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迈向世界毛织之都!第20届中国(大朗)“织交会”盛装开幕
时尚潮,东莞造。11月7日,2023年第二十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下称“织交会”)如期而至。时隔两年,大朗“织交会”再次重磅回归,汇聚国内外客商共商毛织合作、共谋毛织发展,集中展示了大朗毛织行业的时尚魅力和澎湃活力,同时也在产品品质、智能制造、创意设计上带来更大的惊喜。
国际纺织制造商联合会主席、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中国毛纺织行业协会会长刘家强,中国针织工业协会会长林云峰等国家、省、市行业协会、产业集群负责人,东莞市委常委、副市长邢文聚,贵州建投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钟汰甬,大朗镇党委书记郭怀晋,乐昌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华益,大朗镇党委副书记、镇长邓柏松等参加了开幕仪式。
签订协议促发展
为“世界毛织之都”注入新内涵
当天的开幕式上,举行了大朗毛织产业创新服务平台揭牌仪式,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与大朗镇签订了《共建世界毛织之都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大朗毛织管委会和东莞市贵德实业投资有限公司(毛一)三方签订了《中国纱线流行趋势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大朗毛织管委会和东莞广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三方签订了《智慧毛织企业投资合作框架协议》,未来将有力推动国内毛纺织行业发展。
郭怀晋表示,“织交会”自2001年创办至今,已成为享誉中外的毛织产业产销对接、行业交流重要平台,20多年来大朗毛织产业因实干而繁荣、因创新而迭进、因机遇得发展,实现了“中国羊毛衫名镇”向“世界毛织之都”的跨越。
接下来,大朗将坚持守正创新,推动产业智能化、绿色化、高端化、融合化发展。同时,大朗将把握新型工业化发展机遇,全面推动传统行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级纺织服装产业集群核心区,加强文化赋能与时尚升级,做强“大朗优选品牌”,进一步畅通内外环境,为“世界毛织之都”注入新内涵。
邢文聚表示,纺织服装鞋帽产业是东莞的五大支柱产业之一,目前已具千亿级规模。作为产业中的金字招牌,大朗毛织业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全国范围内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聚区。希望大朗镇乘势而上,加快推进纺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向时尚产业、文化产业和智造产业的升级,为东莞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创制造强市、为中国纺织事业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孙瑞哲表示,大朗以毛织为特色,40多年深耕细作、传承创新,成功建立起国内最具规模与体系优势、最具市场与创新活力的毛织产业集群。“织交会”与区域同发展,与产业共成长,已经成为行业标志性事件。本届“织交会”链接本土与全球,做强特色与品牌,是呈现新时期大朗毛织风姿风采与实力魅力的重要窗口,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打开崭新局面。希望大朗毛织在新型工业化实践,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有更大担当作为。
“一主五分”现场人云如织
成为大朗毛织产业“展会缩影”
开幕当天,大朗毛织贸易中心内人潮如织。在这个12万平方米的主会场内,汇集了超800家展商,设置了大朗优先综合馆、新型纱线区、源头纺厂区、毛织智造区等区域。不仅展示了琳琅满目的成衣纱线、先进高效的纺织机械,也交易着设计、技术与服务。此外,电商直播、论坛讲座、新品发布、校企合作等活动也如火如荼开展。成衣、纱线、设计、电商、机械五大产业链条在这里环环相扣,成为大朗毛织产业的缩影。
本届“织交会”以“时尚潮·东莞造”为主题,设有中国·大朗毛织贸易中心1个主会场,环球贸易广场、纺织世界、“毛一”毛织商贸街、纱线世界、广东毛织市场5个分会场。各会场展览总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共有800多个搭建展位、2000多个铺位展位。
