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log:来茂名高州柏桥农创园,解锁致富密码 |“百千万”现场会
沿着包茂高速驶入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蜿蜒的“荔枝乡道”穿过郁郁葱葱的荔枝林,带着荔枝元素的建筑点缀其中,荔乡人迎来一波又一波游客。
11月5日至6日,全省推进“百千万工程”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现场会在茂名举行,与会人员走进县镇村调研点实地考察,柏桥农创园就是其中一个调研点。
只见成群古树旁,一间古色古香的荔枝邮局惹人注目。在邮局门口,可看到一侧立着的邮票样式的合影板,身着带有荔枝花纹的唐代仕女手拿一颗剥开的荔枝邀您品尝;另一侧则伫立着一个邮筒,邮筒上印着一串饱满、色泽红润的茂名荔枝。
高州市根子荔枝邮局。南方+记者 刘栋铭 摄
进入荔枝主题邮局内,游客不仅可以购买到荔枝主题的各类文创产品,如画作、衣服、伞、公仔、茶叶、茶具、花瓶、各类小饰品等,还可以购买到茂名特产,如荔枝干、桂圆干、荔枝蜜、海蜇头等,且价格亲民。
以荔枝元素做成的雨伞。南方+记者 杨建雄 摄
“像这种荔枝主题明信片最多人来买,游客游玩的每一个点都可以在上面找到。”根子荔枝邮局的工作人员林女士向游客展示着印有“高州甜美果海”字样的明信片,“贴上这里的荔枝邮票,写上地址,就可以把荔枝祝福寄出去了。”
“荔枝之乡”不仅荔枝种植规模大,也是国家4A级荔枝文化旅游区,每年接待游客超过150万人次。一个个文创产品,将农与旅融起来,将“人气”转化为“财气”。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农创园。南方+记者 刘栋铭 摄
在柏桥农创园,记者也见到了园长林常珍,她忙着向到来的参观人员讲解介绍农创园的特点。
“这里是在原来农房和购销大棚一步步发展起来的,建成区面积约10亩,有26间商户,包括了荔枝产业链党委、国家级专业合作社、冷链物流中心,地方不大但发挥了很大作用。”在林常珍看来,农创园为农民以及大学生返乡创业就业提供了一个资源共享的平台。
柏桥农创园园长林常珍向记者介绍农创园的情况。南方+记者 杨建雄 摄
虽然荔枝鲜果季已经过去了,但园内的两边商铺并没“闲着”,像高州市景旭养蜂专业合作社社长吴星亮就在店里整理荔枝蜜等蜂蜜产品,接订单和打包出货。
“我们是今年3月进驻农创园的,这里的客流量大,为我们打开了品牌知名度,今年订单量和营收额都比去年翻了一倍。”吴星亮说,在柏桥农创园还可以享受到便捷的冷链物流服务,像今年合作社的快递成本就减少了10%,电商平台越做越大了。
高州市景旭养蜂专业合作社社长吴星亮向记者介绍今年合作社进驻农创园以来的变化。南方+记者 杨建雄 摄
农与创的融合,促进产业链的延伸。
记者了解到,2022年,柏桥村村民人均收入超5万元,农创园园内的一般商户年盈利约15万元。在“百千万工程”的带动下,有平台、有机制的农创园正发挥着促进共同富裕的连接纽带作用。
茂名高州市根子镇柏桥村航拍图。南方+记者 刘栋铭 摄
【出镜/脚本】南方+记者 杨金凤
【摄影/摄像】南方+记者 杨建雄 刘栋铭
【剪辑】万稳龙
【海报】谭唯
【统筹】彭琳 张由琼 李细华 刘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