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科研“国家队”带着硬核成果亮相广州

广东科技头条
+订阅

00:22

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启动

“做科研要学会‘自讨苦吃’,额外工作虽然占据了我的时间,但也为我在生物医学领域的研究打下基础。”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温室前的大草坪上,中国科学院院士苏国辉结合自己的求学和科研历程,向公众讲授了“从视觉神经再生研究中探索未知的科学世界”科普报告,赢得阵阵掌声。

11月4日,中国科学院第六届科学节(2023)广州专场活动暨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开幕。作为科研“国家队”,近30家中国科学院科研机构等带来逾40个硬核成果、特色展品、节目和实践项目等。

这是中国科学院科学节首次在广州设置专场活动。活动以“嗨,科学!”为主题,围绕“节目+节日”两大特色,开辟“嗨剧场”“创工坊”“科学之美”等板块,通过科学展览、实景模型、科普报告、科学文艺汇演、科学实践等形式,让公众多方位感受科学魅力。

记者在现场看到,“嗨剧场”主舞台以科学文艺展演为主,科学家们将科学知识与舞台剧、演讲、实验、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相结合,以公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展示科学的魅力和科学家的精神风貌。

值得一提的还有“创新展”板块,我国自主研发的“蛟龙号”“深海勇士号”“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模型、“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模型、“科学”号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模型等在现场展出,吸引大批公众的目光。

植物手作体验、非遗棕编体验、火山爆发、化学红绿灯、口红DIY实验、观鸟导赏……“创工坊”板块主打科学实践和科普互动。近30个单位在现场设置展位,开展多种主题的科学实践活动,家长和孩子在现场共同参与科学实践,感受科学的乐趣和奥妙。

在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展位,自育的COP15兜兰、大湾区兜兰、玉莹兜兰等活体植物与公众“零距离”接触,公众还可以通过体视显微镜,直接观察采集自热带珊瑚岛礁的土壤线虫标本,体验土壤线虫分类学家的科研生活。

2023年粤港澳大湾区科普发展论坛在本届科学节同期融合举办。主办方表示,此次将科学节与科普论坛融合举办,是科研与科普的结合。科普发展论坛集学术研讨和经验交流为一体,旨在激发科普新动能、释放科普新活力,推动大湾区科普工作高质量发展。

【文字】南方+记者 钟哲

【摄影】南方+记者 许舒智

【剪辑】南方+记者 万稳龙

【通讯员】李碧秋

编辑 唐嘉欣
校对 蒙骏鸿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