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讲好东纵故事?大湾区五地将成立东纵抗日纪念馆联盟

国防瞭望
+订阅

每年暑期,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和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总是童声不断。顶着烈日,一群群小学生化身“东纵小战士”,带着任务卡进行探索,在团队协作中,动手动脑破解层层关卡,在攻防演练环节中,沉浸式感受“战场硝烟”。

抗日战争的硝烟虽已散尽,但东江纵队身上承载的革命精神依旧历久弥新。从东莞大岭山镇、惠州罗浮山脚,再到深圳坪山,一系列与东江纵队相关的红色文化遗址陆续被活化利用。据了解,在东江纵队成立80周年之际,东莞、深圳、广州、惠州、香港五地计划成立东纵抗日纪念馆联盟,促进纪念馆间的资源共享、内容互动,共同弘扬革命精神。

创新形式,让更多人了解东纵历史

今年3月,由惠州市惠城区出品的话剧《东湖旅店》在北京首演,随后在惠州市连续公演5天。该剧根据东江纵队在香港沦陷后,营救众多文化界人士和爱国民主人士的故事改编,将观众带回到了当年那场伟大的营救中。

该剧在惠州公演期间,话剧场场爆满,场内场外反响热烈。观看了现场演出的惠州学院学生胡翔宇表示,“这部剧让我对这段历史有了更多的了解,也增强了我的家国情怀,让我更加深刻意识到新中国成立有多么不易。”

如话剧《东湖旅店》一样,如何将革命记忆形象、生动地展现给群众,一直是各地东纵纪念馆的工作重点。记者在深圳坪山区东江纵队纪念馆采访时,馆长吴育添便表示,今年以来他们专门打造了一座可以移动的“流动东纵纪念馆”。

据了解,该展分为“抗战篇”“解放篇”“传承篇”三个篇章,通过详尽的文字和图片资料,以时间为脉络,以具体故事为“骨血”,清晰明了地反映了东江纵队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等历史阶段,使各大历史事件跃然纸上。

“我们希望能通过这样的方法,活化利用场馆,让真正的东纵文化走出去,让东纵的历史活起来,激励人民群众真正深入了解东纵红色历史,弘扬东纵光荣传统。” 吴育添说。

寓教于乐,打造红色研学课程

如何让青少年更好地了解东纵历史,从而懂得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在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采访期间,馆长王红星分享了不少心得。据他介绍,纪念馆经过反复酝酿与摸索,多次深入学校,最终在八年级上册历史课本第六单元“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找到结合点。馆校合作的“东纵第二课堂”应运而生,将学校课堂“搬进”了纪念馆。

“东纵第二课堂”还创新模拟《百花洞战斗》综合实践桥段,让同学们换上旧时服装还原历史角色,在团结报社监听电报,并利用物理、数学等知识破解密室机关,从而穿越历史烽烟、感受扣人心弦的紧张时刻,更加真切深刻地理解华南抗战的在地革命史。王红星表示,体验式的活动让孩子们在锻炼中成长,也让历史教育和历史学习更加深刻。

而在惠州,与东江纵队历史相关的红色文化研学游也备受青少年的青睐。罗浮山景区今年便推出了以“瞻仰百年党史,揭秘东纵故事”为主题的罗浮山红色之旅研学课程,学生们通过参观东江纵队历史纪念馆、重走东纵行军路、欣赏历史长廊艺术画作和学习急救技巧等环节,在“沉浸式”研学中接受精神洗礼。

“东江纵队纪念馆里的一幅幅纪实图片、一件件革命文物,向我们讲述了当年抗战的艰辛与血泪。”暑假参加了罗浮山红色研学之旅的杨雨昕,对东纵先烈们百折不挠的革命气概记忆犹新,让她深感今天的国泰民安多么来之不易,激励着她要更加努力学习。

南方+记者 汪棹桴 糜朝霞 王百臻 马新杰

编辑 刘婷婷
校对 王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