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做直播的人多吗?能赚到钱吗?答案是→

汕头人社
+订阅

你看直播吗?

在社交媒体风生水起的当下,兼具可视化、互动性、真实感的视频直播,已成为大众最喜闻乐见的泛传播方式之一。

有人直播带货

有人直播游戏

有人直播赶海

有人直播才艺

甚至还有人直播睡觉

直播的类型万万千千

而对于看直播的用户来说

有人喜欢看动物园的熊猫

有人喜欢看修马蹄

有人喜欢看人聊天

也有人喜欢看小公园亭前的人来人往

用户的兴趣千千万万

那么汕头的直播业态发展得怎么样呢?

汕头直播的人多吗?

能赚钱吗?

看直播的人多吗?

记者带您一起一探究竟

汕企带货

播出5000万销售额

过去,一个消费品从出厂到消费者手里,它的传递过程,是经销商完成的。直播带货出现之后,一方面是品牌可以直接卖货了;另一方面,所有人都可以做经销商了,跟地域关系不大了。如今,直播作为连接品牌宣传和消费的“最后一公里”,在各大行业和品牌的线上传播和销售增长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  森宝积木直播间

作为玩具之都,澄海的各大企业也都在各个平台建立了自己的直播间,直播带货已经成为他们的标配。森宝积木一款叫做“花颜茶语”的产品在直播间成为全网爆款,单日销量达到百万。森宝积木总经理林泽哲表示:“在我们自己的抖音账号上面在没有达人带货的情况下,单天的销售额就达到100万,100万的销售额也是历史以来是比较好的一个新品的一个反应。”

△  “懒角落”直播间

除了玩具,我市也有不少商家投入了直播的赛道。家居用品行业品牌“懒角落”积极发力直播,在汕头搭建了多个直播间,组建了20余人的直播团队,365天每天都开播,其直播年销售额达到近5000万,占其公司总销售额两成以上。懒角落品牌负责人李欣表示:“直播给我们公司带来最直接的好处就是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其次是品牌知名度的增长,让更多的用户可以知道我们。直播缩短了我们和消费者的距离,可以让消费者在直播间和主播互动和交流,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到消费者的心声和需求,从而指导我们产品开发,服务和营销方面的工作,促使我们更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可以看到,汕头各商家聚集直播效应凸显,通过常态化、场景化、轻量化的直播,实现线上流量向线下流量转化,拥抱更广泛也更年轻的消费者,持续拉动产品销售爆发增长。

文娱直播

“爱乐之城”的“百姓演唱会”

直播不仅只是“买买买”,也可以“唱唱唱”。在汕头,有一群喜欢音乐的年轻人,他们每周末都会在各大商业综合体前开启现场演唱的活动直播。虽然他们并不是知名歌手,但是每次开播,直播间都会涌入大量的汕头本地用户观看,这些用户在观看直播后还会自发组织到线下参与到合唱活动中来。

△  张琳每周末都会组织音乐现场直播

音乐直播组织者张琳告诉记者:“直播作为一个吸引他们的平台或者渠道,让大家通过看直播能够来到现场,来和我们一起大合唱,直播的粉丝群加起来大概有上千人。粉丝都是通过直播知道我们,然后加入我们,每个星期来打卡。起初我们只是一群唱歌的爱好者,现在大家也都知道了我们固定是每个星期五在各个地方来做这个活动。”

那些互不相识的陌生人,因为音乐而连接在一起;那些无法实现的演唱会梦,在直播间里实现。这样的直播,他们已经做了近百场。常来现场支持他们的陈小姐说:“我从线上追到线下,从第一次看了她直播之后,就抽出空来看她线下唱歌。听她唱歌,带给我一种坚持下去、生活下去的力量的感觉。”

△  张琳的音乐直播吸引了大批粉丝到现场

以音乐直播的方式缓解烦闷焦虑,散发着的是爱乐之城的无限魅力,更是汕头人对于音乐的满腔热爱。张琳说:“直播也好,短视频也好,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做这个事情完全是出于对音乐的爱好,我们大家都是各行各业的人,完全是因为对音乐的喜爱而聚集在了一起。大家的工作都比较繁忙,压力也都很大,希望可以通过直播,每周有一个时间一起感受大合唱的魅力,来放松你们的心情,放慢一下工作脚步。”

