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装箱、旅客吞吐量双增长,江门前三季度水上交通形势良好

南方+ 记者

11月9日,江门海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辖区前三季度水上交通安全情况,并就西江下游新成沙航段船舶分道通航、船舶防台、超限船舶交通组织服务创新、防范船碰桥等工作情况答记者问。

江门海事局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辖区前三季度水上交通安全情况。 受访者供图

前三季度,江门海事局全力做好水上交通安全监管工作,确保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持续稳定,为江门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水上交通安全形势总体平稳。前三季度,江门辖区货物吞吐量18883万吨;其中危险货物吞吐量1486.1万吨(同比增长4.1%);集装箱吞吐量173.2万TEU(同比增长18.4%);进出港船舶艘次274916艘次,其中涉客船舶54778艘次;旅客吞吐量479.5万人次(同比增7.5%)。纳入统计范围的一般等级事故1宗。

前三季度,江门市海上搜救中心值班室共接到各类报警54宗,处置险情13宗,遇险船舶16艘,成功救助69人,搜救成功率98.57%,高于全国水平。

此外,江门海事局大力开展水上交通安全重大事故隐患排查整治和重大风险防范化解2023专项行动,排查水上交通安全重大事故隐患11项,行政处罚11宗,全部闭环整改完毕;全面开展运输船舶违法违规信息跨区域跨部门通报专项治理行动,及时通报违法违规信息。江门海事局走进企业开展专项行动宣讲活动、帮扶指导重点航运企业21家,最大限度遏制了各类事故发生,全力确保了辖区水上交通安全形势稳定。

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保障稳妥牢靠,及时跟进服务保障重点水工工程。前三季度,江门海事局持续跟进崖门出海航道二期、黄茅海大桥、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西江特大桥等重大涉水项目的水上交通安全保障。特别是今年中江高速改扩建工程西江特大桥施工需要改变通航桥孔,挂篮施工降低通航高度,严重影响西江通航,我局通过详细调研制订稳妥保障方案,有效组织船舶安全通过施工水域50684艘次,保障了西江上游水上货运通畅。

用心用情助力人民群众水上安全出行江门海事局持续打造“党建引领舟畅川岛”陆岛运输安全品牌。今年以来,川岛高速客船载客人数184.8万人次,同比增长63.5%;全市渡口渡运人数260.6万人次,服务新会石板沙岛疍家文化特色旅游发展;开展小鸟天堂、古劳水乡、恩平泉林水上景区电动客船安全检查,保障34.1万名游客乘坐旅游客船安全,同比增长88.4%。

靠前担当积极服务港航经济发展。支持海星船厂、南洋船厂等新造船舶试航和出口,做好崖门水道大型船舶进出港交通管制工作,前三季度累计实施交通管制44次,管制时间192小时,管控船舶432艘次。

创新优化政务服务更便民。组织各类船员考试评估93期、2729人次。大力推进“幸福船员工程”。成功推动成立全省第一个市级船员服务协会。顺利承办广东片区庆祝第十三个“世界海员日”系列活动。在开平、鹤山新建2处“幸福船员小屋”,该项目入列全国“服务船员重点项目”。实行船舶转籍不停航办理,海事行政审批时间大幅压缩;推动游艇驾驶证无纸化办理。

会上,针对社会关注的西江下游新成沙航段船舶分道通航情况,江门海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西江下游新成沙航段是全省首个实施内河分道通航制度的水域,分道通航实施前,上下行船舶都在猪头山岛与新成沙岛中间水域会遇,碰撞风险高。

去年,江门海事局联合航道部门深度调研、反复论证后于去年年底完成分道通航指示牌与航标建设,并开展船舶分道通航试运行。今年9月,广东海事局正式印发《西江下游新成沙航段船舶分道通航规定》,并于1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据悉,分道通航实施后,该航段通航环境得到大大改善,通航秩序更加良好,船舶碰撞风险大幅降低,未发生水上交通事故或险情。

江门市处在广东沿海中部核心区,每年江门市船舶防台压力较大。针对全市船舶防台工作,江门海事局坚持“兵团作战、分工明确、重点突破”的思路,根据台风等级,将防台水域划分为不同区域,按照不同船舶吨位和类型,分级分区分类组织船舶进入银洲湖、潭江、西江等防台水域避风。

2023年,江门海事局共组织调度商船近8000艘次,成功防御了“苏拉”“小犬”等台风,出动执法人员900余人次、执法船艇200余艘次、发送预警信息15万余条。台风影响期间,江门市未发生水上交通险情和事故,实现零险情零事故零伤亡的“三零”目标,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南方+记者 申红洲

通讯员 陈凌宇

编辑 钟惠琳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