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民反映发现一疑似中华白海豚尸体,渔政部门正开展搜寻工作

南方探针
+订阅

据悉,11月13日18时,广州市海洋综合执法支队应急值班室接报称有市民下午在海珠区太古仓游艇码头发现一疑似中华白海豚尸体。

广州市农业农村局应急处置小组即刻赶赴现场并协调联系救护团队做好中华白海豚打捞及后续处置准备。

19时30分许,应急处置小组抵达现场并对码头及周边水域进行检查,但未发现上述中华白海豚尸体踪迹。随后对码头附近商户及工作人员进行走访调查,多名群众反映,下午曾在游艇码头发现一中华白海豚尸体,后随珠江退潮朝下游方向漂流。经现场研判后,应急处置小组组织2艘执法快艇继续对游艇码头上下游水域进行搜寻,截至发稿前尚未发现中华白海豚尸体。

自11月6日有群众反映,发现有中华白海豚误入珠江市区水域以来,中华白海豚在珠江内河流域已游弋超过8天,期间应急处置小组曾几次组织打捞救助,均未成功。在多日跟踪监视中,广东珠江口国家级中华白海豚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专家判定该中华白海豚属年老个体,误入珠江水域可能是因为年老或身体出现患病情况导致迷航。中华白海豚作为海洋生物,如长时间离开海洋环境进入淡水水域,可能会因环境不适、病原感染等因素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在最近一次近距离观测中,专家发现该中华白海豚体表可见明显褐色斑块,健康状况较差,已预测本次误入珠江内河水域的中华白海豚死亡风险极高。

目前,市渔政部门正持续开展搜寻,市民如发现中华白海豚相关信息,可及时拨打电话联系反映(020-86393467)。

南方+记者 杨琼 欧阳胜勇 张晋

此前报道

市民在太古仓拍到海豚遗体漂浮,疑似为日前误入广州内河的白海豚

11月13日晚,记者接到报料称,在广州海珠区太古仓码头发现一头海豚遗体,该海豚遗体漂浮在太古仓停靠的一辆游艇边,疑似为日前误入广州内河的中华白海豚。

当晚7时许,记者来到太古仓码头多家沿江餐厅询问,一码头边餐厅的多名店员告诉记者,他们在今天下午4时许看见边上的游艇旁漂浮着一头海豚遗体,并在4时41分左右拍摄了照片。店员告诉记者,在傍晚5时左右,该海豚遗体又沿着珠江往鹤洞大桥方向漂走。

目前,有关职能部门正全力寻找中。

误入广州河道白海豚已2天未监测到其踪迹,市民可提供报料

11月13日,记者获悉,误入广州河道的中华白海豚已2天未被监测到踪迹。

此前,10日下午,在广州金沙洲大桥下寻找中华白海豚的市民再一次发现,中华白海豚似乎又“消失”了。

如今,距离人们11月首次在广州河道内看到中华白海豚已过去8天。如果人们接连数天发现的中华白海豚是同一头个体,那么,这头中华白海豚目前已在淡水区域停留超过一周时间,而中华白海豚在淡水环境下一般只能存活10天左右。

目前,有关职能部门仍在追踪中华白海豚的动向,但市民的报料也是一条极为重要的线索。

误入广州的白海豚已来到了金沙洲大桥下的水域

11月10日中午,记者在金沙洲大桥下的珠江江面看到白海豚出现。此处江面水深,靠近白云区儿童公园,附近有几艘停靠的渔船。

在9日晚,已有市民拍摄到该白海豚出现在金沙洲大桥下的周边江面。

记者在现场看到,白海豚持续在金沙洲大桥附近2公里左右的水域游动,有一艘小的渔政船一直跟着该条海豚进行监测观察。然而,在这片珠江水域,停泊着数量较大的游艇,不时有大的货船经过,对海豚的游动造成影响。

00:07

误入广州的白海豚已来到了金沙洲大桥下的水域

白海豚误入广州河道,有关部门:正追踪,今天持续捕捞救援

11月8日下午4时许,现场专业人士告诉记者,目前是要把该条白海豚引入石井河、增埗河河道水较浅的水域,如果捕捞救援顺利,将及时把海豚送往有关单位进行救助。

在河岸边,救助人员已准备好渔网等设备。在现场,记者看到,有渔政船用引导的方式试图让海豚往水浅的区域游去。一直到晚上6时,海豚仍未游至计划的捕捞救援水域。因天色暗下来,抓捕救援海豚的工作难开展,因此,11月9日将持续捕捞救援白海豚。

从11月8日上午11左右一直到晚上,都有不少市民在河两岸看这条白海豚。白海豚时而游出水面,短短一两秒,又即刻潜入水中,难以追寻。而为了看到这条白海豚露出水面的瞬间,有的市民拿着手机、架好相机一直在岸边等待。

据了解,白海豚作为海洋生物,一旦离开海洋环境进入河网淡水区域,如果不及时返回,有可能会因环境不适、器官感染、船只活动等因素陷入危险。有专家提醒,如果发现类似情况,应该及时拨打渔政部门电话,加以引导和保护。

