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师说药】秋季养阴选麦冬

鹤山市中医院
+订阅

麦冬,中药材名。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的干燥块根。

麦冬原产中国,日本、越南、印度也有分布。中国南方等地均有栽培。生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山坡阴湿处、林下或溪旁。麦冬的小块根是中药,有生津解渴、润肺止咳之效。

性状

浙麦冬 块根纺锤形,长1.5-3.5cm,中部直径3-7mm。表面土黄色或黄白色,有较深的不规则细纵纹,有时一端有细小中柱外露。质韧,断面类白色,中央有细小圆形中柱,新鲜时可抽出。气微香,味微甘、涩,嚼之微有粘性。

川麦冬 块根较短小,表面乳白色。质较坚硬,香气小,味淡,少粘性。

性味归经

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胃、心经。

功效主治

功效:养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

主治:

1、用于肺阴虚引起的干咳痰黏或无痰,甚至痰中带血等。

2、用于胃阴亏虚引起的咽于口渴、大便干燥等。

3、用于心阴虚或热病后引起的心烦失眠等。

4、用于内热伤阴引起的消渴(糖尿病)等。

真伪鉴别

临床上常用的有麦冬、山麦冬、大寿冬,假麦冬为营草根。

1、麦冬呈纺锤形,两端略尖,表面黄白的或淡黄色,质柔韧,中央有细小水心。

2、山麦冬呈纺锤形,但外表粗糙,不如麦冬柔软、滋润、洁白。

3、大麦冬呈矩圆形,块根较其他麦冬大,两端钝圆,干后坚硬。

4、假麦冬呈纺锤形,表面灰黃色或土黄色,有少许横纹,质疏松而轻,易折断。

配伍应用

1、麦冬+桑叶

可增强凉散风热,清热养阴,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燥热伤肺,干咳痰粘,肺肾阳虚,劳嗽咳血等。

2、麦冬+五味子:

可增强养阴润肺,敛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阴虚燥咳较重,稍动则喘,咳嗽吐痰不已,皮肤不泽等。

3、麦冬+玄参:

可增强滋阴润燥的作用。适用于肺阴不足而致喉痒,咳嗽无痰,口渴咽干等。

4、麦冬+桔梗:

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燥咳初起,咽干口燥,咳嗽不已,痰黏难咳者。

5、麦冬+黄芪:

可增强补气养阴,润肺止咳的作用。适用于劳嗽咳血,气阴两伤,四肢倦怠,腰膝无力等。

6、麦冬+柏子仁:

增强了清心除烦,养心安神的功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心肾不交,心烦失眠,惊悸神疲,梦遗健忘等。

药膳食疗

//

麦冬秋梨膏

材料:雪梨4800-5000g,麦冬50g,红枣100g,老姜40g,百合20g,贝母25g。

做法:先梨切碎,榨取汁,梨渣加清水再煎煮1次,过滤取汁,两汁合并备用;麦冬、红枣、老姜、百合、贝母加10倍量的水煮沸1小时,滤出药液,再加6倍量的水煮沸30分钟,滤出药汁,两液混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至稀流膏时,加入捣碎之冰糖末,搅拌令溶,再煮片刻。每服每日2次,温开水冲服。

功效:养阴生津,润肺止咳。适用于阴虚肺热,咳嗽无痰,或痰少粘稠,甚则胸闷喘促,口干咽燥,心烦音哑等。

//

麦冬龙骨红枣汤

材料:龙骨500g,麦冬、玉竹、黄芪、莲子、花旗参各10g,红枣2粒。

做法:先把所有中药材料清洗干净;龙骨切块、焯水,捞出备用;所有材料放进锅内,加入适量清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煮90分钟,加入食盐即可。

功效:润肺止咳,健脾益气。

注意事项

本品性凉滋润,故风寒或痰饮咳嗽、脾虚便溏者忌服。

END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1
您已点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