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这所学校把“课堂”搬进稻田 学子走进田间读懂“稻”理

番禺融媒
+订阅

当前,番禺区农科所的晚稻进入成熟期,水稻逐渐从绿变黄,沉甸甸的稻穗压得禾杆弯下了腰,稻香满溢,每天有不少市民来到这里打卡。11月6日上午,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小学组织六年级3个班170多名学生来到这里学习农耕知识,感受丰收的喜悦。

当天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番禺区农科所优质水稻新品种培育基地,这里30多亩稻田逐渐成熟,有浅绿色的,有金黄色的,地块里面还插有“五香丝苗”“番泰丝苗”“科番香丝苗”等水稻品种,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清新的稻香沁人心脾,呈现丰收在望的景象。稻田与稻田之间的机耕道上,100多名系着红领巾的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站成方阵,他们是来自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小学六年级3个班的学生,来这里学习农耕知识,由番禺区农科所高级农艺师成太辉讲解水稻的种植知识,介绍水稻育种、播种、水肥管理、虫害防治、收割等水稻生产全过程,并解答学生们提出的有关水稻种植的问题。

番禺区农科所的专家向学生们讲授水稻种植知识

听完水稻种植知识介绍后,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由班主任组织分头到田埂上打卡,学生们用手抚摸着着金灿灿的稻穗,从稻穗上摘下一粒谷子,剥开稻子的外壳,看看稻米到底是什么样子。 “你们看,谷子里真的有大米!”从小生长在高楼里的孩子,没有见过农田,更没有见过稻谷,剥开稻谷的外壳、看到大米后,他们感到非常惊喜。

学校师生在禾田打卡,感受丰收的喜悦

据广州南方学院番禺附属小学副校长郝文琴介绍,学校非常重视农业科普教育,之前邀请过番禺区农科所的专家到学校为学生授课,这次把课堂“搬”进田间,把学生带到田间,邀请番禺区农科所的专家为学生讲课,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增长农耕知识,感受丰收的喜悦。当天,学校组织了六年级3个班170多名学生来番禺区农科所上科普课,过两天还要组织六年级另外3个班的学生来这里科普。

文/图:番禺融媒记者 王汉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