【文字】南方+记者 杨琼 欧阳胜勇 徐勉

【摄影】南方+记者 董天健 梁钜聪

持续追踪!白海豚来到广州石井河一带

8日上午,昨晚在广州增埗河一带的白海豚在石井河一带出现。政府部门的渔政船跟着白海豚,保持着一定的安全距离。目前,石井河周边的小河涌段已围蔽。

白海豚在广州增埗河道,专家:持续保持监测,市民勿随意人为干扰

01:27

专家呼吁:广州市民避免近距离围观白海豚

误入广州河道的白海豚在11月7日23时许,仍在增埗河河道内。这距离市民发现它时,已过去约6个小时。南方+记者在现场看到,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荔湾区和白云区的农业农村局、广州渔政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有关专家仍在现场持续监测该海豚的状态。

7日晚,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技术科科长、高级工程师陈希对南方+记者表示,从目前现场、包括7日下午获悉的信息来看,该海豚可能是年纪较大的个体。“虽然其游到比较浅的河道,换气频率不高,但它在水下的时间还是比较长的,说明其活力相对较好,目前情况相对比较正常”。

深夜,不少市民仍在河道边围观,大家密切关注着这条海豚的情况,现场有执法人员在维持秩序,河道也已涨水不少。

陈希表示,今晚会持续保持对海豚的跟踪监测,目前河道水较深,没办法直接进行捕捞,需持续跟踪观察。至于是否对其进行捕捞救助还要持续研判,根据海豚的不同情况来进行不同的救助措施。如果白海豚所在的区域适合捕捞,工作人员便可能会采取相关的捕捞救助措施,“要保持监测,知道这条海豚在哪里,它现在在一个较浅的河段,也随时可能会游到别的地方去。”

对于海豚出现在河道的原因,陈希称,一般有两个原因,一是这条白海豚在追逐鱼群的过程中游进河道;二是可能白海豚的身体有一些问题,“可能是因为某些疾病的原因导致海豚的回声定位系统遭到损坏,从而造成海豚无法判断方向。”他进一步解释,如果长期待在淡水里,这对白海豚的健康是不利的。

陈希表示,在以往的保护救助措施中,为保护海豚的安全,在水比较深的水域,有关部门会派渔政船跟着海豚,但也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防止海豚身体虚弱或者是有其他的疾病,在这种情况下,海豚可能会被一些渔船碰撞到。也要防止市民开着小艇到其身边拍照,对其造成影响。因为野生动物本身对这些外来的影响反应会比较大,所以市民应尽可能减少对海豚的干扰,这是对它最好的保护。”

南方+记者 杨琼 欧阳胜勇

白海豚现身广州一河道,农业、渔政部门和专家在现场评估情况

11月7日晚9时,南方+记者来到位于广州白云区、荔湾区交界的增埗河边,白海豚目前正在该条河涌里,不时出现在河面,河水较浅,河边有许多市民正在围观。记者向周边围观的多位市民了解到,在今天晚上6点左右,该白海豚一直在该处位置及附近不远处游动。目前,广州市农业农村局、荔湾区和白云区的农业农村局、广州渔政部门工作人员以及有关专家已在现场评估情况。记者正持续关注该条白海豚的情况。

【文字】南方+记者 欧阳胜勇 杨琼

【摄影】董天健 石磊 钟志辉

广州鹅掌坦一带又出现白海豚,渔政部门正赶往现场

00:26

广州白云区鹅掌坦一带又出现白海豚

11月7日傍晚,有市民再次报料称,广州鹅掌坦附近的河道里出现一条白海豚,引来不少市民围观。对此,记者致电广州渔政部门,工作人员表示,确实收到市民报料,在鹅掌坦一带的河道里有一只白海豚,渔政部门人员正赶往现场。

市民如在广州市水域发现中华白海豚踪迹,可及时与渔政部门(020-86393467)联系反映。

【采写】南方+记者 杨琼 徐勉 欧阳胜勇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此前报道

广州珠江江面又现白海豚?确认了

00:27

广州珠江江面又现白海豚?确认了

11月6日,有市民报料称靠近广州珠江大桥西桥的江面出现白海豚。市民拍摄的视频显示,一只白海豚在靠近珠江大桥西桥下,数次浮出江面。

对此,广州市荔湾区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告诉南方+记者,今天上午将近9点的时候,有市民拨打电话称上述江面发现一只白海豚。荔湾区农业农村局有关工作人员迅速赶往现场,经过核实,确有一白海豚出现,该白海豚当时已往上游金沙洲方向游去。

事实上,这并不是珠江江面第一次出现海豚。在2015年,珠江大桥上游水域便出现过中华白海豚。另外,珠江口水域是中国中华白海豚分布最密集和拥有资源数量最多的区域。这里能成为海豚栖息活动的密集区。据报道,珠江口中华白海豚数量约1100头。

南方+记者  杨琼 欧阳胜勇  徐勉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编辑 叶永康 何玥莹 刘婷婷 钟金秀
校对 曾慧雯 郭晓波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