在主会场的中厅,30家“大朗优选”企业特装亮相,这些企业在设计力、产品力、竞争力等方面都具备优势,代表了大朗毛织行业的最高水平和创新能力,展现着东莞毛织产业集群的先进工艺和产品魅力,是本届展会的一大特色亮点。
“大朗优选”企业印象草原主打100%山羊绒,其植物染色技术获得国家专利,自第一届“织交会”就已参加至今,是“织交会”的“忠实”参与者。为给参展商带来更好地体验,还设置了现场染色展示、工厂参观、个人定制等环节。东莞市芙发服饰有限公司是大朗的高端女装品牌代工商,随着数字经济对产业推动力的不断增强,该公司也积极打造自身品牌。“希望在展会中进一步宣传我们的品牌,让更多客商认识我们,更好地探索开拓新消费市场。”该公司设计师欧阳超梅表示。
在全国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加持下,大朗毛织拥有不可复制的源头优势。本届“织交会”充分提高展会的互动性和配套服务,首次增设了源头纺厂展区,客商们在观展后可以即时深入企业参观交流,实地对接厂商,充分展示纺织产业链的源头,以及源头企业的创新与实力,打造一站式无忧商贸交易对接平台,把握市场新动向,促进行业高效合作。
除了不断更新迭代的电脑横机外,一体成型机在近年来也成为毛织行业的一个新趋势。值得一提的是,本次展会还全新推出5000平方米机械展区,慈星、巨星、强隆、丰帆、梦之星、连兴等国内外机械龙头企业参展,带来效率更高、技术更先进、成本更低的针织机械产品。“今年我们带来了最新研发的一体成型设备,同时也在推进智能管理系统,通过一台电脑下达命令,控制多个针织机械机制造不同款式的产品,为顾客节省生产成本,推动设备生产向智能化、数字化发展。”浙江桐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祥能表示。
打造“世界毛织之都”
推动传统行业高质量发展
大朗素有“中国羊毛衫名镇”之称,1979年5月,香港协和织造有限公司以“三来一补”形式在大井头村开办大朗第一家毛织企业——大朗毛织一厂,揭开了大朗毛织业发展的序幕。依托区位之便、产业之实和市场之利,大朗用40多年时间构建起了全国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群。
2001年,大朗创办了首届“织交会”,从“一”到“二十”,从“展示会”到“交易会”,从“形象展”向“贸易展”,从“地方性”“全国性”再到“国际性”……作为一个展现产业风采风貌、活力魅力的重要平台,大朗“织交会”以高端化、特色化为方向,推动供需对接、产业联动,已成为享誉中外的毛织产业产销对接、行业交流重要平台,以及企业创新创业的风口、品牌成长的沃土,为促进大朗乃至全国毛织产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近年来,大朗毛织持续强化制造、集成服务,产业的规模优势、配套优势和先发优势不断夯实,在数智转型、创意设计、品牌培育中走在前列,“世界毛织之都”的形象日渐鲜明。截至今年9月,大朗拥有毛纺织市场主体超2.5万家,从业人员超20万人,规上毛纺织工业企业近200家,规下毛纺织工业企业1.5万家,培育毛织工艺美术设计师、工艺师超3000人,年设计毛织工艺美术作品数十万款,全产业链年销售额达720亿元,年产毛衣9亿件。
同时,大朗拥有纱线销售企业超过2500家,年销售纱线超过100万吨,交易额超350亿元,占全行业市场交易额的一半左右,是全国最大的纱线现货交易市场。大朗还是国内毛织行业产业链最集中、最完善的集群,形成了10平方公里的毛织商贸城,集聚了大朗超过半数的毛衣生产企业,80%以上的毛织纱线和数控织机销售企业,以及4个大型毛织专业市场、6个毛织配套片区和12条毛织专业街。
强化企业服务保障
夯实经济稳增长“硬底盘”
今年以来,大朗镇锚定高质量发展战略目标,坚持制造业当家,夯实经济稳增长“硬底盘”,聚力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规范传统毛织制造企业的生产经营,提升产业的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
为进一步优化大朗镇营商环境,加强政府与企业的沟通,切实为企业解决困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大朗镇在今年还成立了企业服务团,给予镇内毛织企业很大支持。在开拓市场、抢占商机方面,大朗企业服务团在强化保障和做好服务上下功夫,积极宣传发动毛织企业参展拓市,并与展会主办方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协助参展企业争取更好的位置、展后协助企业申请参展补贴等多项服务。
仅今年以来,大朗镇就先后组织毛织服装、纺织机械及纱线企业赴浙江濮院、上海国际会展中心、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等地参展,还组织毛织企业越洋出海参加了印尼国际纺织及服装机械展览会和日本亚洲纺织成衣展,及时了解市场动向,加强中外技术交流,为开拓国际市场创造条件。
【撰文】刘珊彤 陈启亮
【图片】陈雅靖 陈启亮
【视频】陈雅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