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雄油山镇:从边陲破旧小镇到美丽圩镇示范点

南方+ 记者

“赶圩的体验提升了一个档次!”前来购买特产水果的谢大妈说。

韶关南雄市油山镇的油山市场,当地居民又迎来了两天一次的圩日:时令水果、蔬菜生鲜,让人目不暇接;小商贩吆喝声、老熟人招呼声,好不热闹……

今年实施“百千万工程”,美丽圩镇建设让油山镇焕然一新,打造红色旅游小镇的目标愈加清晰。

告别“马路市场”

“它原来不是这样的。”看着人声鼎沸的油山市场,提起以前的圩镇市场,油山镇“139+”美丽圩镇建设项目负责人杨磊深有感触。

以前一到趁圩时间,商贩们要么肩挑手提,要么拉着小推车,聚在天然形成的油山市场。

“哪里有空位,大家就抢着去摆摊,谁先占到位置就是谁的。”杨磊说,水果、蔬菜、肉都是放在地上卖,大家都笑称是“马路市场”。

作为“139+”项目的基础工程之一,农贸市场提升工程关系着居民衣食住行,是头等大事。

改造后的油山市场热闹非凡。受访者供图

“造顶棚、铺地砖,统一门店、规划分区。”杨磊站在油山市场,介绍整个建设过程。他说,通过改造市场硬件设施和强化日常管理,居民购物体验变好,市场人数变多,“最多时有5000人,还有从江西过来摆摊的”。

“真是大变样。”挑着自家芋头来摆摊的林叔说,现在污水流进下水道,电线“藏”起来了,地面也重新铺装了。

不只农贸市场,镇街风貌也大变样。

从前的镇街,道路未硬化、断面多,停车设施缺乏,房屋外立面破旧,基础设施的落后让“空心化”的乡镇更显得窘迫。

“原来‘赤膊墙’、水泥墙很多,要么就是简单刮个白。”杨磊说,油山镇保留原有的外观,提取历史建筑坡屋顶、青砖墙面、土黄色墙面、山墙特征等元素,进行建筑立面改造。

铺设沥青路面25000平方米、外立面改造23000平方米、增设路灯174盏……如今,居民在镇街主干道踱步,十米宽的柏油路面干净平整,两旁建筑古色古香、别有韵味。

“很多人家门口有个小斜坡,现在都打平了,道路也就宽了。”杨磊说,水泥路改造成沥青路,做到人车分离,还新建了停车位,“原来每逢圩日,镇里堵得走不动,现在再也不会了”。

融入旅游“打卡点”

油山镇位于四区中的“油山革命老区型红色旅游区”,有油山革命根据地旧址、新田广东省历史文化名村,红色资源丰富。

如何打造红色旅游小镇?

“立足红色资源,活化利用古建筑。”油山镇人大副主席李其全说,结合“139+”美丽圩镇建设项目,镇里重点打造具有岭南文化特色的古村落,增添油山红色文化特色小镇文化气息。

在油山镇入口,可以看见“红色印记 大美油山”八个大字。石墙上置有红色五角星,一旁有红色题材雕像。这是用牌坊、石刻、景墙结合打造的镇街门户形象。

提炼代表性元素符号的设计,在油山随处可见。

融入红色元素后,重新装修的文化站。受访者供图

驱车在宽敞的主干道上,岭南建筑风味的烟站、红色主题的邮局、轻钢龙骨结构的文化站,一一映入眼帘。这些经典建筑,通过重新装修焕然一新,文化站的镂空钢条,勾勒出巨大的红色五角星,成为镇里闪亮的“地标”。

在镇上,细心一些还可发现,红色故事遍布彩绘、景墙、桌椅。公共桌椅上,三三两两的街坊“拉家常”,一旁的小孩在嬉戏。

油山镇上榜2023年省级美丽圩镇和中心镇示范创建名单,入选美丽圩镇示范点。美丽圩镇建设,正在成为这个南雄北部边陲小镇发展的新引擎。

南方+记者 叶志强

编辑 杨韬
校对 洪江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