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将于11月7日~8日,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樵山文化中心举行。本次大会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共同主办,主题为“拥抱绿氢时代,迎接零碳未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同期还将举办第七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致力为业界贡献一场超高水准、精彩纷呈的年度盛宴。
国内外氢能产业大咖齐聚
共论氢能发展新路径
大会环节包括开幕式、主旨演讲、院士论坛、氢能国际合作高级别会议等,重点围绕《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深入落实、绿氢应用示范建设与绿氢平价路径、氢能和燃料电池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技术创新与国际合作等开展深入研讨交流。
其中,今年大会开幕式和主旨演讲的重点内容将从政策领域和宏观领域深入探讨解析氢能产业健康发展的阶段性方向、路径和发展策略。院士论坛的主要内容将以前瞻性的视角聚焦全球氢能产业最新的科研和技术方向以及可行性规模化发展的前景,关注科技发展的前沿,开阔视野、放眼未来。今年的氢能国际合作高级别论坛,在去年探讨“共建全球绿色氢能体系”的议题基础上,将更加注重实效,进一步探讨推动“一带一路”氢能产业国际合作,以切实推动国际氢能技术与贸易合作为目标,加强务实合作。
大会同期,仙湖实验室还将主办“氢能及氨氢融合新能源产业技术仙湖国际论坛”,特别邀请包括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国理工教授JianGuo Lin等八位著名专家作专题报告。此外,一批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将被同步展示,如程一兵院士团队零碳燃烧技术成果、李骏院士团队智能氢复合动力长途重载牵引车成果、氢能关键材料核心技术成果等。
320家企业参展
体验氢能应用新场景
11月7日—9日,佛山市还将同期举办第七届中国(佛山)国际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及产品展览会、技术论坛、氢听剧场,以及参观考察、试乘体验等系列活动。
本届氢能展会展览面积达21000平方米,设有四大主题展区6个主题展馆,包括一个品牌展馆、两个燃料电池馆、两个装备馆和户外展区。截至目前,确认参展企业达320家,覆盖氢能及燃料电池全产业链,其中包括广东清能、海德利森、中材科技、卡沃罗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以及康明斯、佛吉亚、堀场等外资企业,还有来自加拿大、韩国、日本等国的国际展团参展。
“今年连续参展的展商比例大幅提升,近七成展商连续参展,展会行业影响力日渐提升。”佛山市南海区华南新能源汽车产业促进中心主任周宁介绍说,预计将吸引超15000人次专业观众观展,展会将做好准备迎接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观众。
此外,在户外展区,氢能乘用车等绿色出行应用场景将同步亮相。除了氢能乘用车体验,氢能亲子车、氢能两轮车也将亮相今年展会现场。
坚守“氢能第一区”定位
南海加速氢能产业布局
近年,全球多个主要经济体加快布局氢能产业。随着2022年3月《氢能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年)》的发布,我国氢能产业进入高速发展的新阶段。
自2017年以来,氢能产业大会已经在佛山南海连续举办6届,成为全国氢能产业的一个盛会和标杆。南海氢能是大湾区氢能产业的名片,氢能产业大会在南海的成功举办,对推动国家氢能产业健康发展、加强氢能产业的国际合作、凝聚行业共识、促进技术进步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和价值。
氢能产业作为南海区“两高四新”产业体系的亮丽名片,经过10余年持续不断的发展,培育了氢能“产、学、研、用”的生态、打造了氢源“制、储、运、加”的链条、搭建了“金、科、人、产”双向奔赴的平台、完善了“规划、政策和标准”体系,形成了较完整的、具有国内自主知识产权的氢能产业链。
自去年举办中国氢能产业大会以来,今年南海氢能产业有了新的发展。南海坚守氢能产业第一区定位,以更高眼界、更优技术、更佳路径推动氢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2023年,南海出台《佛山市南海区推进“氢能产业第一区”建设2023年工作方案》并制定《氢能产业链常态化服务工作方案》,产业方案日益完善。在南海区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一批氢能重大项目得以加速推进。其中康明斯恩泽质子交换膜电解水制氢设备制造基地项目、瀚蓝沼气制氢加氢母站项目、飞驰科技新能源商用车整车生产项目已顺利投产,国家电投华南氢能产业基地项目即将投产,为南海氢能产业整体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今年南海区已先后举办仙湖科技大会、世界氢能技术大会、氢能装备安全论坛三场高级别的行业盛会。作为年度压轴大戏,“2023年中国氢能产业大会”将致力为氢能产业的健康蓬勃发展贡献智力支持,为大湾区氢能产业吸引全球技术、企业、人才、投资发挥重要价值,助力国家实现“双碳”目标。
采写:南都记者关婉灵 通讯员南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