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汕尾发布人才新政30条举措

南方+ 记者

近日,汕尾发布新一轮人才计划——《汕尾市“善美英才”计划》(下称《计划》),提出优化人才“引育用服管”全链条,力争用5年左右时间,推动全市人才总量达到60万人以上,着力打造“逐梦汕尾、共创未来”的市域人才高地。

引得准

“靶向引才”“点招人才”

汕尾市主要的人才政策《汕尾市红海扬帆人才计划》自2017年起施行,五年实施有效期满后,汕尾在总结其有效经验的基础上,经反复调研并多次征求意见,制订《计划》。

《计划》共分为九部分内容包含30条举措,聚焦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围绕“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绿美汕尾生态建设等中心工作,不断优化人才“引育用服管”全链条,为创建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

“我们按照‘缺什么、引什么’的原则,聚焦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在年底前研究出台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建立动态更新的人才数据库,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地‘靶向引才’‘点招’关键人才,实现以产业链构筑人才链、以人才链提升产业链。”汕尾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说。

在“紧扣产业发展,加快集聚人才”部分,《计划》坚持产业引才,聚焦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工程师人才、高技能人才、优秀毕业生等人才群体提出支持举措,明确重点围绕海洋经济、数字经济、电子信息制造、海上风电装备制造等产业领域需要,每年新引进大学生1万名以上。

《计划》还充分发挥大湾区外溢辐射第一圈层的区位优势,探索与广州、深圳等湾区城市人才合作,大力引进国家、省级领军人才及海外高层次人才到汕尾工作,国家级领军人才最高给予1000万元专项工作研发经费、100万元人才房票、每年24万元生活补贴。

在“突出重点领域,优化人才队伍”部分,《计划》围绕医疗卫生人才、教师人才、党政人才、乡村振兴人才和社工专业人才等重点民生领域人才队伍建设提出支持政策。比如,制定出台农村职业经理人专项计划,招聘和培育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素质高的乡村CEO。

在“加大柔性引才力度,提升用才效能”部分,《计划》提出制定柔性引才办法,鼓励柔性引才,加大与湾区人才交流,实施“飞地”引才,对柔性引才的对象、方式、奖补等予以明确,特别是对领军人才、教授二级岗专家以上等聘请专家参与大产业、大项目、大平台的规划和建设的,结合行业特点采取“一事一议”商定柔性引才的办法。

用得好

才尽其用各展其能

“搭建成长平台,激发人才活力”部分共提出6条举措,是《计划》内容最充实的一部分,提出推进创新创业、人才驿站、院校育才、研学培养、招才引才等平台建设,进一步加大新型研发机构、众创空间、孵化器等平台载体建设,认定成功的给予最高100万元奖励,同时鼓励企业、科研院所加大市场化引才力度,引进1名全职院士,给予用人单位200万元补贴。

在“深化机制改革,释放人才动能”部分,《计划》从人才使用、评价、流动、考核激励等四方面提出改革方向和措施。值得一提的是,“善美英才”也将加大对人才考核力度,考核不合格的将被“降级”。汕尾构建了由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同级党委人才办和用人单位的人才工作三级评估体系,定期对人才开展绩效考核。每年度绩效考核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降低、取消下一年度相关待遇;连续两个年度考核结果合格以下的,取消其高层次人才认定资格,收回专属人才标识。

留得住

提供“上管老下管小”服务

“我们要以提升人才体验为核心,用最大的诚意、最优的政策、最好的保障,不断强化人才综合服务,努力营造近悦远来、拴心留人的良好环境。”汕尾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在“用心做优服务,用情留住人才”部分,《计划》从保障人才生活服务、干事创业、交友交流、福利待遇等方面提出多条政策举措,包括力争5年内新增一批人才租赁性住房,提供“上管老下管小”服务,为高层次人才入户开辟“绿色通道”,妥善解决人才家属就业、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问题,探索实施“人才投”“人才贷”“人才保”项目等,全方位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在“坚持党管人才,筑牢人才队伍根基”部分,《计划》从完善人才领导机制、强化人才政治引领、加强营造人才工作氛围、统筹用好人才支持政策等四方面着力。比如,定期评选一批“杰出工程师”“善美工匠”“首席教师”“善美名医”“优秀乡土人才”等行业优秀人才作为重点培养对象,给予最高10万元的资金扶持,在全社会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浓厚氛围。

南方+记者 陈欣欣

编辑 宋芾
校对 曾慧雯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