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家长“中招”了!这个群聊功能一定要设置→

汕头政法
+订阅

平日家长群里熟悉的“老师”

突然催缴“学习资料费”

看到“老师”的头像和用户名都对得上

一些家长也没有多想

三下五除二完成转账

过后却发现“老师”退了群……

提高警惕!

骗子冒充老师潜伏家长群内

近日

家住番禺区的Y女士

遭遇了冒充老师班主任缴费类诈骗

骗子在QQ学校家长群内

伪装成班主任

(头像及群昵称均和班主任相同)

发布虚假消息声称

教育局为了给学生订购学习资料

需要每位家长缴纳一笔资料费

由于家长日常在群里

也会接收到老师发布的通知

于是收到信息后

Y女士并未起疑

通过支付宝转账600余元

直到群内真老师发现并提醒后

才及时醒悟,报警求助

迷惑性极高!

广州市反诈中心发布安全提示

总结这类作案手法

骗子普遍采用

‘进群、冒充、利用时间差行骗’

‘三步走’骗术。

广州市反诈中心介绍

这套“三步走”的骗术成本较低

迷惑性极高

主打一个措手不及

让人猝不及防

套路分析

①骗子首先广撒网,通过“年级”“班级群”等关键词搜索找到相关的群聊,或在学校门口向家长索要班级群的二维码,一旦该群没有设置入群验证,或者管理不严格,骗子便很容易潜入群中。

②进群后,骗子便会伺机而动,包括盗用真老师的头像、群昵称等个人信息,观察老师的在线时间和说话习惯等。

③最后,趁着老师在上课工作或下班休息等没有时间看手机的空档,骗子便利用时间差,换上“老师”的伪装,在群中以“学校通知”“学习资料费”等理由向家长实施诈骗,若真老师不能及时发现,或家长没留心便转账,骗子便很容易得手。

如何防范“假老师”行骗?

01、设卡:设置进家长群的关卡

设置进家长群的关卡,就是抵挡骗子的第一道防线。无论是QQ群还是微信群,群管理员可通过设置“加群验证”防止骗子随意进入家长群,家长进群后,需要按要求修改自己的昵称,便于老师管理。

  • 微信群请务必将“群聊邀请确认”开关打开,并且群管理员应当严格审核申请人的身份,避免骗子浑水摸鱼入群。

  • QQ群的管理员可以在“群聊设置”里面,点击“管理群”按钮,里面找到“加群设置”的三个功能设置选项进行以上设置。假如所有家长已经入群,可以将群设置为“不允许任何人加群”,更加安全。但仍然不能高枕无忧,因为家长和老师的账号都有被盗号的风险。

02、标注:把真老师标注明确

家长们可以通过给真老师设置昵称的办法把冒充者筛查出来。

  • 微信群的群名称显示规则是:备注优先于群昵称,比如,班主任自己设置的昵称为“宋老师”,某位学生家长给班主任设置的备注为“我儿子的克星,富有责任心的宋老师”,那么在这位学生家长的群对话框中,班主任老师显示的名字就是“我儿子的克星,富有责任心的宋老师”,而不是“宋老师”。

  • QQ群里的群昵称是优先于备注的,但是只要你点开老师的头像看一下具体信息,也是能准确根据备注区分的。

03、终极辨别:拉长时间线+核实

考虑到学校收费都不会紧急到要马上完成,既然骗子是利用真老师没使用手机这个短暂的时间差行骗,那么家长们在家长群看到有“老师”发布收费信息时不要急着缴费,可通过电话联系或其他方式与班主任本人核实信息真伪,避免被骗。

当然,如果不需要在线收取各种费用,班主任老师就可和家长群里的家长们约定好,让骗子无可乘之机。

警方提醒

凡是涉及钱财交易

请各位家长一定要多加留心

来源: 广州反诈服务号、佛山市公安局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