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卡夫亨氏公司发布《2023年环境与社会治理(ESG)报告“同桌共餐 Together at the Table”》(以下简称《报告》)。《报告》重点展示了卡夫亨氏在“健康生活和社区支持”、“环境管理”和“负责任采购”等ESG三大核心支柱方面取得的成果,并分享了卡夫亨氏“滋养所服务的社区和地球”这一目标的进程。
“我们在努力引领食品未来,且在努力地以负责任的方式进行。作为全球知名的食品和饮料公司,卡夫亨氏积极拥抱规模和实力带来的机遇,为世界各地的社区、消费者、客户、员工和合作伙伴的生活带来深远的影响。”卡夫亨氏首席执行官兼董事会主席傅玫凯(Miguel Patricio)说道:“我们正在开拓和推进解决方案,这些解决方案正在改变我们推向市场的产品,从而对我们所处的环境和社会产生持久且积极的影响。”
近年来,卡夫亨氏持续强化旗下健康产品品质,致力为员工和社区创造美好时光。在“健康生活和社区支持”方面,通过制定数据驱动的多样性、公平性、包容性和归属感(“DEI&B”)战略,公司全球管理职位中女性员工占比由2021年的39%增长至2022年的41%。与此同时,卡夫亨氏还不遗余力地助力缓解全球饥饿问题——2022年,卡夫亨氏为贫困人口提供了约3.34亿份膳食,至此提供的膳食总量已完成“到2025年为贫困人口提供15亿份膳食”总目标的66%。
值得一提的是,在不久前的10月20日,卡夫亨氏中国联合上海绿洲公益发展中心,携手完成了近200箱“最美食物包”打包的公益活动,帮助解决困难群体的日常饮食需求。此外,通过产品创新,卡夫亨氏全球产品组合已减少了约4700万磅的总糖量。通过不断提供更健康和美味的产品,卡夫亨氏也在持续满足中国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以今年新上市的“味事达零添加薄盐生抽”为例,经过科研创新与工艺改良,产品配方实现减盐30%。
卡夫亨氏志愿者们合照
在“环境管理”方面,为应对持续的环境挑战,卡夫亨氏在其运营足迹和价值链中不断创新,先后推出能源、碳、水、包装和废弃物处理等解决方案。在中国,卡夫亨氏积极推进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项目的建设工作,旗下上海工厂自2018年8月起推动光伏环保基础建设,目前已拥有3000块光伏太阳能电池板,共覆盖4910.4平方米,每年节约能耗96.5万千瓦时;上海工厂还实施了就地清洗系统(CIP),将清洗水和洗瓶水回收再利用,年均节水量达21158.64吨。同时,阳江工厂从今年5月开始,正式成为卡夫亨氏旗下首个采用热泵技术的工厂,从高温灭菌后的产品中回收热能,用于下一次灭菌前的预热,极大提高了能源的利用率,减少了对环境的热污染。阳江工厂预计到2024年将有效节约4897吨蒸汽(相当于碳排放减少615吨),降低成本的同时,实现节能环保。
EMS能源监控平台
此外,卡夫亨氏在可持续包装上不断寻找新的解决方案,通过与行业团体合作,持续改善回收基础设施并探索替代材料——2022年,卡夫亨氏旗下亨氏品牌与Pulpex合作开发了一款以100%可持续来源木浆制成的纸张为原材料的可“循环再生”瓶子。在中国,味事达品牌今年实现包装材质的更新换代,逐步淘汰回收率低的聚氯乙烯(PVC)材料,更多地采用可回收、低污染的包装材料。以1瓶经典的760毫升玻璃瓶包装为例,升级后的玻璃原材料使用最多降低了33%;在今年推出的380毫升玻璃瓶减重计划中,预计每年玻璃消耗量可减少约6591吨。此外,卡夫亨氏也对纸箱结构设计进行了升级改造,由此每年节省的纸张用量高达627吨。
在“负责任的采购”方面,卡夫亨氏正在深挖可持续发展领域的潜在价值,以提供负责任的采购选择。例如,2022年,依据企业的“可持续农业实践手册(Sustainable Agricultural Practices Manual)”,亨氏番茄酱产品原料中的西红柿已实现75%的可持续采购。
“未来,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卡夫亨氏执行副总裁、全球总法律顾问兼可持续发展与企业事务官Rashida La Lande表示:“与行业伙伴的创新合作、在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持续投入等举措,都将赋能我们朝着目标迈进,助力行业向前发展。”
南方+记者 赵兵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