说。潭影如何塑造两代母女的形象?南方+记者对她进行了专访。

南方+:潭影老师,您被触动写这部小说的原因是什么?

潭影:我在2019年2月冒出了故事念头,2019年11月提笔写正文,五易其稿,2023年11月完成最后一稿,其后又做了几次小修改。今年4月份交给深圳出版社之后,进行了第六次校订。

小说的创作起源,源于自己的愿望——一直想写蕴含中国文化元素的都市悬疑故事。大多数有文化底蕴的悬疑故事都将背景设置在古代,但我喜欢写城市文学,喜欢深圳,我希望将小说的故事背景都设置在深圳。即使只是套用熟悉的地名,也会让我产生创作的冲动和乐趣。

我喜欢看推理小说,那段时间嵌套故事看得比较多,由此产生了写剧中剧小说的念头,两个故事互相交织、影响,以诗词和茶作为解谜线索。

南方+:推理小说创作难度大,您在写作过程中碰到哪些难点,有哪些体会?

潭影:小说创作历时三四年,有很多乐趣,也有不少难点。比如如何设谜解谜、如何讲故事,如何设置结构、采用什么叙事方式等。

我采用了双线叙事的结构以及多视角叙事方法,将故事浓缩在八天。这里需要大量的插叙、闪回,来交代背景和人物之间的互动。何时、由何人、给读者释放何种信息,都很有讲究。作者需要对每个人物的背景和这八天里每天的行动十分清楚,才能埋下各种暗线。最开始设置的时间不是八天,而是半个月,后来才逐渐缩短。新颖奇崛而又严谨有度的结构,是我孜孜以求且乐此不疲的,其间也花了大量功夫。

以情节为主的推理小说,人物塑造是难点。开始时满脑子想的都是情节,对人物没有想深想透。编织完情节发现,人物有些行为是飘忽的。具体到小说的人物,以下几点比较难把握。男主高行知的性格特点、男主和女主凌钰的关系、女主对男主的心态。经过多次思考与试错,才形成了目前相对成熟合理的呈现方式。

创作长篇小说的一个深切体会是不能着急,慢工出细活。遇到创作瓶颈时,放一放,不断阅读和观察生活。灵感有时会突然而至,但一定离不开作者长期的积累和思索。小说里的文字和场景描述,我也非常重视,对于重要场景的叙写,反复琢磨和打磨。

南方+:您写这部书是想告诉人们什么?

潭影:小说完成后,其实就不是作者的了,如何解读,是读者的权利。一部长篇小说涵盖的内容非常之广,它是作者情感、经验和思想的提炼和升华,读者可以细细品味。

我的生活和思想的变化,与我笔下人物的生活和思想的变化,互相浸染和印证。我为小说中的人物找到了出路,现实生活中的我,也同样经历了从失意迷惘到处静守中、坚持写作理想的过程。

“莫道弦歌愁远谪,青山明月不曾空”,一曲七绝贯穿始终,个中深意,读者自会体会。

南方+:您最喜欢书中哪个人物?

潭影:小说中的人物我都喜欢。只有对人物倾注深情和体恤,才能写出他们的复杂和鲜活。一部完成的小说就像一个被封存的巨型空间。只有当读者开启阅读的金钥匙,人物才能复活。他们生龙活虎地跳到读者面前,上演一幕幕爱恨纠缠、生离死别的戏码。这是作者虚构的江湖,经由读者的阅读,变成了真实的世界。

【撰文】南方+见习记者 戴雪晴

【图片】受访者提供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