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届广交会圆满落幕!我们发现了这些新亮点

大开放 新格局
+订阅

夕阳西下,随着一波波人潮逐渐散去,曾经人声鼎沸的广州琶洲广交会展馆渐趋宁静。第134届广交会线下展告一段落,全球客商却意犹未尽。

01:10

(第134届广交会圆满落幕!我们发现了这些新亮点……时长共1分10秒)

第134届广交会圆满落幕!我们发现了这些新亮点……

来自五湖四海的2.8万多家参展企业“八仙过海”,新品首发首秀精彩纷呈;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近20万名采购商纷至沓来,比上届增长53.4%;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8%,实现恢复性增长……

坚定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中国,正为不确定的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中国第一展”是其中一针最有力的“强心剂”,展示中国外贸的超强韧性,释放超大市场的无限潜能,进一步助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结构优化背后的产业升级

国际市场,风云变幻。走过67年的广交会,依然是全球贸易的“风向标”,紧追潮流变化,迅速作出调整。

本届广交会是近15年来展区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一届,跨期调整了7个展区。“展区结构优化成效显著,创新展品大量涌现,彰显中国外贸创新实力。”广交会新闻发言人、中国对外贸易中心副主任徐兵说。

这样的优化,是中国产业结构升级的客观需求,也为新兴产业腾出更大更优的空间。第一期家电、电子消费品、机械设备、新能源等机电产品展区规模大幅增加约3000个展位,增幅超18%,其中新能源展区规模增幅更是高达172%。

敏锐的“老广交”扎进新兴产业的“蓝海”,收获颇丰。“此次重点展出新能源拳头产品,收获不少订单和意向合作。未来新能源市场巨大,我们将加快打造虎头家庭储能能源生态圈。”广州轻工集团旗下企业、虎头电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海外销售总监吴艳说。

更多行业“小巨人”“隐形冠军”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抓住机会,第一次站在世界舞台的“C位”。

“我们品牌是首次参展,而且拿到了特装展位!不但有东南亚等地区的‘老朋友’来见面,这次带来A3彩机、20速度段彩机等4款自主研发的新产品,现场也获得了许多新客商的订单意向。”珠海奔图国际市场部经理张晶晶说,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线,目前该公司拥有50多个不同类型的产品系列,都是针对不同用户和场景的需求研发而来。

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服务层出不穷,高端智能、绿色低碳产品成为主流,创新创意产品深受青睐。

“中国母婴企业正不断更新观念,持续在产品研发、品牌营销、服务设计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创新,升级生产设计、客户销售服务整个全链条的环节,力求以更新颖的设计、更优质的质量来获取订单。”深圳市新益瑞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劲松说。

据中国对外贸易中心统计,本届广交会期间,参展企业在线上平台累计上传展品超275万件,其中新产品超70万件、智能产品约11万件、绿色低碳产品超43万件、自主知识产权产品约23万件。新品首发首展首秀活动达401场,118家单位的141件创新精品获2023年广交会设计创新奖(CF奖)。

从小而美的消费新品到高精尖的前沿科技,从单纯代工到自有品牌出海,从销售产品到提供解决方案,从传统行业到新兴领域,中国企业不断向产业链的中高端攀升,彰显了中国外贸强大的发展韧性和创新活力。

“超级流量”背后的超大市场

从智利圣地亚哥到中国广州,距离一万多公里,飞行时间超过12小时。这条路,智利采购商杰米·贝索莱特(Jaime Betholet)每年要往返五次以上,至今已是第十年。“我的供应商绝大部分来自广东,这届广交会上,‘广东制造’的质量和设计又有了新的提升!”杰米惊叹,自从2013年第一次参会至今,广交会变化巨大,新产品越来越多。

广交会成了全球采购商的“宝藏平台”。他们千里而来,通过“一站式”采购,向世界带去广受欢迎的“中国制造”。截至11月3日,共有来自229个国家和地区的境外采购商线上线下参会。其中,线下参会的境外采购商197869人,比第133届增长53.4%,比疫情前的第126届增长6.4%。

不仅如此,117家工商机构和165家跨国头部企业等“大买手”纷纷组团来扫货:马来西亚中国总商会、匈牙利企业家与雇主协会、秘鲁中国商会、巴西中国商会、尼日利亚拉各斯工商会,美国沃尔玛、英国特易购、德国Aldi、日本永旺……

