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爷爷曾参加抗美援越战争,从他的讲述中,我进一步了解了那段历史,这让我更加珍惜现在的和平生活。”在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姜帆任教的《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中,学生王睿在访谈曾参加抗美援越战争的爷爷后,感触颇深。
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里的学问,而是植根于人民、来自实践的科学理论。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林进平说,学院在政治引导、学理阐释、价值塑造上下深功夫,培养有“三力一感”的学生,即学习力、思想力、行动力和历史感,“这样学生才能明辨是非,形成感知社会的能力,具备强烈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
继2017年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后,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于近日入选首批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林进平说,学院将在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推进教学与科研良性互动、锻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等方面持续发力,打造广东乃至全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与研究的高地。
中山大学党委常委会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
打造学生爱上、乐上的思政“金课”
中大具有悠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和研究历史。
建校之初,李达、王亚南等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就与中大结下不解之缘,播下了红色基因。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大是全国率先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的院校之一,刘嵘、夏书章等著名教授都执教三尺讲台,讲授马克思主义理论,奠定了中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深厚基础。
“马院姓马,在马言马。”在新时代,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担负起了历史和时代赋予的责任,又创造了多个“全国前列”:2017年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19年率先面向全校本科生开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领先构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本硕博一体化人才培养体系……
在新时代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是一项基础性工程,也是一项战略性工程。马克思主义学院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建设好思政课“第一主课”。
如何打造学生爱上、乐上的思政课程?“首先要‘眼中有学生’,深入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专业背景、认知特点、思维水平,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林进平介绍,为加强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青年教师在入校第一年需同时担任学生辅导员。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迎新大会。
“上思政课,不能只给学生灌输知识。”姜帆了解身边这群青年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对世界满怀憧憬和探索欲。因此,在思政课中,姜帆特别重视培养他们的思考实践能力,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伟大精神的理解和传承。
于是,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一课中,姜帆通过“文献+实践”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历史文献资料,同时开展近现代史的口述史访谈、走访历史旧址等实践活动。
在这门课上,学生们访谈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抗美援越战争亲历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老兵……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构成了课本上的历史。如今,学生的访谈作品在新媒体平台陆续推出。
从2019年秋季开始,中大本科生的课表新增了一门必修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如何将该课程打造为思政“金课”?
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校内其他院系设立教研室,联动全校“大文科”资源如历史、哲学、法学、生命科学等相关学科的师资力量,合力搭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完备的知识体系,将课程深入浅出地讲给学生听,兼顾理论严谨与实践生动。例如,由生命科学学院教师讲授生态文明建设的相关内容,确保讲清楚讲明白,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
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设立“8+1”个院内教研室,各教研室集中开展理论学习、集体备课,充分利用新老教师传帮带的作用,帮助新教师尽快站稳讲台。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教师读书会。
同时,马克思主义学院每年定期组织教师到延安、井冈山、四川等革命圣地开展思政研修活动,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养。“我曾去过四川阿坝体验红军爬雪山,那时候带着氧气瓶尚且步履维艰,可以想象先辈们克服了多大的困难。”姜帆说,有过这样的体验,讲授相关课程时情绪也会更加饱满。因此,她也经常鼓励学生多参访历史旧址,提升历史的现场感。
2023年秋季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进教师培训。
学生是课程质量的第一反馈人。近年来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思政课在全校的学生评教中,分数都名列前茅。
“在课堂上,我们不是被动地接受观点,而是历经了思想上的思考,主动地吸收和学习。”中大2022级本科生刘俊辰说,学校的思政课润物无声。
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
“教师对相关理论没有深入研究,就很难把理论课讲得动听。”张浩说,学院促进教学、科研一体发展,以教学支撑科研,以科研反哺教学,积极推动教师在教学和科研的良性互动中不断提升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
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对接党和国家重大理论与现实需求,科研成果丰硕。近5年来获得各类项目260余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40余项(含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0余项)。2021年以来,学院教师在CSSCI及SSCI收录刊物发表论文234篇,出版学术著作10余部。
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推荐优秀教师入选各级宣讲团,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宣传,为社会各界宣讲中央精神6000余场次,取得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宣讲效果。学院现有2位教授分别被聘为教育部百人宣讲团成员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国师生宣讲团成员,3位教授被聘为广东省委宣讲团成员,2位教授被聘为广东省教育系统宣讲团成员,5位教授被聘为广州市宣讲团成员。
聚焦党史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等重大主题,中大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者们在宣讲中用学术讲政治,以理论回应现实,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传播出去,成为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火种”,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立足社会服务,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参与学校科研平台的建设。在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中共党史党建研究院、形势与政策研究所、思想道德与法治研究所等科研机构中,都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的强力支撑。
在强化教学研究和科研建设中,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了一支实力强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队伍,以青年教师为主体,形成了完备的、充满活力的师资架构。目前学院的在职教师中,14人次获国家级人才项目,15人次获得省级人才项目。
高水平的教师队伍,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高质量发展。2020年,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获批开设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科专业,2021年面向校内学生招生,并入选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如今,该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本硕博一体化贯通培养。今年上半年,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第一批本科生毕业,几乎所有学生都继续深造,攻读硕士研究生。
近年来,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不断优化本硕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方面,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推动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以“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修班”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研究会”两个学习社团为媒介,指导学生开展经典研读导学,并组建博士宣讲团,开展校内外宣讲、微党课视频录制。近3年来,学院在校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其中有多篇在CSSCI收录期刊上发表。
中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开展红色实践教育活动。
“中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历史悠久、基础扎实、实力雄厚。”林进平说,学院将紧抓机遇,产出更多一流的教学科研成果,切实推动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为党的理论创新工作贡献更多高质量的智慧成果,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更多担当大任的时代新人。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
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中山大学党委书记陈春声讲述“思政第一课”。
中山大学是孙中山先生亲手创办、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共同创建,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与实践的重要发源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山大学党委更加重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育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主阵地的引领作用,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成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未来会继续坚持问题导向,问计于师生、问计于实践,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学校党委始终关心和支持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建设和发展,学校党委常委会定期研究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重要事项,加强统筹领导和工作协调;学校成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书记、校长担任主任委员;学校党委研究制定《中山大学进一步加强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实施方案》《中山大学深化新时代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工作方案》《中山大学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实施方案》等文件,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工作纳入学校事业发展规划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总体规划,在师资建设上优先考虑,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资源配置上优先满足。
坚持和发挥党领导教育事业的优势,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水平,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抓住制约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突出问题,在工作格局、队伍建设、支持保障等方面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推动形成建好建强马克思主义学院的氛围。始终以学生成长为中心,进一步建设好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内容的思政课课程群,建设让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思政课,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根铸魂。
加强建设高水平跨学科优势的教师队伍,按照“六个要”的要求,大力培养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造就一批方向明、主义真、学问高、德行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好老师。建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共党史党建学两个一级学科,夯实学科发展建设的大平台支持体系,推动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科学研究,培育潜心问道和虚心向学的学术文化,发挥学科对教学和社会服务的促进作用。
【文字】南方+记者 刘汉能 马立敏
【统筹】李秀婷
编者按:
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阵地。近期,中共广东省委宣传部、广东省教育厅公布了首批10所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名单。即日起,在广东省委宣传部指导下,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推出“探访广东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系列报道,走进这10所广东省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求解推动马克思主义学院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秘诀”。敬请关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