直播

给了这些无名音乐人

展示自己的空间

也给了汕头喜爱音乐的年轻人

一个聚在一起的机会

外表光鲜的主播

“看上去很美”

直播

这样一个快速发展的、光鲜的行业

就像湍流一样向前飞奔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直播的赛道

然而做主播

真的能一夜爆红吗?

主播小柔已经在汕头做了两年直播,曾经的她也有过“想红”的梦,但是在自己亲身经历了两年直播后,她已经不再抱有幻想了。小柔说:“现在的直播来说,挺卷的。普通人开直播就只是为了玩而已,可能就只是想赚一点零花钱,赚一点收入,更多的就是打发时间,消遣而已。一天最多我能赚600多,最少可能没有。以前有想红的想法,现在没有了,因为实在太卷了。”

△  主播小柔几乎每晚都会开播

直播带来的直接反馈,对谁都是个巨大的诱惑。经历过生活“打磨”的汕头本地美食网红吉米,保持着别被“追求流量”这件事过度驱动的警醒。吉米说:“做直播是有收益在的,大部分人都是奔着收益去的,大家都想火,想去圈多一点流量。你需要去提供价值,你给你的观众带来什么,带来快乐或者你给他们带来合适的产品。你得提供价值,做一个对用户有用的人。”

△  美食网红吉米的直播间内容以聊天为主

身处直播湍流中的个体,有的成了水草,在湍流里扎下根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姿态和生命力;但更多的是像泡沫,追随潮流,也在潮流中被裹挟,被冲走。事实上,主播并非一个轻松的职业,而新人主播的淘汰率亦不算低。艾媒咨询今年一季度的统计数据显示,在杭州、上海、北京等城市,主播平均月薪比起去年同期下滑了30%左右,运营、中控等“配角”也下降了20%左右。

据了解,汕头也曾经有过不少培养主播的公司,但是在疫情后,很多公司出现转让、倒闭的情况。而且相比杭州、广州等一二线城市,汕头许多运营直播的公司也存在不规范,发展水平不高的情况。

曾经签约本地MCN公司做主播的吴小姐现在已经远离了直播行业,她说:“MCN公司抽水很高,要求也比较严格,你播多少,要跟别人PK之类的,规矩比较多。直播时长、打PK、一天要播够多少个小时、什么时间段播,都是有要求的,而且利益分配也不均,很不公平。很累,一天要播6个小时,一次要连续播3-4个小时。赚得也不多,如果你的表现达不到公司要求的时长你也拿不到底薪。我认识的一些主播朋友,哪怕之前是百万粉,但是现在也都转战其他行业来支撑生活了。”

未来真的是

“人人皆主播、万物皆可播”吗?

严格来说

直播并非一个新鲜事物

经过近年来的发展

大家的接受度也越来越高

而对于主播来说,从不被看到,到被看到;从被一个人看到,到被更多人看到,这个过程变得更加的漫长及不可预期。

但是依然有不少年轻人看好直播的发展。高三的何同学就希望能够通过直播平台来宣传汕头的文化:“我认为直播还是一个全新的平台,如果说我们汕头能够借助直播这个平台,来带动旅游业的发展,包括一些文化的交流,都是有作用的。我们应该利用这个来发展我们的思想、文化。我会看赶海或者撬龟壳的直播,觉得高三压力较大,通过看直播可以减少压力,比如说我想去看哪片海,主播就会帮我去看,我觉得也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直播间的喧嚣并不会让汕头的年轻人停止思考,依然有不少年轻人对直播有着清醒的认识。薛同学说:“我觉得有它的好处也有它的坏处,好处就是能有更多的平台,让大家能够各方面有发展;坏处就是如果太早接触直播,可能不利于青少年发展。”

来源:汕头融媒集团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