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转型加速,产业孵化引擎迎来新跃迁

松山湖政法
+订阅

“十四五”规划进程过半,作为引领东莞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松山湖科学城经济发展成色如何,备受关注。

10月27日,松山湖2023年前三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全面总结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情况,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并部署第四季度经济工作。

前三季度,松山湖商业、服务业、固投等领域保持快速增长,多项指标位居全市前列,经济运行呈现稳中向好、进中提质、效速兼具的良好态势。

 积能蓄力,才能爬坡过坎。透过短期之“形”,看清长期之“势”,方能读懂松山湖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会议强调,要锚定经济目标重点,切中要害再全力以赴,全力冲刺打好今年任务收官战,尽最大努力取得好于预期的成效。

从单兵突进迈向产业集群

不久前,我国卫星导航领域唯一设置的科学技术奖——2023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奖评审结果公布。广东大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下称“大普通信”)联合申报的项目,荣获2023年度卫星导航定位科技进步一等奖。

自2005年在松山湖成立,大普通信已搭建覆盖全等级高稳时钟、多品种时钟芯片的全时钟产品链,2022年公司营业收入达31708.75万元,最近三年的复合增长率高达52.2%,呈现高速增长态势。

从“芯”出发,由点到面,松山湖加速构筑集成电路产业“芯”高地。时下,松山湖集聚全市90%以上集成电路设计产业创新资源,挖掘培育赛微微电子、记忆科技等一批优秀集成电路企业。

从单兵突进到产业集群,集成电路产业之变,印证着松山湖经济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松山湖把先进制造业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以华为为核心的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超千亿产值规模,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前瞻布局智能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集群稳步起势,多元融合、多极支撑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

背靠东莞制造基底,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磁吸效应”持续散发,松山湖“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的这片土壤,吸引了大普通信、秋时医疗等一批科技企业在此扎根生长。

松山湖,正成为一块制造业繁荣之地。截至目前,松山湖已拥有各类市场主体约1.5万家,营业收入超亿元企业182家,规上企业643家,上市企业及上市后备企业55家,2022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占园区规上工业增加值38.8%,松山湖已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的集聚区。

 数字化服务平台连点成线

打破PoE供电使用网线最大有效传输距离,海外销售网络覆盖35个国家,全球布局三大基地……从初创企业到行业领先的通信产品技术企业,广东优力普物联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优力普”)只用了不到五年时间。

“优力普从成立之初就推进自主可控整体系统研发,每年研发投入占比超10%。”优力普总裁鲁小永表示,希望能继续加大研发,实现系统全流程的可视化,最终达到万物可视化。

产业升级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多企业把发展着力点放在数字化转型、技术改造等领域。

《数字中国发展报告》显示,2022年,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50.2万亿元,稳居世界第二。

数字化转型潮流席卷,松山湖如何应对?

“开村”不到一年,松山湖开发者村数字赋能效应愈加凸显。今年,东莞模德宝智能科技有限公司与华为云达成首案工程合作,如今已构建模具模流分析数据底座,打通设计、仿真、制造数据流等多个环节,设备利用率整体提升35%。

模德宝是一个缩影,很多东莞制造都有数字化转型的迫切需求。10月18日,东莞市数字经济月在松山湖启幕,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启动,近30场活动“上新”,为东莞数字化转型增势赋能。

两年来,松山湖携手华为云发布全球首个“开发者村”,点亮产业数字化“灯塔”,赋能千行百业;软件产业园专业化集群水平稳步提升,聚集新兴软件、人工智能、数字创意产业等企业约1300家,汇聚数字产业人才约3万人;“松山湖产业云”项目完成114家企业上云审核,扶持金额达7178万元;打造东莞市工业数字大厦,64家数字化转型服务商入驻……

推动数字化转型战略纵深发展,松山湖躬身入局,拥抱长期主义,决心与信心并存。

今年9月,松山湖出台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专项政策,单项补贴最高达千万元,支持软信产业集聚区建设。1-9月,松山湖推动规模以上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71.6亿元,同比增长128.5%。

10月20日,腾讯云(松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基地揭牌,开创性地提出产业互联网与消费互联网融合赋能数字化转型,城仕(东莞)文化、小兔到家等11家企业签约进驻。

“我们将以腾讯云基地落成为契机,加速构建数字经济生态圈。”松山湖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欧阳南江提及,松山湖将继续完善数字经济产业政策体系,优化数字平台布局,实施数字人才引培行动,夯实数字经济发展基础。

借力华为云、腾讯云,发挥龙头企业链长优势牵引企业数字化转型。从腾讯云(松山湖)数字经济产业基地到东莞工业数字大厦、松山湖开发者村,松山湖数字服务平台连点成线,引领全市先进制造迭代发展。

  推动营商环境“四季如春”

 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不仅关乎经济,也关乎民生。

今年以来,松山湖各部门、各片区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消费市场欣欣向荣。前三季度,松山湖实现限上零售业销售额5.98亿元,同比增长257%。

必须看到的是,松山湖消费增长态势迅猛,但消费体量较小,居民消费增长潜力有待进一步释放。

10月18日晚,由东莞市委副书记、松山湖党工委书记刘炜带队,松山湖园区领导班子及多个部门负责人集体出动,走街串巷、草地夜话、集思广益,探究如何做活“夜经济”这个新课题。

刘炜表示,要加大力度抓好招商引资,进一步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同先进制造业深度融合,丰富消费业态,促进消费升级,为松山湖经济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汽车是当前松山湖最有潜力可挖的大宗消费品。目前,松山湖已引进AITO问界、比亚迪等汽车品牌落户,前三季度松山湖5家汽车销售店总零售额为2.98亿元。

8月底,在东莞汽车销售企业投资推介座谈会上,松山湖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提出,将谋划打造汽车主题街区、越野潮玩基地、汽车试驾体验区等区域,聚焦支持汽车展销、促进汽车更新消费等内容,构建贯穿园区南北的汽车消费服务生态。

今年11月,松山湖拟举办“松山湖汽车创意生活节2023暨点亮湖live夜生活主题活动”,进一步释放园区汽车消费购买力,让“买车就到松山湖”成为广大市民的新选择。

消费添活水、补短板的过程,也是松山湖优环境,激发活力、增添动力的过程。

今年以来,松山湖紧盯经济指标,下最大决心助力企业解决自主创新、人才招引、项目用地等难题,营造营商环境“强磁场”,聚合高质量发展澎湃力量。

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生效。包含优质企业落户最高奖励1亿元,大项目达产最高奖励1300万元等政策红利,推动园区经济结构优化、企业能级提升、产业新动能释放,产业扶持政策体系迅速成形。

一如既往做好企业贴心服务。开展“松湖夜话”“周二有约”等品牌活动,打造面对面倾听企业家心声和建议的窗口,以更大力度给企业关心支持。

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大局。“有形之手”发力,让松山湖企业有了更大的发展可能。

入驻松山湖以来,广东亨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广东亨通”)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今年上半年,企业利润增速达到50%。

 “2010年来到松山湖后,我们享受到了管委会高效便捷的企业服务,高层次人才引进渠道,还有配套的各项惠企政策,这些都为企业发展创造了好环境。”广东亨通总经理张海林表示。

发展不止步,奋斗无穷期。松山湖工业与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化压力为动力、积优势为胜势,全力以赴真抓实干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出品:松山湖融媒体中心

来源:南方+

来源:创新松山湖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