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已成为全球创新产品和前沿科技绝佳的首发高地与聚集地。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深耕中国三十年的罗氏制药,以“聚力创新,合领未来”为主题,全方位展示近30款全产品矩阵及创新解决方案,覆盖血液肿瘤、乳腺癌、眼科和神经科学等重磅疾病领域。
抗HER2乳腺癌皮下制剂落地应用
乳腺癌已取代肺癌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乳腺癌患者对于治愈的维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1月6日,在主题为“愈她新时代——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新生态发布会”上,罗氏经典抗HER2乳腺癌产品赫赛汀皮下注射剂型、以及赫赛汀联合帕捷特皮下注射剂型集体亮相进博展台。皮下注射剂型将传统治疗方式中每次几个小时的输注时间缩短到5分钟左右,将患者从传统治疗的羁绊中解放出来,让肿瘤治疗不中断患者正常的工作生活成为可能,并可以大幅节省医疗资源和社会成本。
此外,本次进博会,罗氏还携手各方启动了“以患者为中心”的肿瘤诊疗新生态模式,以标准化的皮下制剂为抓手,打造肿瘤管理改革的试验田,通过医院管理模式不断改进,诊疗流程不断优化,切实帮助肿瘤患者治疗更加舒适、自在、便捷。
赛博“双”臂秀出双抗科技布局
今年进博会上,一个科技感十足的赛博“双”臂闪耀罗氏展台。罗氏首次将以格菲妥单抗(Glofitamab)为代表的双特异性单克隆抗体(以下简称“双抗”)成果以分子实物形态进行展示,向公众科普创新的双抗如何通过分析设计,同时靶向两个靶点,提高药物的效率和安全性。
罗氏很早就将研发目光转向双抗领域,在血友病领域率先研发出双抗舒友立乐(艾美赛珠单抗),让血友病治疗进入非因子时代,并使零出血成为可能。罗氏也将该技术延展至血液肿瘤领域。这次在进博会首次以分子实物形态重磅亮相的格菲妥单抗,则印证其在淋巴瘤领域的一次突破。现场赛博“双”臂模型生动展现了格菲妥单抗“2:1 长短手”针对双靶点抗癌的独特机制。
作为首个且目前唯一针对既往接受过至少两线系统性治疗的复发或难治性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进行固定周期治疗的双特异性抗体,格菲妥单抗已于2021年被中国国家药监局药品审评中心(CDE)正式授予突破性疗法认定(BTD),并于今年年初纳入优先审评,有望乘“中国速度”实现加快引入。
近年,罗氏已陆续布局多个双抗平台,研发管线数量也位居行业前列,并且已手握多个商业化双抗药物。除了格菲妥单抗,罗氏本次还带来了另一个CD20/CD3 双抗——Mosunetuzumab。格菲妥单抗与Mosunetuzumab虽然都是靶向CD20和CD3两个靶点,但其药物结构和作用强度不同,格菲妥单抗对侵袭性淋巴瘤更加有效,而Mosunetuzumab则更适用于惰性淋巴瘤患者。两个创新双抗以互补的形式覆盖不同淋巴瘤亚型的实际治疗场景,为更多淋巴瘤患者群体带来获益。
罗氏眼科携重磅产品进军中国市场
罗氏眼科作为罗氏制药中国业务部门首次亮相进博会舞台,并带来旗下全球首个眼科注射双特异性抗体法瑞西单抗(商品名:罗视佳)重磅亮相。
法瑞西单抗被誉为眼科领域近20年以来第一个具有新型作用机制的治疗选择,能以更少的玻璃体内注射次数,帮助眼底病患者达到持续的视力改善和疾病控制。目前法瑞西单抗已在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包括美国、日本、英国和欧盟获批上市,上市两年内,已累计超过200万针注射。
依托“先行先试”特许政策优势,法瑞西单抗已于10月21日落地海南博鳌乐城并完成了国内首针治疗。借助进博会的溢出效应,该创新药品有望加速进入中国市场,惠及我国超4000万眼底病患者。
为血友患儿发布“橙风破浪”计划
中国目前约有13.6万被“困住”的血友病患者,他们亟待来自社会的关注与支持。在第六届进博会上,罗氏制药中国携手各界伙伴开启“橙风破浪的宝贝计划”发布会,活动聚焦血友病患者未尽之需,围绕身体、经济、心灵多个维度,为血友病患儿及其家庭提供全方位支持,聚力构建“0出血、无重负、0差异”的未来。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血栓止血诊疗中心主任杨仁池教授分享道,“以艾美赛珠单抗为代表的非因子治疗药物,开启了血友病预防治疗的新时代,让‘0出血’的治疗目标成为可能,也让回归正常的学习、生活不再是奢望。其灵活的皮下给药方式不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也可以帮助血友病患者摆脱目前传统治疗每周数次静脉输注治疗的羁绊,并由此降低了患者及家庭的交通、照护等间接成本。”
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表示:“中国红十字基金会长期关注血友病等罕见病患者的福利和医疗促进,也深知他们对摆脱疾病困境的渴望。基金会希望能够帮助血友病患儿走出疾病的阴霾、勇敢逐梦,这也是‘橙风破浪’的初衷。期待社会各界更多力量共同关注罕见病患者,加入这场实现梦想的接力。”
南方+记者 严慧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