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已立冬,湛江金牛岛上,从空中俯瞰,一片片红树林宛如一个个绿色岛屿散落在浅海间,愈发夺目。在世界不少地区已经悄然消失的红树林,在大陆之南却找到了繁衍生息的家园。
湛江,是我国大陆沿岸红树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地区,承担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中最重的任务。“十四五”期间,省下达湛江市红树林营造任务2813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任务1370公顷。
2019年以来,在各方努力和不断探索下,全市已完成红树林造林1106.05公顷,任务完成率39.3%;已完成红树林修复1435.5公顷,任务完成率104.8%,红树树种数量由26攀升至32,红树林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恢复……
种养耦合模式 有效破解修复难题
每年秋意渐浓时分,麻章区湖光镇世乔村的金牛岛红树林保护区便迎来万鸟齐飞、候鸟欢歌的景象“最近刚好是候鸟迁徙季,我们这里的生态环境好,既是候鸟的‘停留地’,也是‘加油站’。”世乔村党支部副书记许为芳表示,世乔村当地村民与红树林生态共建共治共享,正是红树林生态向好的缩影。
2021年,在广东省自然资源厅的统一部署下,湛江市在东海岛开展红树林综合利用实验项目,借鉴桑基鱼塘模式,探索红树林生态修复和养殖塘耦合共存模式。
目前,该试验示范基地建设基本完成,初步实现了退塘还湿还林的目标,初步形成了红树林种植—生态养殖耦合共存模式基本格局,为湛江其他地区的种植研究提供试验数据与种植经验。
2022年5月,湛江湾实验室选中了麻章区金牛岛作为红树林种养耦合模式研发的长期定位观测基地。
“直接清退养殖塘的成本太高,而且养殖户的生存出路也成问题,我们还是希望既能满足养殖户的养殖需求又能够保护好红树林。”湛江湾实验室红树林保护研究中心项目负责人丁新原告诉记者。
该项目通过在养殖塘种植一定面积的红树,达到修复红树林的目的;同时,以红树林生态系统反哺养殖塘内的鱼虾蟹贝,提升渔业产品品质,实现互惠互利。
近日,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公示的2024年度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竞争性选拔结果中,湛江市申报的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入围,将获中央财政资金支持3亿元,为金牛岛海岸带以生态为基础的转型升级再提速。
人工造林 加快红树林逆势增长
1990年,为了遏制红树林锐减趋势,“抢救性保护红树林资源”,湛江设立了红树林自然保护区,最初保护范围仅限廉江市高桥、车板两镇沿海。1997年晋升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范围扩展到整个雷州半岛海岸的主要红树林湿地。
潮水刚刚退去,位于金沙湾北岛北侧的红树林种质资源圃开始热闹起来,该种质资源圃面积约60亩,其中红树林保护面积约45亩,是红树林生态资源保护的重要功能区之一,也是继霞山红树林湿地公园后,又一个可以让市民认识、参与红树林保护修复的科普基地。
近年来,市自然资源局联合社会力量,采取引入红树林乡土物种、对外来树种使用修枝和控制技术、改善湿地环境等措施,外来树种扩张得到有效抑制,周边环境得到大幅改善。
目前在湛江湾内,生长和引入的红树、半红树植物共32种。“我们希望在三年内将该湿地打造成我国大陆红树林种子资源收集、保存最多的资源圃之一,同时建成关于红树林湿地生态保护的户外科普基地,达到科普、教育、观赏的作用。”湛江市自然资源局有关负责人说道。
据了解,全省计划共打造4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其中2个分别在湛江市雷州和徐闻,为按时保质完成省下达的红树林营造任务,助力湛江“红树林之城”建设,湛江市自然资源局制定了《湛江市红树林营造工作实施方案》,建立红树林工作通报制度和约谈制度,全力推进全市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
目前,雷州已完成营造红树林115.7公顷、修复红树林32.8公顷;徐闻已完成营造红树林288.4公顷,两个“万亩级红树林示范区”建设成效初显。
“借智借力” 汇聚多元力量
2021年,湛江市吹响了全面建设“红树林之城” 的号角。先后开展了红树林种养耦合、珍稀红树植物栽培、困难地种植等试验,还编制了《湛江市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及红树林修复相关的7项指南、2项标准。
为切实做好全市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监管,压实相关部门对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监管责任,加快构建各级各相关部门综合协调、齐抓共管机制,湛江市自然资源局组织编制了《湛江市红树林资源保护和监管工作机制》,包括签订保护责任书、设立红树林图斑管理公示牌、无人机巡护、破坏红树林案件查处等内容,进一步提高保护区的资源管护能力和科研监测能力。
湛江还积极探索社会资源参与红树林修复管理的方式与途径。据了解,“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于2019年发起,由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与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合作,于2021年完成了中国首笔红树林蓝碳项目“广东湛江红树林造林项目”的开发与交易,推动建立蓝碳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为后续红树林管护提供新的资金渠道,促进社区共管。
目前,位于麻章区湖光镇的湛江红树林宣教中心已向公众开放,该地设有内容丰富的展厅、趣味性强的红树林模拟区、探索区、带有现代气息的动感小影院、艺术画廊和图书馆等多样设施,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红树林及湿地宣教中心,已经成为市民游客了解湛江红树林的主要窗口。
【撰文】邓安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