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安全过马路,你一定都听过。
但“左右左看,高举手”过马路方式,你是否听说过?
驾乘摩托车、电动车要戴安全头盔,你肯定也知道。
但安全头盔的带子和脸部保留多大的空隙才是最安全,又舒适的呢?
“开门杀、逆行、闯红灯、汽车盲区内轮差”,你肯定都知道。
但如何避免危险的发生,远离事故,你可不一定都知道?
下面,让我们随着湛江交警一起走进校园,开启“沉浸式”“零距离”互动体验。
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儿童交通安全风险预判和防范能力,有效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11月6日,湛江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宣教科联合吴川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走进吴川市建兴小学,开展了一场“沉浸式”的交通安全体验活动。
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活动现场
还原常见的学生过马路陋习场景
(低头看手机)
(嬉戏打闹)
那,怎样才是安全的过马路方式呢?
“左右左看,高举手”安全过马路方式
“带”头盔不等于“戴”头盔
假人不规范佩戴头盔,倒地时,头盔没戴牢,头盔脱落,头再着地,头部受伤
学生说,看着都痛!!!
假人规范佩戴头盔,倒地时,头盔牢牢系在头上,保护了头部
道具人凌空飞起,重重砸在地上,
还好头上戴了安全头盔,安全无恙。
有惊无险!还好规范佩戴安全头盔。
通俗的语言,满满冲击力的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交通陋习存在的危险和造成的严重危害,更在互动体验中学会避险知识。
全感官的“沉浸式”体验
“事故模拟” 安全知识记心间!
逆行
闯红灯
开门杀
内轮差视觉盲区
民警通过“沉浸式”体验,模拟复原逆行、闯红灯、开门杀、内轮差、视觉盲区五个主要的交通事故场景,通过生动的情景演绎,让在场的同学们从视觉、听觉和触觉等多方面深刻感受到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在互动中学会如何防范交通事故,进一步提高孩子交通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切实保障孩子的人身安全。同时,呼吁同学们发挥“小手拉大手”的作用,带动身边的家长共同遵守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交通安全知识小问答
在互动中 提高意识 增长知识
宣传民警通过与学生进行交通安全小知识互动问答,以常见的出行场景引导学生对交通安全的认知,并对每个回答正确的同学发放奖品进行鼓励,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向同学们讲解了常见交通安全隐患以及遇见交通事故的应对方法,增加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储备。
此次“沉浸式”体验交通安全宣讲活动,实实在在让学生用感官体验各种交通场景,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交通情景现场模拟演练,也让师生明白了如何防范交通出行中的各种风险,有效提高了大家的交通安全意识以及安全防护能力。再次促进“知危险 会避险”交通安全宣教理念深深植根于孩子的心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