浩浩荡荡的人潮中,来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客商表现格外显眼。据统计,线下到会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126343人,占比63.9%,比第133届增长68.6%。

“到广交会找产品,绝对是丰收!这一趟,我专门来找新能源汽车和配件产品。”在广州经营贸易公司6年的土耳其采购商奥马尔是一位“老广交”,此次专门到新能源汽车与智慧出行展区寻找优质货源,准备进口到土耳其。在他的微信好友列表“新能源车”标签下,是一长串中国供应商的名字,其中不少是在本届广交会上新结识的。

依托广交会这一助力贸易畅通的重要国际平台,“一带一路”共建国家采购商既买到了中国优质优价的产品,也打通了本国特色产品在中国的销售渠道,实现互利共赢。

“超级流量”链接超大市场。广交会进口展为全球企业搭建了进军中国市场的快速通道,不仅让企业共享广交会的“超级流量”,也为企业结识世界各地的客户、拓展全球市场带来了新机遇。

连续参会十多年,格鲁吉亚工商会驻广东省办事处主席、格鲁吉亚“一带一路”商务馆创始人贝卡·梅卡伯利兹在广交会上找到了新商机。“十几年过去,展馆还是老样子,但这里展出的企业、产品、技术和服务,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贝卡说,广交会与时俱进,让全球采购商能随时在这里找到所需的新技术、新产品,也为共建国家采购商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平台。

订单回暖背后的开放机遇

本届广交会最后一天,广东斯威特食品有限公司展位依旧热火朝天,洽谈桌座无虚席,不少采购商还在“排队进场”。“今年的采购商特别给力,目前意向订单已经达到100万美元!”斯威特展位负责人说,这几天前来展位的采购商就没有断过。

本届广交会线下出口成交223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8%,呈恢复性增长态势。其中,品牌企业出口成交63.5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7.8%,占出口成交总额的28.5%;与 “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交122.7亿美元,比第133届增长2%。

境外采购商的“快速回归”推升了展会的“暖意”。不仅是现场签单,看工厂、看车间、看产能等后续也预约不断,更大的合作空间正在打开。

“第一次来广交会,真是大开眼界,找到了不少新商机!”本届广交会上,巴西采购商苏琳与多位广东参展商交换了联系方式,约定后续到工厂交流,了解更多产品细节。

线下,一张张订单纷至沓来;线上,一场场洽谈持续火热。本届广交会上,许多企业充分利用线上平台全天候运行优势,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市场需求,提前开展引流推广,吸引目标客户线下到访。

据统计,线上平台累计访客数789万人,其中境外访客数660万人,占比84%。参展企业店铺累计访问量438.6万次;累计连线展示3362场次,共约3万人次观看。

采购商量质提升、下单积极,进一步增强了中国企业对明年外贸出口的信心。“与上一届相比,秋交会谈下的订单更多了,未来可期!”江门市大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福波充满信心,这次不仅与多位“老朋友”签下大单,还吸引了不少新客商的关注。

订单回暖、信心强劲,互为市场、彼此信任。不仅是中国企业“走出去”,更多境外企业也将目光投向了“鱼大水深”的中国市场,并通过广交会链接全球机遇。

本届广交会进口展上,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650家企业参展,其中“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参展企业占比60%。众多行业标杆和国际知名品牌企业集中展示智能制造、品质家居、休闲生活产品。重要展团收获颇丰,其中日本展团首次参展的企业现场与中国企业签下多个价值可观的订单;土耳其作为本届参展规模最大的国家展团,已积极响应下届参展邀约并认真筹备。

“收获很大,进口我们商品的国家突破60个!”土耳其参展商额尔丁克·库楚克兴奋不已。自2015年以来,他供职的土耳其Asil Krom公司就连续参加广交会进口展,该公司生产的不锈钢水槽等产品也随之销往欧洲多地及美国。本届广交会上,该公司业务又一次取得新突破,首次拓展到南美洲市场。

透过广交会这扇窗口,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决心更加彰显;来到广交会这个平台,全球客商不仅“广交世界”,更用实际行动“互利天下”。

【采写】南方+记者 陈晓 唐亚冰 唐子湉 周美霖 邵一弘

【摄影】南方+记者 张令 石磊 见习记者 钟志辉

【剪辑】南方+记者 何志豪

编辑 王露纯 何雪峰
校对 刘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