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步在大自然中,可以让人的身心重新放松,让我们一起仰望大自然,享受它奇迹般的治愈力量。
本套书单将带您走进自然之中,一起呼吸来自森林和大海的清新空气吧。
1
《我的飞鸟朋友》
作者:[中] 保冬妮
在时间的约定里,鸟类是季节变换的宣告者。春暖花开,北京雨燕向着故乡飞来,又在夏日炎炎中启程飞往非洲过冬。在更加悠远的时间长流里,鸟儿的每一次归来,都是地质时钟发出的“嘀嗒”声响,它们赋予所回归的地方一种殊荣。
在空间的迁徙中,鸟类享有自由翱翔的权利。秋天来了,丹顶鹤飞到南方过冬,它们成群结队地掠过原野和丛林,辟出一条穿越天空和大地的路径。在更加广阔的空间里,鸟儿的每一次迁徙,都是一场全球性的往来,一次史诗之旅——自由前往最遥远的角落,完成生命的传奇。
2
《桦皮船》
作者:[中] 薛涛
野兽的吼叫声惊醒了乌日。乌日躺着没动,判断这是什么东西在叫。乌日没什么见识,靠着看电视和游玩了解过一些牲畜的叫声。外面的叫声像羊,不是羊;像马,不是马。那叫声又像车的鸣笛,细听也不是。
乌日翻个身,还不想起床。木屋里空了,不见托布和桦皮船的影子,也不见阿哈的影子。他们就像梦境里的事物,眼睛一睁开就散了。乌日提醒自己:这不是做梦,托布、桦皮船,还有阿哈都是真的;我不在沈阳,不用被大人们盯着,这也是真的。乌日欢喜万分,心甘情愿地醒了。
3
《秘境回声》
作者:[中] 邓西
进了那么多次山,阿钛也只见到过长臂猿两三次,而且都是远远地看着,没有近距离观察过它们。他很不甘心。
再说,爸爸答应他,只要他这个暑假监测到那只单身公猿的情况,开学前就会给他买一部新手机。他现在带着爸爸淘汰下来的旧手机,除了打电话和玩一些对他来说太过简单的游戏,别的都玩不了。爸爸见到长臂猿的次数倒是不少,他第一次见到它们的时候,还不知道它们叫什么。
4
《自然心:草木哲思》
作者:[中]甘草
草木有心吗?本质上,它们只是花花草草,人们给它许许多多的寓意,难道不是人们的一场游戏吗?作者以为,当你站到草木面前,感受到那澎湃的生命力和难以言传的冲击时,你会折服,知道草木在和你对话,它也许比朋友还了解你,它用自己的方式鼓励你。
说回到莲花吧,那种出淤泥而不染的本事,让人惊叹、佩服,香远益清,更是让人久久难以忘记。谁说莲花只是一株植物呢?若没有它,周敦颐那“不染”“不妖”的追求便无处寄托,决计写不出《爱莲说》。
5
《好孩子的自然观察课:叶》
作者:[中] 卢元 郭卫珍 莫海波 等
清晨,小朋友们去上学的路上,有没有注意到树叶上的露珠呢?它们圆滚滚的,被太阳一照闪闪发亮,非常好看。
那露珠是怎么来的呢?有些人会说,夜里温度低,空气中的水分遇冷,凝结成了露珠。这样说对吗?很对,但并不全面,一些露珠确实是空气中的水分凝结 的,还有一些露珠,则是由叶子自己“吐”出来的!很多植物都能吐水,比如我们常常见到的玉米、油菜、葡萄。植物为什么要吐水?它是在排出自己不需要的东西,体内的水多了,就排一些出去,保持水分平衡。
6
《大自然的社交网络》
作者:[德] 彼得·渥雷本
在地下世界,真菌向植物的根伸出菌丝,菌丝并不是仅仅接触到植物就完事了,而是深入到植物内部,分解成一个个小手指,形成一个微型网络。然后菌丝把一些矿物质输送给植物,植物则回馈给菌丝梦寐以求的糖。
除了植物与菌之间的共生之外,动物与微生物之间也会出现共生。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自然界有很多食草动物比食肉动物的武力值还高。这就有点让人想不明白了,为什么吃肉的动物,还没有一些吃草的动物长得壮呢?那是因为,这类食草动物长了一个非比寻常的胃,它的名字叫“瘤胃”。对食草动物来说,“瘤胃”是一个食物储存地。
更多“好书快听”资源欢迎访问“东莞图书馆数字阅读”小程序!
小程序访问方式
微信直接搜索或者下拉微信小程序端搜索“东莞图书馆数字阅读平台”。
03
“东莞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点击“微阅读”——“数字阅读小程序”。
获取方式so easy!
▩ 温馨提示 ▩
使用东莞图书馆读者证登录访问小程序。为保证小程序最佳阅读效果,请升级微信版本。
资源来源:仁仁阅
供稿部门:学习中心
编辑:陈柳红
初审:银晶
审核:奚惠娟
审定:杜燕翔
订阅号编辑:周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