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10所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等10所高校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其中。
首批“省重点”为什么是它们?连日来,在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南方+报道团队走访了这10家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探寻它们在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建设等方面的实力与亮点。
一起来为它们点赞!
为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点赞!(排名不分先后)(可多选)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教学与研究高地,培养“三力一感”人才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得“全国重点”头衔,底气何来?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理工科优势,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和科研互动,建强建优“第一学院”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农”字特色,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医德培养,以红色军医传承铸魂育人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 广东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彰显财经特色,打造高水平学院 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内涵式发展,建设高水平学院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立足创新之都,打造学科发展新高地 提交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教学与研究高地,培养“三力一感”人才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大是全国率先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院校之一。2017年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率先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领先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该院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价值塑造上下深功夫,培养有“三力一感”的学生,即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和历史感,培养学生明辨是非、感知社会的能力,让学生具备强烈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摘得“全国重点”头衔,底气何来?
作为全国首批21家获博士授予权单位之一,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获评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部级平台基地、重大项目、重要人文社科奖励等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成果方面,居于全国前列。
在育人方面,该院每年都会组织多支学生队伍,前往茂名、潮州、清远等地,开展社会实践与调研,在社会大课堂上好“行走的思政课”。并组建“华师本硕博学生理论宣讲团”,开展暑期“三下乡”、农村志愿服务等活动,培养具有良好理论素养、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及业务能力的专门人才。
华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发挥理工科优势,创新思政教育模式
作为理工科大学,华南理工发挥技术化创新的“天然优势”,以“智慧思政”升级课堂体验、扩展教学内容。该院运用多媒体、慕课、微课以及教学APP等,打造立体化课堂、即时化课堂、人机化课堂;打造30余间智慧思政课室,满足学生的研究型学习需求。
学生走进校内的线下体验馆、戴上VR设备,可“穿越”历史,沉浸式参观红色革命场景,也能通过学校虚拟仿真思政课系统,体验历史情境、开展直播教学,思政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活”了起来。如今,华南理工获批建设全国思政课虚拟仿真教学体验中心,并入选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设立的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华南理工大学课堂。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学和科研互动,建强建优“第一学院”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暨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一批思政金课提升了学生的“到课率”“抬头率”“走心率”。该学院已建设国家一流本科课程3门、广东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
立足“多元文化聚暨南”的校情,暨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为内地学生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为港澳台学生开设国情教育课。创新构筑思想政治理论课“五微一体”(即微课、微信、微书、微坛、微行)和“五体联动”(即主体、客体、载体、介体、环体)教育模式。该院2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次获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连续4届获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录制微视频。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强化“农”字特色,建设教学研究型学院
华农马克思主义学院突出“农”字,面向基层,走科研特色发展之路。该院找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发展的关键问题,结合农业大学的特点,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农村党建、乡村文化建设等特色学科和特色方向建设,提升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的能力。
该院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院农村党建研究中心并组建了26人的科研团队,组建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农村实践”“农村党建与社会治理”等8个学科团队。同时,主持基层及农村党建相关科研项目、主办首届基层党建与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研讨会、承办多地多单位党建业务培训工作,用理论的力量、实践的探索,支撑农业强国建设。
华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注重以研促教,召开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研究水平和教学水平。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聚焦医德培养,以红色军医传承铸魂育人
作为医科大学,如何保障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而行?南医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指派老师担任各学院“联络员”,与专业老师共同研讨,把思政元素有机融入专业课教学。近年来,该院牵头建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课程思政教育资源建设联盟和网络资源平台”,被写入教育部课程思政建设报告。2020年,该校获批广东省“八个相统一”高校思政课建设示范点培育单位。
以思政课质量提升为中心,该院联合南医大四大书院、各专业学院和附属医院推进“五共五入:医学院校思政课协同聚力创新实践”大思政课改革。2022年,相关成果获得第十届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南方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编撰出版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思政课教学案例集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培养具有家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
作为一所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校,培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时代新人,让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是广外构建“大思政”的重要理念之一。针对院内学生,学院开设了俄语、法语等第二外语课,让学生掌握多语种的语言能力,能够读懂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经典原著。面向小语种专业学生和留学生,该院组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小语种教学团队”,打造了“多语种+思政”系列精品课。同时,该院还先后在日本、法国、俄罗斯等国高校建立马克思主义理论“国际阐释”研究和学术交流基地,开展经典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将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传播到世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合照。
作为华南地区唯一一所财经类院校,广财发挥优势,关注经济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广财马克思主义学院定期邀请省内外专家到校,为学生讲述国家发展战略、经济形势、法治改革等,以深入浅出的理论阐述和紧贴实际的案例分析,引领学生深刻了解中国方略、中国方案。
着力打造学科的财经特色,该院拥有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重点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创新、习近平经济思想、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以及党的建设。近五年,获批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优势研究”等国家级项目20余项。
广东财经大学智慧思政教育共创基地,学生们戴上VR设备,可以“穿越”到红色场景。
广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进思政课“三个定制”,即教学内容专业化定制、教学问题针对性定制、教学方法个性化定制,结合听课学生的专业特点、关心的问题,安排不同的授课教师,力求把思政课讲深、讲透、讲活。
该院聘请法学、社会学、公共管理、历史学、美学等相关学科的教师,加入思政课教师大团队,让思政课专职教师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化。目前,学院形成思政课教师、专业课教师、辅导员、校外特聘专家构成的教学共同体。通过集体备课制、教学观摩赛等方式形成默契,定期组织开展教学研讨活动、进行教学演练,帮助思政课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打造“教师真心热爱、学生真心喜欢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论研讨会在广州大学举行。
深圳地处改革开放前沿、东西方文化交流前沿,具有独特地理环境与区位优势。深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扎根深圳办学,秉承改革创新文化基因,形成了特色化发展之路。
该院建有深圳大学移民文化研究所、深圳国际化发展战略研究中心、深圳大学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等与特区发展紧密关联的研究机构。其中,依托深圳大学改革开放史研究中心,该院正在编写国内第一本有关深圳改革开放史的教材,拍摄《改革开放与深圳特区实践》特色课程。2024年,一门崭新的《深圳改革开放史》将以慕课形式作为深大本科生指定选修课。
深圳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行走的思政课——“星空夜谈”系列活动。
南方+记者 刘汉能 李秀婷 马立敏 汪祥波 姚昱旸 钟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