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惠州七县区“组合拳”发力强县促镇带村

南方日报 南方+

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兴则全省兴。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要着力抓好县域经济,从而为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强劲的动力。

今年以来,惠州7县区聚焦“百千万工程”,立足自身实际情况和优势,推出一系列有力措施,不断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一系列“组合拳”的带动下,惠州三产融合更有动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正在迈向更高水平。

惠城

强区活镇兴村 攻坚“三大行动”

近日,《2023年全国千强镇发展报告》发布,惠城区横沥镇榜上有名。这是惠城以打造“四个惠城”、全面建设一流中心区为目标,以城乡融合发展为主要路径,落实强区、活镇、兴村,攻坚“三大行动”,奏响全面推进“百千万工程”的生动注脚。

当前,惠城坚持实体经济为本、制造业当家,聚焦“强平台、抓项目、提质效”,壮大经济总量、改善经济结构、提升发展能级,强化区级经济“主引擎”。

如何推进各区域差异化协调化发展?“活镇”成为最优解。惠城实施集群化发展行动,推动桥东、桥西、龙丰、江南、江北、河南岸6个中心街道组团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区”;推动小金口、水口、三栋、马安4个镇(街道)组团成为“工业经济发展区”;推动汝湖、横沥、芦洲3个镇组团成为“三产融合发展区”,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打造特色主导产业,走差异化发展之路。

惠城大力实施富民兴村行动,依托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平台,做大做强丝苗米、蔬菜等优势产业;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区122个行政村达到“美丽宜居村”标准;持续推进特色精品村示范创建,打造4条示范带,覆盖全区近1/3行政村,基本形成“村村串联、带状发展”的格局。

惠阳

培育支柱产业 打造特色镇街

 9个镇(街道)、134个行政村(社区)资源禀赋不一,发展水平不尽相同,将“百千万工程”作为破题区域发展不平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惠阳区明确实施“百千万工程”路径,统筹全区资源力量,把区镇村发展的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推动综合实力实现新跃升。

在县域层面,惠阳推动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谋划培育打造新战略性、支柱性产业——新型储能,预计今年该产业总产值可以突破200亿元。日前,深莞惠红色干线(一期)工程土建工程工作量已完成95%,预计今年底主线完工。这条干线通车后将串起两大千亿级产业园区,为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提供重要动力。

惠阳推动更多中心镇、专业镇和特色镇崛起,引导各镇(街道)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宜游则游,在不同赛道上争先进位。在乡村层面,惠阳探索国企助力粮食生产、以工补农等一系列乡村振兴模式。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做好“土特产”文章,镇隆荔枝、平潭淮山、永湖茨菇、良井果蔬等特色农产品逐渐闯出名气。

惠东

猛攻“两新一老” 擦亮金字招牌

惠东县始终以“头号工程”的力度抓实“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今年7月,《惠东县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行动计划》印发,提出以“一七五二”为总抓手,即围绕一个核心目标、聚焦七高建设、突出五大保障,形成两张落实清单,量化实化近期、中期、远期任务举措,力争十年实现GDP翻一番,再造一个新惠东。

目前,惠东县87宗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276.8亿元,完成年度计划投资的97.81%;惠州新材料产业园落户18宗项目,惠东产业转移工业园新开工7宗项目,惠东临深产业园(吉隆)前期工作有序推进;招商工作取得积极成效,今年内惠东县在青岛、杭州、北京等地招商,共达成意向合作20余宗,在上海实现计划投资总额为160.41亿元的6宗项目签约。

惠东大力推进海洋强县建设,抓好惠州大百汇现代渔业产业集群和一方海项目建设,推动现代海洋牧场发展;推动蔬菜、马铃薯、粤港澳流动渔民深海网箱养殖、生猪四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升级;并培育发展绿棋楠沉香产业,推动申报“惠东绿棋楠”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惠东县将继续猛攻新能源、新材料、传统制鞋业“两新一老”产业,打造大湾区清洁能源中心和能源科技创新中心,擦亮“中国女鞋生产基地”金字招牌。

博罗

引进重大项目 引领乡村振兴

今年以来,博罗县以“头号工程”的力度全面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各项工作。今年1—9月,博罗县地区生产总值达589.83亿元,同比增长5.1%。

    近年来,博罗加快构建电子信息、新材料、电动车、生命健康和新能源、新型储能“4+1”现代化产业体系。“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博罗主动承接穗深莞优质资源外溢,加快引进一批重大项目。今年1—9月引进项目156宗,总投资约308亿元。目前,博罗全县规上工业企业达1116家。

