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处置响应快,张槎应急指挥中心落实三个“第一”

南方+ 记者

今年1月至9月处置突发事件共计412宗,其中消防警情84宗,劳资纠纷246宗,工程款纠纷13宗,安全生产事故25宗……张槎街道应急指挥中心设立以来,主动彰显担当,认真负责执行本辖区指挥指令,做到“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响应”处置社会治理事件。

张槎街道应急指挥中心。通讯员供图

张槎街道应急指挥中心。通讯员供图

夜以继日、一丝不苟、落实责任

应急指挥中心作为街道的总值班室,每天接报劳资纠纷、消防警情、维稳事件、合同纠纷等各类事件信息。为高效、准确做好应急信息报送工作,实现应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应急指挥中心实行7×24小时在岗值班值守机制,确保每天白天不少于4名值班员在岗、晚上不少于2名值班员在岗、备勤待命不少于2名值班员。

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通过辖区公安、区总值班室等渠道收到应急事件信息后,充当“前哨兵”第一时间赶赴现场, 值班人员核实现场情况后,及时整理相关信息报送至街道应急处置群,确保信息报送精准和时效性,为街道相关职能部门科学处置事件提供信息保障。

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建立标准化工作台账,做到“一事一记,一日一表”,从情况通报、部门处置两个维度,将中心值班情况和事件的处置情况梳理成直观的表格,确保应急值班值守工作底数清楚、脉络清晰、责任落实。

2023年1月至9月处置突发事件共计412宗,其中消防警情84宗,劳资纠纷246宗,工程款纠纷13宗,安全生产事故25宗,维稳事件7宗,工伤赔偿纠纷5宗,合同纠纷7宗,其他纠纷7宗,其它事件18宗。

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第一响应

为遵循“居安思危、预防为主”的方针和“预防与处置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应急指挥中心值班人员在收到应急事件信息后,第一时间抵达现场了解情况,判定事件程度及是否需要通知相关部门到场作相应处置。

对于一般的应急事件,例如劳资纠纷,值班人员在了解情况后,进行先期处置,开展简单的调解和指引,稳定当事人的情绪。如当事人表示接受指引,则无需通知相关职能部门派人到场处置,从而缓解职能部门工作压力;如当事人所报事件必须职能部门到场处置,应急指挥中心则立刻通报相关情况给有关部门到场处置,再由部门把处置情况和结果反馈至应急指挥中心,中心将相关情况整理后闭环归档,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高效运转”的应急处置体系。

对于群体性事件,值班人员会采取相关措施控制事态扩大,同时将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人数、事件性质、影响范围等信息马上报送至相关职能部门,由相关部门派人到场按职责进行处置。如主要处置部门需要其他部门协助,则在应急指挥中心的统一指挥和协调下,实行联动,共同实施处置。

对于消防警情事件,值班人员第一时间通知街道消防并在最短时间内到达现场,拍摄现场照片和详细询问处置过程,将最新的动态情况报送至上级,使领导能够及时了解到事态的发展,从而采取相应措施。

例如,今年8月,季华北路海伦堡车库有多人因劳资纠纷问题堵塞停车场出口。应急指挥中心接报后,迅速派值班人员赶往现场了解情况。经了解,聚集人员自称是海伦堡工地工人,情绪较为激动且不配合劝解,值班人员在耐心劝导并安抚现场聚集人员情绪的同时,汇报现场情况至应急指挥中心。

应急指挥中心马上开展研判工作并发出指令,通知街道综合治理办公室、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街道城建和水利办公室等相关部门到场处置。各部门在接报后半小时内到达现场处置并召开协调会,解决了工人讨薪问题,避免了该事件继续升级。

接报厂房倒塌后,应急指挥中心马上前往现场处置。通讯员供图

接报厂房倒塌后,应急指挥中心马上前往现场处置。通讯员供图

9月,应急指挥中心接报张槎玉带东区14号厂房倒塌。接报后,应急指挥中心迅速派值班人员赶往现场了解情况并通知街道应急管理办公室、街道消防等相关部门到场处置。到场后,值班人员第一时间将现场第一手情况如实反馈至应急指挥中心,再由中心汇报至街道各级领导。街道相关领导、部门在接到通知后快速到达现场开展紧急抢险工作,经过排查发现无人员受伤和被困。

张槎街道应急指挥中心通过快速响应和精准调度,协调指挥街道应急办值班室、街道专职消防队等相关部门迅速到场,为事故处置争取了时间,为减少损失创造了条件。

南方+记者 卢浩能

通讯员 谢丽珊

编辑 王雪妃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