在博罗,千亿级的智能装备产业园成为推动制造业当家和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战场。今年,这一园区累计完成基础设施投资超10亿元,现有规上企业203家。2022年至今,博罗智能装备产业园累计引进项目102宗,动工项目42宗,投产项目27宗。

依托粤港澳大湾区(广东·惠州)绿色农产品生产供应基地以及环罗浮山等5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博罗推动产业引领乡村振兴取得明显成效。今年以来,博罗进一步规范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推进村组共建改革,实现村组增收超4300万元、合同金额增加超1.5亿元。截至目前,全县343个行政村有147个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20万元以上,培育了福田镇徐田村、柏塘镇小洞村、泰美镇楼下村等一批美丽宜居、共建共享、农文旅结合典型村。

龙门

优化产业布局 推动三产融合

今年以来,龙门围绕建设绿色发展美丽幸福示范县目标定位,不断优化“百千万工程”县、镇、村产业布局,将县、镇、村的发展短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潜力板。

龙门坚决落实制造业当家战略,以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为主战场、主阵地,补强产业链关键环节,力争年内规上工业总产值和招商选资协议投资总额“双过百”。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做强丝苗米、三黄胡须鸡两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

其中,省级产业转移工业园重点发展医药与生命健康、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装配式建筑等主导产业,培育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产业,逐步形成“4+N”的产业体系。目前,入园企业累计达152家,总投资426.4亿元,达产年产值358.18亿元。

龙门正推动百里温泉产业带、乡村振兴示范带、百里增江文旅体经济带建设,覆盖全县100%乡镇、80%的村,壮大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经济、乡村文化等特色产业。龙门全力打造环南昆山生态康养旅游度假区、一二三产融合示范区、少数民族特色发展区以及竹木加工及林下经济聚集发展区,构建具有龙门特色的和美乡村风景图。

大亚湾

 五大攻坚行动 促港产城融合

当前,惠州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大亚湾开发区”)积极推动港产城融合发展,以区域高质量发展行动、城乡区域一体化建设行动、街道“三大功能”建设行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行动、绿美大亚湾生态建设行动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加快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

大亚湾开发区坚持制造业当家,在对标世界一流化工园区中前进,发挥重大项目支撑引领作用和大项目“榕树效应”,建设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高地、国内一流开发区。

在大亚湾红树林城市湿地公园,市民可以近距离感受大自然。南方日报记者 梁维春 摄

今年以来,狮子山公园列入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省级示范点,大亚湾区奥林匹克体育公园·综合馆开馆……大亚湾开发区开展城乡融合发展规划编制,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双向流动,打造宜居宜业宜创滨海新城。

大亚湾开发区健全城乡社区社会治理体系,推进“和美网格”建设,以网格化管理村(社区),从信息采集到安全检查,把各类矛盾纠纷、安全隐患尽量解决在网格。该区发挥各街道连接城市与农村的节点和纽带作用,分类引导各街道进行差异化发展。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壮大做强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特色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刷新村容村貌“面子”,做强乡村振兴“里子”。

仲恺

坚持工业立区 创中心镇示范

在仲恺高新区,“百千万工程”施工图逐步转化为实景画。

在潼湖镇,塔吊林立、机器轰鸣的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与水清岸绿、候鸟翩跹的潼湖湿地交相辉映,创建省级中心镇步伐加快;在沥林镇,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旭硝子、安姆科、晨光等产业项目开花结果,助力该镇成为惠州唯一入围“2023镇域经济500强暨西部50强”榜单的建制镇……

今年以来,仲恺高新区以点带面推动“百千万工程”落地见效。全区以5个镇街、38个行政村、17个社区为主体,强化以工补农、以城带乡,重点实施产业强区行动、镇街创强培优行动、和美乡村建设行动、城乡融合发展行动,形成产城村人融合发展的良好局面。

前三季度,仲恺高新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78.63亿元,同比增长8.5%;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428.87亿元,同比增长7.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7.9%,工业投资同比增长4.7%。

仲恺高新区推动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企业居民服务便利化成果显现。“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全区累计推进农村公路“白改黑”工程260公里,建成农村小公园等公共生活空间55个,仲恺第九学校等8所学校如期建成投用。

【来源】南方日报

【记者】卢慧 蓝单 乌天宇 廖钰娴 林文通 马发洲 于蕾 

【摄影】梁维春

【统筹】刘光明宝

编辑 谢志清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